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时间:2025-02-21

篇1: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 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929—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出示《从1929—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

(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 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德国的工业生产比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1)历史背景。结合《1932~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2)反动理论。指导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⑤建立德国政治警察称“盖世太保”,可以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活动猖獗。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迫害和控制人民.如杰出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迫出逃美国。

(6)德国摧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到60万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终于在德国形成。二、反犹狂潮这部分内容以教师充分课件提供材料,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在了解一些史实图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德国纳粹迫害和杀害犹太人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②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③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用课件稍做解释)对纳粹退立、姑息,使纳粹对犹太迫害不断升级。介绍学生课后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指导学生阅读P29《自由阅读卡·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课件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凡尔赛和会上,分脏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目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的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战争。伴随战争,军部势力,日益膨胀。并一步步走向法西斯化。资料:《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对我国东北的主要侵略活动》日本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司令部等。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元首,又是陆、海军最高统帅,总揽统治权,军部独立于内阁之外,也不对议会负责,它直属天皇。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结果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了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阅读课件思考,你认为促使日本以军部为核心法西斯专建,建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哪些?思考、讨论,归纳: ①1922—的经济危机②九·一八事变③二·二六兵变④七七事变 3、“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的形成。问1: 德、意、日三个国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三国轴心形成的原因?思考、讨论、归纳:三国同是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是法西斯统治的本质决定的,20世纪代后半期,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其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看世界地图: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地理位置,使学生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巩固小结:利用课件再现本课知识体系: 为帮助记忆,用“一”“二”“三”概括 “一次”20世纪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三国”轴心国集团这一切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课《第二次世界大站的爆发》巩固练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篇2: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学过的必须再应用才能记住,要不就会忘记,所以小编编辑了初三历史同步练习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供大家去应用学过的知识!

1. 1929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以 为首的法西斯组织 ,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 。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一切 ,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有 。还强化 ,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 ,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

5.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 的狂潮:他们被剥夺了德国 身份;不得

,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 人通婚等等。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和 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7. 是日本法西斯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年,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形成了。

8.19世纪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 ,又称 。它的形成是对 的严重威胁。关键信息

1.希特勒 纳粹党

2.1933 国家元首

欧洲

3.国会纵火案 工会 政党 专政机器

4.进步书籍

5.犹太人 公民

经商 雅利安

6. 意大利 日本

7.军部 1936

8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轴心国集团 世界和平

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1.背景:

(1)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2)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人们的不满,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2.建立标志:

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国家元首,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独裁统治的表现: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疯狂迫害犹太人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墨索里尼率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日本法西斯的上台

(1)标志:,日本军部法西斯控制政府,标志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2)暴行: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三、三国轴心的形成

1.原因:20世纪代后半期,法西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形成:德、意、日三个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被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学法点拨

【透析1】知道法西斯纳粹两个词的由来:

法西斯是拉丁文fasces(束棒)的音译,束棒即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柄锋刃向外的战斧,是古罗马共和国高级执政官行使权力的标志。纳粹是德文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的缩写的音译。

【透析2】归纳纳粹党上台的原因和条件:(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客观条件)。(2)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混乱,进行欺骗宣传,扩张势力(主观条件)。(3)德国人痛恨《凡尔赛和约》,渴望复仇(历史原因)

【透析3】概括德国法西斯的暴行:(1)政治独裁:国会纵火案,取缔一切工会和政党,强化专政机器。(2)文化专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3)制造排犹暴行,疯狂迫害犹太人。

注意结合教科书第26页、27页的三幅图片、楷体字材料、动脑筋等,加深了解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法西斯暴行。

【透析4】了解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中的反犹言论,明确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原因之一是希特勒的个人原因。

【透析5】注意: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在1929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透析6】掌握日本法西斯的特点是以军部为核心,在发动侵略战争特别是对中国的侵略中走向法西斯化的。

【透析7】识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时间和标志:(1)德国:,希特勒上台。(2)日本:,军部法西斯控制政府。(3)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透析8】本课内容从总体把握可概括为一、二、三,即一次经济大危机,二个战争策源地(欧洲、亚洲),三国德意日轴心国集团。

探索研究

研究主题

一、探索题

1.阅读材料:

纳粹头子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到:雅利安人的最大的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种子,任何民族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认为对种族问题和犹太人问题没有最清楚的认识,德意志民族就不会复兴。

回答:

(1)从这里可以看出希特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2)想出几条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污蔑。

2.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基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引自《基本国策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国?

(2)此材料是个什么性质的文件?

(3)该国当时内外的形势有什么主要特点?

3.问答题

1929,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而引发了日益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面对危机,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付措施,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美德两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摆脱危机?

(2)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二、学科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

材料二: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20世纪代的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二二六兵变以后不久,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法西斯统治开始确立,世界大战的亚洲

策源地形成。

请回答:

(1)日本领土由 、 、 、 四个大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 特征,日本的工业区集中在 。

(3)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什么愿望和野心?

