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时间:2025-03-23

篇1: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考试复习指导。

一、隋唐

1、5,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篇2: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1.农村改革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3: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篇4: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

1.对农业的改造

(1)时间: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时间:

(2)方式: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5: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

一.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张謇兴办实业:《马关条约》签定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过程:(1)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2)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雨后春笋,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未能很好恢复。

二.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1.照相术:19世纪代传入中国;,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2.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19世纪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19世纪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4.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辨令,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6: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

一要会看书,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要理清线索,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7: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

1.公元前7,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3.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家分晋,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并立的局面。主要战争有发生齐国、魏国之间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篇8: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历史一轮考试复习指导。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相互争夺相互勾结,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 、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4 、导火线: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 、爆发: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 、结束:1918.11.11 德国投降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式武器的使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篇9:以考试说明指导历史复习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下文为您准备了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

一.九一八事变:

1931.9.18,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沈阳;东北三省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二.西安事变

1.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中国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2.南京大屠杀:1937.12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徐州会战组成部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彭德怀.朱德指挥八路军取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四.中共七大(延安)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这篇中考历史一模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