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时间:2025-04-12

篇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2.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有 ( )

A.59周年 B.60 周年 C.62周年 D.64周年

3.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点该战争是( )

A.苏德战争 B.太平洋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

4.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与这一

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完成

5.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 (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 新生的共和国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我国政府与哪个国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缅甸 B.印度 C.日本 D.美国

8.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他高 超的外交艺术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参加重庆谈判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成为中国共产党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1.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二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2.《人民日报》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3.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五一六通知

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D.毛泽东发表的大字报

14.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 )

A.长征1号 B.长征2号 C.东方红1号 D.神州5号

15. 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 件是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D.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 想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1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

A.1950的土地改革 B.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66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8.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19.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于 ( )

A. B. C. D.

20. 在邓小平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21.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

A.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22.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代看天上(的太阳),代看墙上(的挂钟),代看手上(的手表),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23.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4.公元前4,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5.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罗马与 爆发了布匿战争,对罗马历史影响极大。( )A.希腊 B.埃及 C.波斯 D.迦太基

篇2: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同步练习:战略大决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百团大战发生在 ( )

A .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 )

A.9月到 8月 B. 1月到5月

C. 12月到9月 D. 7月到8月

3.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 )

A.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 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中共“七大”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

D.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光 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

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负的关键在于(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的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篇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

A.民法 B.刑法 C.经济法 D.宪法

4、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相信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5、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6、到20世纪代末,我国已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7、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9、新中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运动项目是

A.篮球 B.乒乓球 C.足球 D.体操

10、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

A.改革开放 B.加入WTO

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刘少奇含冤逝世 B、毛泽东主席逝世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叛党叛国

12、王氏夫妇在北京创办面粉厂,建国后生意兴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的面粉厂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不能继续个人经营,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不能继续个人经营,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不能继续个人经营,面粉厂被国家无偿没收,变成了国营面粉厂

D.不能继续个人经营,被国家赎买,变成了国营面粉厂

13、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 B.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14、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赢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15、在百度中输入浮夸风、大炼钢铁等词语最可能搜索到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篇4: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及答案:社会生活的变化,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1.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B)

A.称“老爷”B.行握手礼C.缠足D.穿翎顶补服

2.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3.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D)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4.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A)

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③④D.①②④

篇5: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战略大决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1.百团大战发生在 ( )

A .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 间是 ( )

A.9月到 8月 B. 1月到5月

C. 12月到9月 D. 7月到8月

3.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 )

A.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 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中共“七大”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

D.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光 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

篇6: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世纪60至代,插手我国新疆地区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是 (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

2.19世纪代,英俄承认阿古柏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其目的是( )

A.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

B.使阿古柏政权称臣

C.利用阿古柏与清军抗衡

D.英、俄在争夺新疆过程中妥协

3.19世纪代,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美国

4.19世纪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曾纪泽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D.邓世昌血洒黄海

6.19世纪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

A. 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王文韶

7.“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8.左宗棠未收复的地区是( )

A.乌鲁木齐 B.吐鲁番 C.伊犁 D.喀什噶尔

9.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在新疆设立了( )

A. 驻藏大臣 B.行中书省 C.宣政司 D. 行省

10.下列叙述中能反映19世纪代左宗棠的事迹的有(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 率兵收回伊犁 ③ 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④ 设立新疆行省

A. 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

11.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下列为收复新疆做出重要贡献的爱国人物有:( )

①林则徐②左宗棠③洪秀全④曾纪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图说历史:

13.读图:观察下面两副图片,请思考。

左宗棠

曾纪泽

(1)上面两位历史人物都与哪一事件相关?

(2)在解决这一事件时,清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他们两个的行为为什么都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材料解析题:

14、,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侵略军。,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历史意义?

(4)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一年?

15、材料一 正当阿古柏在新疆大肆扩张、俄国占领伊犁地区、西北局势紧张之时,日本侵占我国台湾,东南海防也日趋紧张。清政府内部,要求加强海防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直隶总督A认为“既要加强海防又要收复新疆,很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说“不收复新疆不会伤中国元气”。陕甘总督B力主收复新疆,认为如果自行撤退,那么“我退一寸,侵略者要进一尺”,所以必须全力西征,这样俄国侵略者的野心就不会得逞,主张“欲挫败俄国人的阴谋,必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攻克乌鲁木齐”。然后向俄国人表明清朝对伊犁寸土不让的决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他们对新疆问题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最后听从谁的主张,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清政府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收复新疆》同步练习答案

1. C 2. A 3.C 4. C 5.B 6. B 7.A 8. C 9.D 10. D 11.A 12.C

13、(1)收复新疆(2)在军事上,左宗棠以武力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并做好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外交上,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交涉,通过外交手段收复伊犁。(3)新疆的得失,关系到国家的主权,维系着祖国的安全。左宗棠和曾纪泽为收复新疆都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14、(1)策略和方针是兵分三路,“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2)原因:①收复新疆是反侵略的卫国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左宗棠制定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和方针;③广大官兵英勇作战。

(3)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祖国边防,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俄国。 伊犁后来在左宗棠的武力威胁下,通过外交谈判得以收回。 ,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15(1)A是李鸿章,他主张加强东南海防,放弃新疆;B是左宗棠,他主张“海防”和“塞防”并重,收复新疆。

(2)清政府支持了左宗棠的主张,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收复新疆。决策是正确的。因为事关国家领土完整,事关国家统一,应加强西北边境的防御,抵抗外敌入侵。

篇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供大家参考!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有 ( )

⑴全国大陆空前统一 ⑵国民政府被推翻 ⑶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⑷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A、⑴⑶ B、⑵⑷ C、⑴⑵ D、⑶⑷

2、下列不符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说法是 ( )

A、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

3、下列地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首都,其先后顺序是 ( )

⑴延安 ⑵北京 ⑶西柏坡 ⑷瑞金

A、⑴⑵⑶⑷ B、⑵⑶⑷⑴ C、⑶⑵⑷⑴ D、⑷⑴⑶⑵

4、下列关于国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⑵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亲自升起五星红旗 ⑶上海的曾连松设计的国旗图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 ⑷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⑷ D、⑴⑶⑷

5、新中国的施政方针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篇8: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电(9月)

材料二: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 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说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谁写的?“兵谏事”指的是什么事件?

(3)这一“兵谏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

3. 列举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

5. 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杨虎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迅速沦亡。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2)国民党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起了主要作甩。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7. 材料一:“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穿孔。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世纪老人张学良》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于10月15日发给张学良家属的唁电,称张学良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了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

(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难忘九一八同步练习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9: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优化版本

1、作出把当前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在()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A、B、C、D、

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B、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

C、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5、底,邓小平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

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

A、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D、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8、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五四运动图二开国大典图三十一届三中全会

五四运动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同学们发现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二到图三,从图三到现在,经历了,每个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特征。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具有历史转折作用?

(2)请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二到图三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各是什么?为实现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并谈谈从图二到图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最后一问了解即可,不能考)

(3)从图三至今,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做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