(4)为实施田中奏折的政策,日本在中国制造了哪些暴行?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日本热忠于侵略扩张的原因。

(6)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此举遭到了日本国内的 有识之士和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也受到欧美一些媒体和知名人士的强烈批评。我外交部也就也就此多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你认为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了哪些危害?

三、开放题

5. 结合所学的政治、历史知识,并查阅有关资料,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题,就中日关系问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探索方法、路径、技巧

1.【课标要求】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要揭露德国法西斯的反犹暴行,就必须了解希特勒的反动理论来源。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使用新材料,主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根据材料进行归纳。

【参考答案】(1)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2)答案不唯一,只要证据确凿,符合题意即可。

2.【课标要求】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要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就必须了解其外交政策和侵略史实。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东亚大陆、南方海洋、日满国防等信息不难判断是日本国。然后联系日本法西斯建立的有关史实,不难分析文件性质及日本国内外形势。

【参考答案】(1)日本 (2)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计划。(3)国内形势特点:军部控制政权,确立了法西斯专政。国外形势特点: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积极对外扩张,国际法西斯势力猖獗。

3.【课标要求】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通过比较美德两条不同道路及其后果,加深了解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法西斯暴行。

【解题思路】本题是带有综合性的比较归纳题,教材没有现成的答案,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简洁、概括。

【参考答案】(1)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2)影响: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4. 【课标要求】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思路点拨】立足历史,向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突出初中课程的整合、延伸与拓展。

【参考答案】(1)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关东平原

(2)海洋性 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3)侵略扩张,称霸世界

(4)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5)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②传统的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士道精神。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为转嫁危机,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6)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广大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全发展,助长了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的蔓延。

5. 【思路点拨】属于研究性学习,写历史小论文注意史论结合,文章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要充分。

同步达标

A级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法西斯组织纳粹党的头目是

A.希特勒 B.墨索里尼

C.东条英机 D.田中义一

2.希特勒上台执政的时间是

A. B.

C. D.

3.为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纳粹党制造了

A.国会纵火案 B二二六兵变

C.向罗马进军 D.水晶之夜恐怖袭击

4.在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摧残和压迫下,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被迫流亡,其中最著名的是

A. 牛顿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法拉第

5.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A . 陆军省 B. 海军省

C. 军部 D. 外务省

6.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于

A. B.

C. D.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8.《我的奋斗》这本书的作者是

A. 罗斯福 B. 丘吉尔

C. 斯大林 D. 希特勒

B级 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组织的名称是

A.纳粹党 B.军部

C.法西斯党 D.三K党

2. 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西班牙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纳粹党反动活动的是

A.国会纵火案 B.迫害犹太人

C.九一八事变 D.焚烧进步书籍

4.希特勒上台前,纳粹党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原因是 ①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欺骗群众 ②利用人们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③对中下层人民许下种种美好的诺言④获得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5.日本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标志是

A. 二、二六兵变

B. 九一八事变爆发

C. 军部建立独裁政权

D. 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6.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A.大肆屠杀犹太人

B.鼓吹领土扩张和战争政策

C.产生于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

D.利用欺骗宣传,通过选举上台

二.材料解析题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突然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

材料二: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跪下,表示沉痛哀悼、负疚和赎罪。

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在哪国?当时该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2)勃兰特为什么要下跪?这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8.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说一说德国、日本法西斯化的时代背景。德、意、日三国勾结起来,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拓展阅读

水晶之夜和万湖会议

水晶之夜这个听似具有浪漫色彩的名词,却是与历史上最丑恶的迫害犹太人的暴行联系在一起的。水晶之夜又被译为砸玻璃窗之夜,指的是11月9日发生的事件。这一天是德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在纳粹的导演和怂恿下,德国和奥地利上演了一幕疯狂的反犹丑剧。这幕丑剧是犹太人从被歧视、凌辱到被非人看待,直至从肉体上被消灭的转折点。

11月9日,德国各地的纳粹狂热分子走上街头,他们疯狂的捣毁犹太人的店铺和私人住宅,烧毁犹太人的教堂,公然迫害和凌辱犹太人,大肆逮捕犹太人。从9日夜晚到10日凌晨,纳粹分子群魔乱舞,犹太人在痛苦和灾难中呻吟。这一夜的打砸抢烧给犹太人造成极大的灾难,据统计,有36人被杀害,36人受重伤,267座教堂被焚烧或夷为平地,在德国和奥地利有7500家犹太商店被捣毁,3万多名犹太男子在自己家里被捕,押往集中营。由于被砸毁的玻璃随处可见,晶莹透明,所以柏林居民用尖刻的俏皮话称之为水晶之夜。

1月20日,纳粹秘密警察头子海德里希召集了德国14个部门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特务机关盖世太保的头子缪勒,在柏林近郊万湖旁边的万湖陆5658号别墅开会,研究了大规模系统地屠杀犹太人的计划,会议通过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决议,提出最终解决的办法是把犹太人运到东方劳动,其中大部分毫无疑问将通过其自然减少的方式消灭,对于最后还能留存的抵抗力最强的那部分人,必须以相应的方式处置。这就是所谓的万湖会议。这次会议成为把对犹太人的迫害升级到最终从肉体上消灭的标志。在最终解决犹太人的行动中出现了象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采用毒气室、焚尸炉成批屠杀犹太人的另人发指的罪行。

希特勒何以疯狂排犹?

