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简单机械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一根硬棒要成为杠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钢丝钳、撬棒)
(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镊子、筷子)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天平)
4.使用滑轮组时,在动滑轮有几段绳子承担总重力,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s=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篇2: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简单机械
72.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7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1L1=F2L2
7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钢丝钳、撬棒)
(2)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镊子、筷子)
(3)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天平)
75.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76.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s=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77.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斜面的机械效率
篇3: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1.错以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正解: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不是几段速度的平均值】
2.错以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改变的。
【正解:匀速是指速度不变,直线运动是指沿着直线运动】
3.错以为质量变化时,密度就一定改变。
【正解:密度大小取决于物质本身,与质量、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材料、温度、状态有关】
4.错以为天平的螺母和游码可以混用。
【正解:螺母只可以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用,也就是测量物体质量之前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此时不可以再次移动螺母】
5.错以为重力加速度g值是不变的。
【正解:重力加速度g与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6.错以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正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7.错以为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正解: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8.错以为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
【正解: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关键是看它与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若有,则受摩擦力】
9.错以为滑动摩擦力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其余任何因素都无关】
10.错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正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篇4: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11.错以为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正解: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其余任何因素都无关系】
12.错以为惯性是一种力。
【正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保持原来匀速运动或者静止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可以说“受到惯性”也不可以说“惯性力”】
13.物体不能被推动时,错以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正解:因为未推动,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14.错以为平衡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正解: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等大、反向、共线、同体、同增同减、同生同灭。相互作用力才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5.错以为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正解:压力和重力没有因果关!只有物体自由平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16.错以为“受力面积”一定就是物体的表面积!
【正解:受力面积是相互接触挤压的部分面积,一般小于或等于物体的表面积。】
17.错以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有关!
【正解: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跟液体的体积无关。液体多,密度深度不一定大,产生的压强也不一定大。】
18.错以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正解:当容器侧壁倾斜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时压力才等于重力。此时可以用F=ps求得】
19.在托里拆利实验中,错以为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程度等因素有关。
【正解:水银柱的高度差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20.错以为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正解:求浮力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公式,可知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篇5: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21.错以为同一个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正解:上浮的过程如下:物体全部在液面之下时,浮力大于重力;部分在液面之上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会随着物体上浮而减小,故浮力也减小。最终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2.错以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正解:物体所受的浮力关键是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就越大】
23.错以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正解:因为密度计一直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由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24.错以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等于力臂。
【正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25.错以为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的力。
【正解:不考虑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能省一半力,但是,当沿着倾斜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拉动滑轮时,不再省一半的力】
26.错以为有力有距离就一定做功。
【正解:做功必备条件——有力并且在此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27.错以为物体的机械效率越大,其功率也越大。
【正解:机械效率与功率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28.错以为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固定不变。
【正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提升的物重有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粗糙程度有关】
29.错以为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一定转化为动能。
【正解:还要看物体的速度变化,例如匀速下降,动能是不变的】
30.求压强时,p=F/S,其中S即受力面积的个数容易出错。
【正解:比如有几只脚、几条履带?】
篇6: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四、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
三种杠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五、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篇7: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篇8:中考物理:力与简单机械知识点精讲
一、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二、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