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一、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彭德怀说:西文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候是一去不复返了。
请回答: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鲜的目的(原因)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至少例举两位。
3、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多少年?这场战争有何意义?
4、中国人民志愿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你觉得他们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5、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
二、材料:
(1)材料一图一中的农民在看宣传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图二中农民拔除地方立的界碑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2)图二中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答: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土 地改革
③底,土改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2、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三、材料: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和挫折。
请回答:1、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中的哪次失误?
2、这两个事件有何特征。
3、从这两个事件中你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或启示)
四、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们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们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荡起滚滚春潮
请回答:1、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指谁?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3、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四个?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什么?
4、谈谈你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的看法。
五、材料: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不富这是20世纪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1、分析材料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影响: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 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与中国建立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建立国家数25495469878895
(1)材料一中惟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七、中国外交 结束了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 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回答下列回答 :
(1)中国外交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的历史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一共有多少国家与我国建交?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代中国外交事业有了新发展,请你举一例。
(3)下图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留影。看了此图你可能有很多感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答:1、①苏联②17个
2、①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②示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3、改革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重要的作用。
八、阅读材料:
材料一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请回答:(1)①周恩来②意义: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①万隆会议②求同存 异
(3)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重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九、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面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你有什么看法?
篇2: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非选择题(60分)
21.⑴1953-(2分) ⑵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一点2分 共6分) ⑶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分)
22.⑴因为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2分) 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2分) ⑵邓小平。(2分)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⑶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分)
23.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台独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2分)
24. 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答一点1分 共5分)
25⑴费俊龙、聂海胜。(2分) ⑵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3分)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3分)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答一点2分 共4分)
26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3分) ⑵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4分)
篇3: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⒉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⒌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⒍有人喜欢收藏1969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⒏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发生于( )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A土地改革后 B三大改造时期 产粮 5.02亿公斤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产粮 6.70亿公斤
产粮 7.15亿公斤
⒐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⒑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⒒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⒓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空军战斗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蒋道平 D雷锋
⒔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⒕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
⒖他,曾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⒗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⒘20世纪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⒙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⒚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代住草房,代住瓦房,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⑴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分) ⑵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6分) ⑶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3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⑴为什么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4分)
⑵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2分)
⑶老人在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2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
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⑶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⑷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2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2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请你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五个术语补充完整下列这段话:(5分)
胡锦涛四点意见,充分表达了包括 在内的13亿 实现 反对台独 根本利益的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
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2分)
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3分)
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
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至少举两例)(4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相继发布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
请回答: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分)
⑵请你写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会徽是 、主题口号 , 。(6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CADDCBDD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BADABABB
二、非选择题(60分)
21.⑴1953-(2分) ⑵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一点2分 共6分) ⑶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分)
22.⑴因为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2分) 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2分) ⑵邓小平。(2分)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⑶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分)
23.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 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台独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2分)
24. 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答一点1分 共5分)
25⑴费俊龙、聂海胜。(2分) ⑵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3分)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3分)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答一点2分 共4分)
26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3分) ⑵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4分)
篇4: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答案,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所选出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你能说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A. 56个 B. 55个 C. 54个 D. 50个
2、中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A.中共成立时 B.筹建新中国时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中共八大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发展
4、我国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A.5 B.6 C.7 D.34
5、跳板同秋千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 妇女喜爱的一种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的传统体育项目。(见右图)
A.蒙古族 B.朝鲜族 C.藏族 D.傣族
6、长年居住在平均海拔4千米的高原上,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献哈达是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这个民族是
A.回族 B. 哈尼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7、人们用这样的一幅挽联来悼念他,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他是:
A.雷锋 B.周恩来 C.辜振甫 D.孔繁森
8、西藏地区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是在:
A. B.
C.20世纪代初 D.20世纪代初
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第_____橡胶基地。
A.一 B.二 C.三 D.四
10、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瘦也不胖;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这首民歌由 创作。
A. 维吾尔族 B. 蒙古族 C.彝族 D.高山族
11、高瞻远瞩,首先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2、中英、中葡联合声明分别于 年签署。
A、1997和1999 B、1985和1986
C、1987和1984 D、1984和1987
13、下图是一个让亿万炎黄子孙激动万分并将记过铭记在心的历史时刻,它发生在
略
A. B.
C. D.
14、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5、右图是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某代表团入场,这个代表团是
A.中国体育代表团 B.中国香港代表团
C.中国澳门代表团 D.中国台北代表团
16、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17、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A. 沿海经济特区 B.台、港、澳地区 C.各地开发区 D.少数民族地区
18、有关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由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
B.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C.首先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
D.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
1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哀歌《望大陆》反映了台湾人民希望:( )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D.台湾独立
20、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现在对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
A.香港 B.澳门 C.西藏D.台湾
2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是在20世纪的
A.代中期 B.代后期
C.代中期 D.代初期
22、常言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两岸关系上,提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23、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 改革开放后 C. 澳门回归后 D.香港回归后
24、,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结束了海峡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 B. C. D.