(1)盛行于欧洲的反犹传统。

它从犹太人流落欧洲之初就开始了;在中世纪,主要是宗教上的反犹主义,它起源于基督徒对传说中犹太人杀害耶酥的仇恨情绪,这种宗教仇恨由于犹太教的排它性(只有犹太人才是耶和华惟一的选民,不信仰基督教义,不与异教徒通婚等)而愈加深重了。进入近代前后,经济上的反犹主义强化,其借口是犹太人自古就依靠经商、放高利贷致富(其实正是传统基督教的守贫说教和禁止教徒从商,特别是放高利贷的规定才逼使犹太人为了生存而经营此道),敲骨吸髓地剥削基督教徒。欧洲人高喊:反犹主义是场经济战争。他们把工业革命以后所有的社会不平──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甚至经济危机都嫁罪于犹太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种族反犹主义,即从种族差异上排除犹太人的思潮(胡说犹太人的民族本性就是贪财、好色、工于阴谋、制造混乱的,它不能改造,只能消灭)猖獗起来。

(2)德国法西斯的现实需要。

a.挑起种族战争,为未来无限繁衍的德意志民族寻求无限扩大的生存空间,而犹太人就是实施种族灭绝计划所选定的第一个猎物。在希特勒看来,为了巩固对欧洲的占领,独霸世界,必须利用和激化民族、种族间的隔阂,驱使本民族投入一场消灭最孤立无助而又广泛分布、最不得人心而又封闭保守的犹太民族的战斗。

b.反对共产主义,镇压共产党和一切进步运动、强化政治和文化专制。希特勒借口马克思是犹太人。胡说布尔什维主义是犹太国际集团阴谋的产物,正是十月革命迫使一战结束,并更导致了德国的投降,它们应为凡尔赛条约给德国带来的屈辱及战后德国的危机和混乱承担罪责。

C.掠夺犹太人财富,充实纳粹国库。在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犹太人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特别是在贸易和金融信贷领域,德国也不例外。为了强化法西斯的经济基础,纳粹以各种方式剥夺犹太人。

参考答案

A级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1.A 2.C 3.A 4.C 5.C 6.C 7.B 8.D

B级 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1.A 课文有明确交代。2.C 教材没有明确叙述,但从时间上去比较则非常清楚。3.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开始,与德国无关。4.A 结合教材有关希特勒上台的诸多行为分析。他利用当时德国的处境和各阶层的反映,获得广泛支持。有明确交待。5.C A是日本的一次未遂政变,B、D发生在中国,不符合题意。 6.B A、D两项主要是德国法西斯的特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在经济大危机之前,不符合C项。只有扩张与战争才是它们的共性。

7.(1)德国;纳粹恐怖独裁政权。(2)二战时德国纳粹曾给犹太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勃兰特下跪体现了对纳粹罪行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8.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②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以外的所有政党。③强化专政机器。④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⑤疯狂迫害犹太人。

9.时代背景:1929,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影响:德、意、日三国相互勾结,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三历史同步练习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3: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篇3: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1. 1929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以 为首的法西斯组织 ,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 。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一切 ,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有 。还强化 ,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 ,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

5.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 的狂潮:他们被剥夺了德国 身份;不得

,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 人通婚等等。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和 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7. 是日本法西斯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年,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形成了。

8.19世纪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 ,又称 。它的形成是对 的严重威胁。 关键信息

1.希特勒 纳粹党

2.1933 国家元首

欧洲

3.国会纵火案 工会 政党 专政机器

4.进步书籍

5.犹太人 公民

经商 雅利安

6. 意大利 日本

7.军部 1936

8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轴心国集团 世界和平

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1.背景:

(1)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2)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人们的不满,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2.建立标志:

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国家元首,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独裁统治的表现: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疯狂迫害犹太人

篇4: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篇4:初三历史学习:提升对法西斯势力的理解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初三上册历史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法西斯组织纳粹党的头目是( )

A.希特勒 B.墨索里尼 C.东条英机 D.田中义一

2.希特勒上台执政的时间是( )

A. B. C. D.

3.为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纳粹党制造了( )

A.国会纵火案 B二二六兵变

C.向罗马进军 D.水晶之夜恐怖袭击

4.在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摧残和压迫下,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被迫流亡,其中最著名的是( )

A. 牛顿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法拉第

5.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

A . 陆军省 B. 海军省

C. 军部 D. 外务省

6.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于( )

A. B. C. D.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8.《我的奋斗》这本书的作者是( )

A. 罗斯福 B. 丘吉尔 C. 斯大林 D. 希特勒

二、问答题:

9.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说一说德国、日本法西斯化的时代背景。德、意、日三国勾结起来,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上册历史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