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人教版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期末试卷
开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 周学平 224225 0515-5550111)
(友情提醒:这是一份创设了历史情境的试卷,一分努力帮助你、提醒你愉快地回忆历史的试卷。只要你认真阅读,边读边战,正确答案和优异成绩就会向你招手!)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⒉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⒌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⒍有人喜欢收藏1969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⒏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发生于( )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A土地改革后 B三大改造时期 产粮 5.02亿公斤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产粮 6.70亿公斤
产粮 7.15亿公斤
⒐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⒑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⒒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⒓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空军战斗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蒋道平 D雷锋
⒔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⒕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
⒖他,曾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⒗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⒘20世纪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⒙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⒚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代住草房,代住瓦房,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 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⑴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分) ⑵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6分) ⑶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3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⑴为什么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4分)
⑵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2分)
⑶老人在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2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
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⑶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
⑷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2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2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请你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五个术语补充完整下列这段话:(5分)
胡锦涛四点意见,充分表达了包括 在内的13亿 实现 反对台独 根本利益的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
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2分)
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3分)
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
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至少举两例)(4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相继发布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
请回答: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分)
⑵请你写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会徽是 、主题口号 , 。(6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D C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D A B A B B
二、非选择题(60分)
21.⑴1953-(2分) ⑵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一点2分 共6分) ⑶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分)
22.⑴因为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2分) 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2分) ⑵邓小平。(2分)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⑶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分)
23.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 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台独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2分)
24. 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答一点1分 共5分)
25⑴费俊龙、聂海胜。(2分) ⑵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3分)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3分)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答一点2分 共4分)
26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3分) ⑵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4分)
篇2:人教版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考前我们要系统全面地将这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学们对这一学期学习的知识都掌握了吗?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满分27分。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 B.洋务运动失败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国民政府垮台
2、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 )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D.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
6、19世纪末,清政府命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使这一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8、,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9、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转战陕北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11、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该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2、《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汀泗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3、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毛泽东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
14、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的抗战胜利 ④国共第二次内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B.4月,台儿庄战役结束歼敌一万余人
C.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17、,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
A.詹天佑B.侯德榜C.严复D.魏源
18、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的代表作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毕业歌》 C.《黄河大合唱》 D.《铁蹄下的歌女》
二、非选择题(满分23分。本大题共两小题,第19题满分13分,第20题满分10分。)
19、(本题共13分) 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2分)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四: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根据材料三,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地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作出哪些努力?(3分)
20、(本题共10分) 主题 老照片的反思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重大合作也有过两次重大对抗。请根据下面的老照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示意图
材料二:
张学良与杨虎城 毛泽东与蒋介石 连战与胡锦涛
材料3: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历史回眸: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这两次国共合作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4分)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何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分)
(3)材料反映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请你举例说明。(1分)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理由什么?(1分)
(3)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既有合作也有过摩擦和冲突。谈一谈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给予我们哪些启示?(2分)
篇3:人教版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马上进入了紧张阶段,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考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在后面答题卡内)
16.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最主要意义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9.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21.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22.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23.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你能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24.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26.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次战役是
开始时间指挥者结果
9月林彪、罗荣桓解放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8.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B.荣德生C.张謇D.周学熙
29.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B.《国闻报》C.《民报》D.《申报》
30.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 ②担任黄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参加抗日战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16171819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达著《物种由来》一书盖自有哥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斯宾塞尔者,与达同时,亦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其说尤为精辟宏富。
材料三: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回答:
(1)举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向西方学习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二表叙了怎样的思想?该思想在当时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3)材料三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个部分内容?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特征。
(2分)
2.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仅用时间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令人瞩目伟大成就。农村面貌得到改变,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1分)
(2)通过历史课本学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你举出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重大胜利和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两个事例。(2分)
(3)依据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包含的深刻道理。请结合所学的史实谈谈你对歌词含义的理解。(3分)
黄冈市启黄中学秋季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6.A17.B18.D19.B20.B21.B22.C23.C24.B25.B
26.D27.A28.C29.D30.D
二、非选择题
1.①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3分)②启蒙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促进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发展。(2分)
③民族主义、孙中山。(2分)
④特征: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由经济上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政治上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然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1分)
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分)
③回顾中国近代历史,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屡战屡败,被迫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仅用时间就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言之有理即可3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篇4:人教版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CBCDACAAAADA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BCCDDBACCACD
二、非选择题
25.(1)万户飞天。(2分)富有想象力、冒险创新精神及为科学实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合理即可)。(4分)
(2)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出征,成为继苏(俄)、美之后第3个能独立发射载人飞船的航空航天大国。(4分)
(3)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观念,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深厚兴趣,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2分)(只要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26.(1)每四年举办一次。(1分)第16届亚运会将于举办。(2分)
(2)泰国(曼谷,共4次)。其他国家有印度(新德里,2次)、日本(东京、广岛,2次)、韩国(汉城、釜山,2次)、菲律宾(马尼拉,1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1次)、伊朗(德黑兰,1次)、中国(北京,1次)。(5分)
(3)获得亚运会奖牌第三名。(1分)起成为亚运会奖牌第一名。(2分)亚运会奖牌榜的变化,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2分)
文
篇5:人教版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每小题2,共50分)
1、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
B.、
C.、
D.、
3、去年,我们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下列事件均发生于前的,其先后顺序是 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②北平和平解放 ③举行开国大典 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4、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5、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6、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9、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1、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射第一枚进程导弹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2、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1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5、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x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x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除了毫无人性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x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与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x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x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D.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19、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祖国的坚强柱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各不相同。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与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有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
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
20、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21、有人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2、穿越时空隧道,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下列人物能进入会场的是:
A.13岁小男孩
B.妇女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23、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24、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5、“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