25、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 汪辜会谈 D.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26、第一次汪辜会谈的举办地是
A.台湾 B.北京 C.香港 D.新加坡
27、在汪辜会谈中,汪道涵的身份是
A.台湾海协会会长 B.大陆海基会董事长
C.台湾海基会董事长 D.大陆海协会会长
28、20世纪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得;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9、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
B.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
D.台湾当局阻挠台湾商人到大陆投资
30、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 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这项浩大工程将把我国西部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长江三角洲。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多,(青海)海东地区130多万农民群众,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以来的3年,海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 年的增幅分别为11.53%、11.64%和11.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1.24%、11.27%和11.23%。
①材料一中提到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项目?
②结合材料二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32、阅读材料
材料一 9月 22日早晨,我在从东京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 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决条件。我们事先也商量过了,决定把谈判立场建立在英国至少对一部分香港领土拥有主权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此立住脚,然后把主权让出,以换取对香港继续管治的权利。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
材料二 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小平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希望用两年时间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如到时还不能解决,中国将单方面作出宣布。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人为制造的动乱,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回归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周南《他才是中英谈判的首席代表》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②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③通过谈判,最后中英双方于什么时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问答题:
33、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二句话进行说明。
34、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D 7D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D 15B 16D 17B 18D 19C 20D 21A 22A 23B 24C 25C 26D 27D 28A 29B 30C
31、①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等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以至民族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32、①以主权换治权,继续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②单方面宣布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收回香港)。因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不能容忍自己的领土被侵占。③底,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3、指的是在一个中国前提一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4、提示: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少数台独分子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少数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极力阻挠中国统一,纵容台独势力。但统一不可逆转,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强劲势头和两岸要求直接三通的呼声就是民心向所。台独不能得逞,统一必将实现。
上文是初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答案,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篇5: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一、1、B 2、D 3、C 4、A 5、D 6、B 7、D 8、C 9、B 10、B 11、A 12、A 13、A 14、D 15、C 16、C 17、C 18、D 19、A 20、B
二、21、①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②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一国两制,邓小平理论 ④邓小平 22、①图一是出席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开怀大笑 ,图二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的欢迎 , 图三是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在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23、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
三、24、(1)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逐步走上富强的道路。(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25、(1)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中共十三大(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卷
26、(1)科教兴国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邓小平,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港人治港是在7月1日,澳人治澳是在12月20日(5)前提是和平统一祖国 (6)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篇6: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摘要: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小编整理了初二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BDCBCDABBCDDCC
二、填图题:(每空1分,共5分)
16、由上至下分别为B、A。
17、由上至下分别为B、A、C。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
1822:OXVVO
四、材料分析题:
23、
(1)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1分)。求同存异(1分。)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分)。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
(3)尼克松访华(1分)。结束了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1分)。
24、
(1)土地改革运动(1分)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分)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答两点即给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政府加大农业投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等。(1分)
五、问答题:
25、(1)平等、团结、互助(1分)
(2)63周年。(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3)坚决反对。(1分)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和祖国其他各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臧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相处。(1分)
(4)民族大团结万岁;各民族共同繁荣;56个民族是一家;爱我中华等。(1分)
26、(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分)
(2)邓小平(1分)
(3)国企改革(1分)
(4)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1分)扩大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1分)
(5)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言之有理即可。(1分)
篇7: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40分 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D B A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A B D D C B B
二、列举题:(28分)
21:姚莹、包世臣、王茂荫。6分
2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8分
23: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8分
24: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6分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25:(1)湖南、中部。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分
(2)英国、俄罗斯。2分
(3)先南后北、。2分
(4)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北庭都护。。4分
26:(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分
(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分
(3)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2分
(4)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1分
(5)爱国主义精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