
篇1:初一学生暑期历史作业指南
一、填空题
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____________最东端在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省级行政区。
4.我国共有___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___个直辖市,有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个特别行政区。
5.猜猜下列成语分别所指省的简称。
(1)黔驴技穷
(2)秦晋之好
(3)得陇望蜀
二、选择题
1.你知道我们国家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端在哪里吗?请将下列A、B、C、D各项填在下面地图相应的位置。
A. 帕米尔高原上 B.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 南海的曾母暗沙 D.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2.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钓鱼岛 D. 香港岛
3.与陆上邻国接壤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蒙 B. 新 C .滇 D. 藏
4.和我国海陆位置特点较为相似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蒙古 C. 英国 D. 印度尼西亚
5.下列国家中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是( )
A. 伊拉克 B. 印度 C. 蒙古 D.日本
6.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青海省 D. 西藏自治区
7.以下省(区) 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吉林省吉吉林 B.广东省广广州
C.贵州省黔贵阳 D.广西省桂桂林
8.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省区,由西往东依次是( )。
A. 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云南、广西、福建、台湾
9.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
A、美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巴西
10.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置在最西边的是:
A、北京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天津市
11.下列所列省级行政区对应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吉林-兰州 B、广东-长春 C、江西-广州 D、湖南-长沙
12.简称为yu的省,省的名称是:
A、安徽省 B、广东省 C、黑龙江省 D、云南省
13.中国的版图像个大公鸡形状,其尾巴处应该是我国的:
A、海南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吉林省 D、四川省
14.我国集中分布有20多个少数民族的省份是:
A、云南省 B、湖南省 C、河南省 D、海南省
15.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互不相邻的是: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山东、山西 D、河南、河北
篇2:初一学生暑期历史作业指南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40分)
1.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下列哪位人物改进了造纸术
A.蔡伦 B.扁鹊 C.炎帝 D.祖冲之
2.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3. 5月20-22日,全国第14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诸葛亮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4.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贾思勰
5.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6.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8、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
A、公元前 B、公元
C、公元前 D、公元
10、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1、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16、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7、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1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19、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20、公元2,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21.列举题(10分)
(1).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三例)(6分)
(2).列举三国和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四例即可)(4分)
22.下列观点,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画上否则画上(共10分)
(1)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最早国家的产生。 ( )
(2)春秋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 )
(3)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被称作东西二城,长安城里还有较为完备的下水道。 ( )
(4)佛教史载东汉末年传入我国的,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又深远的影响 ( )
(5)三国时,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 )
23.阅读下列材料:(第1题12分,第2题19分共31分)
1、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4分)
2)材料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这两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谁?在改革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分)
2、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1)三国是哪3个国家?并分别写出建立者和时间。(9分)
(2)简单写出三国鼎立中你最感兴趣的2个故事。写出不少于3个和三国有关的成语。(7分)
(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不写曹操,因为他是生活在东汉末年)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3分)
24、问答题(9分)
1、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4分)
2、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5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40分)
1.A 2.B 3.C 4.C 5.B 6.A 7.B 8.B 9.A 10.A 11.C 12.C
13.B 14.A 15.A 16.B 17.A 18.B 19.C 20.A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21.列举题(10分)
1.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其他对亦可)
2.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22. X
23.阅读下列材料:(第1题12分,第2题19分共31分)
1
(1).材料一 商鞅变法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秦孝公 北魏孝文帝 敢于向旧势力挑战,创新精神(其他意思对亦可)
2
2.魏蜀吴。分别建立时间是220,221,2。建立者是曹丕、刘备、孙权。其他的内容酌情给分。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刮目相看
乐不思蜀
单刀赴会
诸葛亮子孔明,被刘备三顾茅庐清楚,长带一把羽扇,有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制订了进攻策略,此人极为聪明,三国演义中有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迹,聪明程度是周瑜极为嫉妒
24、问答题(9分)
1、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8分)
2、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1)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3分)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分)启示:(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2)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
篇3:初一学生暑期历史作业指南
1.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2.公元,郑和这个名字开始加载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 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10月,胡锦涛主席和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共同宣布:中俄边界的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中俄历史上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南京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4.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出自谁? (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5.明朝一位皇帝,他在位时设立内阁,皇权得到空前强化,他是 ( )
A.嘉靖 B.明成祖 C.洪武 D.明太祖
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 ,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隋朝
7.我国是最早发 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黄帝内经》
8.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张旭、顾恺之、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9.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0.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篇4:初一学生暑期历史作业指南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练习题。
1、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与黄河这段运河的名称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朝时,被称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阎立德 D.顾恺之
4.唐朝时制造的灌溉工具是。
A.水车 B.筒车 C.水排 D.翻车
5.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7.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9.至今犹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10.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1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其中以楷书见长,借谈笔法来劝谏穆宗,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唐代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13.隋唐时期大规模开凿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14.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陶活字 B.木活字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15.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17.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秋郊饮马图》 C.《纺车图》 D.《耕获图》
18.1405~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19.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吗?
