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1.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2.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3.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4.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
5.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6.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7.毕升的最大贡献是( )
A.改进了造纸术 B.发明了火药
C.编写了《授时历》 D.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9.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10.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1.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
A.三国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2.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的制度是( )
A.八股取士 B.宗法制度
C.行省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是( )
A.张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1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
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篇2: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南北的起止点是
A.江都 开封 B.余杭 涿郡 C.余杭 洛阳 D.杭州 北京
2.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的评价
A.武则天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3.唐朝时期,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D.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4.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它比欧洲人建的类似的桥早了七百多年。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其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柳宗元 C.杜甫 D.白居易
6.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画
C.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D.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7.宋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有和,澶渊之盟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建立这一盟约的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8.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唐人街,唐人这一称呼始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9.宋代商业十分繁荣。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广州 C.泉州 D.临安
10.北宋前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使用范围是
A.四川地区 B.东南地区 C.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2.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3.郑成功在致某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日本 B.沙俄 C.荷兰 D.葡萄牙
14.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王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他想了解唐朝和五代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可查阅的史书是
A.《史记》 B.《梦溪笔谈》 C.《论衡》 D.《资治通鉴》
16.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当时杰出的词人有 ①关汉卿②苏轼③李清照④辛弃疾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B.与建文帝时的都城相对应
C.不适应南京气候 D.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18.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篇3: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四种题型,即:选择、列举、材料分析、探究题。四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成绩统计
班级
参考人数
总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11.4
146
12358
84.6
97.3
21.2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这表明我校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篇4: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中。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选项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选项
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 )
A. 小麦 B. 玉米 C. 高粱 D. 水稻
2、被历史学家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3、 下列反映唐和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昭君出塞
4、 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 )
A. 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B. 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 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 对商户征收重税
5、 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
A. 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B. 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规模很大
C. 一些地方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D.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 )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22、 他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
之美。他是 ( )
A. 董其昌 B. 徐渭 C. 郑板桥 D. 陈洪绶
8、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 彝族 B. 汉族 C. 女真族 D. 回族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
A. 发生在顺治时期 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
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2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
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 )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4)下图为广州十三行的图片,反映的政策是 (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文化专制 D 八股取士
1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下哪个朝代 (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汉 D. 唐朝
1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1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15、有朋友想收藏唐朝最有特色的陶瓷制品,你推荐他收藏 ( )
A. 唐三彩 B.青花瓷 C.白瓷 D. 青瓷
16、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 )
A.《伤寒杂病论》 B. 《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东南亚一带
C. 印度洋一带 D. 非洲南端
24、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
依据是 ( )
A.《尼布楚条约》 B. 设置台湾府 C. 雅克萨之战 D. 清朝的疆域图
19、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
霸占我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 ( )
A. 英国 B. 美国 C. 葡萄牙 D. 荷兰
20、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
① 兵部 ② 锦衣卫 ③ 东厂 ④ 刑部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被应用于航海实在 ( )
A.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唐朝 D. 北宋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28、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是 ( )
A.《史记》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汉书》
30、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
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七年级3班小琪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二卷 非选择题
26.改错题(共5题,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共10分)
(1)、宋应星的《农政全书》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 改正:
32、、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错误: 改正:
(3)、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
错误: 改正: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文字狱。
错误: 改正:
(5)、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唐朝诗人是李白。
错误: 改正: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分)
(一) 材料一 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跋涉
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 ,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
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
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答:
(2)材料三中的天朝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3分)
答:
(3)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
(二)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18、材料一中的长策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
的最大获益者是谁?(3分)
答:
(2)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分)
答: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答: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唐代3 920 41543.2%5 148 52956.8%
北宋11 224 76062.9%6 624 29637.1%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唐代到北宋期间,南北方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答: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
些?(4分)
答:
31、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后的什么经济现象?机户与机工之间
的关系是什么?(3分)
答:
29.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图一,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3分)
答: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南宋、元朝的开国皇帝。(3分)
答:
(3)从图二可以看出,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行政制度?
(1分)
答:
图一 南宋疆域
图二 元朝疆域
(4)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2分)
答:
(5)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对此作出贡献的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哪
些,各举一例。(4分)
答:
篇5: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中。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选项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选项
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 )
A. 小麦 B. 玉米 C. 高粱 D. 水稻
2、被历史学家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3、 下列反映唐和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昭君出塞
4、 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 )
A. 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B. 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 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 对商户征收重税
5、 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
A. 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B. 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规模很大
C. 一些地方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D.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 )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22、 他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
之美。他是 ( )
A. 董其昌 B. 徐渭 C. 郑板桥 D. 陈洪绶
8、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 彝族 B. 汉族 C. 女真族 D. 回族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
A. 发生在顺治时期 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
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2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
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 )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4)下图为广州十三行的图片,反映的政策是 (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文化专制 D 八股取士
1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下哪个朝代 (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汉 D. 唐朝
1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1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15、有朋友想收藏唐朝最有特色的陶瓷制品,你推荐他收藏 ( )
A. 唐三彩 B.青花瓷 C.白瓷 D. 青瓷
篇6: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试卷概况
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4分)与非选择题(56分)两大类,非选择题又有材料解析题(44分)与问答题(12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如:1、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无数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举行公祭典礼活动。你知道人文初祖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18、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如:1、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无数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举行公祭典礼活动。你知道人文初祖材料题25题:(1)鲁迅先生将《史记》称赞为无韵之《离骚》,《离骚》是谁的作品?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他有关的假节日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历史无疑是将来的考试命题方向。
4、试题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一种引导,如:选择题第19题: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世界上最早、圆周率、第七位等关键词有关的人物是
5、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如对长城、九章算术、华佗、祖冲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张骞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孝文帝的改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想与启示,我们从他身上又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呢?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