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时间:2025-01-30

篇1: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2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和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二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4分)

(2)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材料二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1)材料一中佛罗伦萨手工工场的兴旺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2分)

材料二: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使。

——莎士比亚

(2)材料一中莎士比亚的名言反映了当时的西欧流行什么生活思潮?这一思潮的核心主张是什么?(4分)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 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3)有人说“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你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四: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 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 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4)当时最为“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文化巨人是谁?(2分)请列举其一部代表作。(2分)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篇2: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26.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公元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什么人?(2分)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2分)

(2)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编写的民间故事集是什么?(2分)他们信的宗教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2分)它能拉开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这次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27.阅读材料 (11分)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这段史料摘自哪一文献?(2分)这一文献是何时发布的?(2分)

(2)这些殖民地宗主国指什么?(2分)

(3)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叫什么名字?(2分)

(4)发表这一文献有什么意义?(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1月30日下午,伦敦的天气相当阴冷。白金汉宫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间是一个用黑布蒙着的断头台。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带到台前,双膝跪下。只听一声令下,行刑者手提刀落,顷刻间犯人身首分离。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文中的衣着华丽的犯人是谁?(2分)在之前,这次事件开始的标志什么?(2分)

(2)材料二的文字来自哪个国家的什么

文件?(2分)这一文件是何时颁布的?(2分)

(3)制定这一文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5分)

29.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7分)

(1)日本进行这场改革叫什么名称,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4分)

(2)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意义?(3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非常不满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1)人们把这场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被称为什么?(2分)

(2)列举这一运动中的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一例。(4分)

希望这篇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材料解析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大家。愿您假期愉快!

篇3: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6.请仔细阅读下图和名人名言,回答问题:(共8分)

图1中的人物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图2中的人物曾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图3中的人物面对失聪发出我要扼住命运喉咙,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的呐喊。

(1)上述三幅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

(2)图1中的人物在物理学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1分)

(3)你能说出图2中人物的代表作品吗?(任一部即可)(1分)

(4)图3中的人物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什么?(1分)

(5)根据图1和图3人物的名言,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1800~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二: ~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单位:万吨)

年代 1870 1900

产量 80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1分)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1分)促使这一技术进步的人是谁? (1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共12分)

材料一: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一位驾驶坦克的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们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

引自《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材料二:从2月到12月,德法军队演出了一幕幕惊人心魂的进攻、反攻、摧毁、强击、破坏、占领、再占领,地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巨大弹坑,树林变成了枯木朽株混乱的堆积场,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尸体腐烂散发难以忍受的恶臭。这次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请回答:

(1)上面两则材料记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请问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军事集团? (2分)

(2)材料一说明了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的哪次战役?(2分)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2分)

(4)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分)

(5)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2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事实上, 近代历史的发展正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在14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名称叫什么?(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这次运动的先驱是谁?(1分)

(2)发生在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名称又叫什么?(1分)其核心思想又是什么?(1分)它为美国、法国的什么事件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2分)

(3)19世纪四十年代, 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的创始人是谁?(2分)这一理论创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30.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美、法、日、俄等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形式?(2分)

(2)美国是欧美主要国家中唯一通过两次革命完成资本主义革命任务的国家,请写出两次革命的名称。(2分)

(3)法国在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写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和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的最重要的法律性文件。(2分)

(4)日俄两国分别通过什么事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

(5)上述几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我们就从这篇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开始行动吧!

篇4: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为了不让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学拉下差距,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材料解析题,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2) 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二:到英国的生铁已经超 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2分)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2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4分)(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材料解析题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篇5: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人教版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28.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珍珠港事件

(1)左图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 物资损失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人 4万亿美元

(2)二战影响的结论: 。

【历史启迪】

图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在雅尔塔会议上

注: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消灭法西斯的行动,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3)你从图1和图2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以下这段话摘自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价值萎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

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交换手段难逃贸易的长河冰封,工业企

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罗斯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针对农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罗斯福针对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我们就从这篇人教版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提升材料解析能力开始行动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