A.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宣扬明朝国威
C.寻找在“靖难之役”中不知去向的建文帝 D.开拓疆域
20.明朝中期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这次抗倭斗争中所涌现出来著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21.康熙皇帝时为抗击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所组织的两次重要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尼布楚之战 C.萨尔浒之战 D.山海关之战
22.清初他为收复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曾致荷军总督揆一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余”是指。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施琅
23.明代的书法比前代更加普及,以行书、草书见长,其中善于吸收古人书法精华、其书体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A.苏东坡 B.王羲之 C.张择端 D.董其昌
24.以下连线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宋四家 B.郑板桥——扬州八怪 C.松赞干布——吐蕃 D.杜甫——诗仙
25.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是世界奇迹,它始建于秦,明代达到完善地步。请说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26.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其生物进化思想受达尔文重视,并著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明代医药学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27.书中强调:“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8.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著有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贾思力
29.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0.清朝中后期,京城戏班荟萃,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京剧 B.徽剧 C.昆曲 D.黄梅戏
二、填空题(将字母代号写在恰当的框格内,本大题共8分)
31..请将下列史实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8分)
①开始设立行省制度 ②杯酒释兵权 ③设置台湾府 ④册封班禅
⑤赵州桥 ⑥贞观之治 ⑦设立锦衣卫 ⑧郾城大捷
A.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B.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
C.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E.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_F.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2.阅读材料:(10分)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请回答:
(1) 上面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5分)
(2)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古人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请回答:(1)从哪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针。”(2分)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2分)
(3)何时指南针传到欧洲?有何意义?(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1)材料一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态度?(2分)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8分)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B B C B A A B B B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A A A B D D A D A C D A
二.填空题
31.
A.隋朝:⑤ B.唐朝: ⑥
C.宋朝:②⑧D.元朝:①
E.明朝:⑦ F.清朝:③④
三、材料解析
32.(1)唐太宗李世民(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托起船,也能将船掀翻。(3分)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从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百姓力量的巨大。(2分)
(3)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沿用隋的科举制,他还合并州县节省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因此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所以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1)北宋(2分)
(2)司南(2分)
(3)南宋。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6分)
34.. (1) 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2分)
(2) 以天朝大国自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2分)
(3)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对外交流。(2分)
篇5:初一学生暑期历史作业指南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1.B2.B3.C4.D5.B6.C7.B8.C9.B10.C
二、1.应天,靖难之役2.行中书省,三司,削藩3.锦衣卫,东厂,厂卫4.北平,142l,南京
三、1.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2.在中央废丞相,撤消中书省,权分六部分理朝政;3.继续实行削藩政策;4.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5.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1.C2.B3.C4.C5.C6.A7.B8.D
二.1.1.4,明成祖(朱棣)2.文莱,印度洋3.七,红海,非洲4.戚家军,台州5.,澳门
三.1.戚继光,明朝人;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倭患。3.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平息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1.B2.A3.C4.B5.C6.C7.B8.D9.C10.D
二、1.东北,奴儿干2.满洲贵族,君主专制,军机处3.议政王大臣,军机处4.康熙,雍正,乾隆
三、1.雍正年间2.皇帝的亲臣、重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3,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将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与地方大臣办事。4.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四、①清初,中央机构除沿用明朝内阁、六部外,还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里。皇帝权利受到限制。②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并传达到各部或地方官员执行,这样从中央六部到地方的军政首领,都直接听从皇帝指挥。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消。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D2..B3.C4.B5.B6.C7.B8.C
三、1《中俄尼布楚条约》,2.清廷在两次雅克萨战役胜利后,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协议。
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1.A2.C3.D4.D5.C6.D7.B8.B9.D10.A
二、1.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中央政府2.,中央政府,达赖、班禅3.大小和卓,伊犁将军,巴尔喀什4.伏尔加,渥巴锡5.各民族、边疆、多民族
三、——收复台湾——郑成功——《尼布楚条约》——康熙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土尔扈特回归——乾隆帝
四、1.册封达赖、班禅;,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经请中央政府批准。
2.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康熙帝设置台湾府,加强祖国与台湾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解决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确立达赖、班禅的册封与继承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并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维护了祖国统一;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重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1.B2.C3.A4.C5.C6.B7.D8.D9.A10.A二、1.玉米,甘薯,马铃薯,向日葵2.苏州,南京3.南京,苏州4.明朝,机户,资本家,雇佣工人,资本主义5.资本主义,生产三、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①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②统治者认为
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③统治者害怕外国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近两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l.B2.A3.D4.A5.B6.A7.C8.B9.C10.A二、1.大都紫金城2.宫城皇城京城3.鸭绿江嘉峪关4.药物《本草纲目》5.科技文化《农政全书》三、明代科技著作表
著作名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作者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
著作性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农业百科全书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1.明朝宋应星2.作者强调人类和自然相妥协,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五、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代表作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一、1.B2.C3.B4.A5.C6.B7.D8.B9.C10.D
二、1.元末明初,长篇历史,历史记载,民间传说2.宋江,逼上梁山3.曹学芹《红楼梦》
4.徽剧,汉调5.山水,花鸟,徐渭,扬州八怪三、明清古典小说表
书名作者成书时间价值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
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中期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红楼梦》曹雪芹清代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参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