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综合练习
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3.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4.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6.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7.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 B.坊C.瓦子D.勾栏
8.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B.唐 C.元 D.隋
10.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A.中书省辖地 B.宣政院辖地 C.江浙行省 D.辽阳行省
12.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
错误,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14.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铁木真B.元昊 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
15.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18.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9.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子③互市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20.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 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1.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
22.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史 D.贞观政要
23.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兆页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22324
答案
25.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y)《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材料三: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请回答: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最早的两种指南仪器分别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一、二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26.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并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
27.忽必烈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知道他有哪些贡献吗?
希望这篇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综合检测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大家。愿您假期愉快!
篇2: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综合练习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初一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综合练习题。
1、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与黄河这段运河的名称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朝时,被称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阎立德 D.顾恺之
4.唐朝时制造的灌溉工具是。
A.水车 B.筒车 C.水排 D.翻车
5.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7.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9.至今犹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10.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1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其中以楷书见长,借谈笔法来劝谏穆宗,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唐代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13.隋唐时期大规模开凿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14.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陶活字 B.木活字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15.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17.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秋郊饮马图》 C.《纺车图》 D.《耕获图》
18.1405~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19.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吗?
A.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宣扬明朝国威
C.寻找在“靖难之役”中不知去向的建文帝 D.开拓疆域
20.明朝中期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这次抗倭斗争中所涌现出来著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21.康熙皇帝时为抗击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所组织的两次重要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尼布楚之战 C.萨尔浒之战 D.山海关之战
22.清初他为收复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曾致荷军总督揆一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余”是指。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施琅
23.明代的书法比前代更加普及,以行书、草书见长,其中善于吸收古人书法精华、其书体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A.苏东坡 B.王羲之 C.张择端 D.董其昌
24.以下连线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宋四家 B.郑板桥——扬州八怪 C.松赞干布——吐蕃 D.杜甫——诗仙
25.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是世界奇迹,它始建于秦,明代达到完善地步。请说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26.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其生物进化思想受达尔文重视,并著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明代医药学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27.书中强调:“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8.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著有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贾思力
29.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0.清朝中后期,京城戏班荟萃,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京剧 B.徽剧 C.昆曲 D.黄梅戏
二、填空题(将字母代号写在恰当的框格内,本大题共8分)
31..请将下列史实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8分)
①开始设立行省制度 ②杯酒释兵权 ③设置台湾府 ④册封班禅
⑤赵州桥 ⑥贞观之治 ⑦设立锦衣卫 ⑧郾城大捷
A.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B.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
C.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E.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_F.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2.阅读材料:(10分)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请回答:
(1) 上面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5分)
(2)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古人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请回答:(1)从哪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针。”(2分)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2分)
(3)何时指南针传到欧洲?有何意义?(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1)材料一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态度?(2分)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8分)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B B C B A A B B B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A A A B D D A D A C D A
二.填空题
31.
A.隋朝:⑤ B.唐朝: ⑥
C.宋朝:②⑧D.元朝:①
E.明朝:⑦ F.清朝:③④
三、材料解析
32.(1)唐太宗李世民(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托起船,也能将船掀翻。(3分)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从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百姓力量的巨大。(2分)
(3)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沿用隋的科举制,他还合并州县节省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因此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所以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1)北宋(2分)
(2)司南(2分)
(3)南宋。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6分)
34.. (1) 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2分)
(2) 以天朝大国自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2分)
(3)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对外交流。(2分)
篇3: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综合练习
假如你生活在隋朝,乘船沿大运河从余杭到涿郡要依次经过哪几段运河?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能看到今天的哪几座大城市?
答:
(从南至北)依次经过江南河、刊沟、通济渠、永济渠 。
经过省份(从南至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看到大城市:杭州、扬州、洛阳、北京等。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理由?
首先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历史的结晶,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中华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后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3.略
4.统筹全局,合理调度,注重环境保护,利用自然条件
动手制作
篆体 隶书 楷书 华文新魏 方正草书
煮酒论英雄
1. 朱元璋让画家画像,写实的被杀了,虚拟的也被杀了,好像到最后,很少有人愿意给他画画像了,而留下来的多半也不真实
2.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3. 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是继汉高祖刘邦后又一代明君。毛泽东诗《沁园春雪》曽说到:秦皇汉武。说名汉武帝是可以与秦始皇一比的君王。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但他又有许多是非之处,人非圣人,敦能无过.站在其位,才能知道高处不胜寒,压力大了,权力大了,估计脑子也就没法像我们这种旁观者这么清了. 。
探究发现
1. 龙门石窟 莫高窟 云冈石窟
2. 略
3.因为敦煌壁画颜料主要成分为进口宝石。
4.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去保护它,那么我们将失去这 珍贵的资料。所以,我倡议,让我们一起保护石窟吧!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追根溯源
1. 对西北的管辖:
秦 开边移民,修长城、直道和驰道
西汉 武帝时三次击退匈奴,后来和匈奴和亲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泱泱大蒙古国,边疆无事
清 康熙时平定准葛尔的叛乱,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对东北的管辖:
元 东北边疆十分辽阔,北至北海
明 派重兵把守各个关口,与后金作斗争
清 抗击沙俄的侵略,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俄军,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对西藏的管辖:
元 归中央宣政院兼管
明 继续管理西藏...
清 中央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与大赖班禅一起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规范转世程序
2. 西伯利亚
葱岭 太平洋
南海诸岛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科技
1. 东汉 伤寒杂病论
华佗
千金方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氾胜之 西汉 山东省曹县北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王祯(-),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元成宗时曾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他在为官期间,生活俭朴,捐俸给地方上兴办学校、修建桥梁、道路、施舍医药,确实给两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时人颇有好评,称赞他\"惠民有为\"。《王祯农书》完成于。全书正文共计37集,371目,约13万余字。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最后所附《杂录》包括了两篇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
3.天文气象的成就:
中国古代最早的较为科学的天文知识,可能当属《夏小正》中所描述的天象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的知识大量出现
汉代,盖天,宣夜,浑天三种论天学说已成形.
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
汉代已用多种风信器观测风向.最简单的一种,叫做“视”
对于湿度的观测也较早.据《史记 天官书》和《淮南子 天文训》记载,是用\"悬土炭\"的方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