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攻略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第二阶段主要为专题复习。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顺序复习的话,在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轮复习中,应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防止过多搞难题等。
而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①计算和解方程
②方程思想与函数思想及其应用
③函数方程综合
④几何中有关变换
⑤解直角三角形与圆中有关计算
⑥数形结合问题
⑦实际问题
⑧概率与统计的问题
从题型去划分,可分为:①应用题;②实验操作;③探索规律;④方案设计;⑤运动型题;⑥阅读题;⑦开放探究题;⑧图表信息题;⑨猜想验证型题.(注意:专题练习一定要注意找出题目的共性和规律性)。
篇2: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攻略
中考将于6月中旬进行,目前中考的第一轮复习已结束,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复习?如何提高第二轮复习的质量和复习效果?
数学
中考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性,第三轮复习着重在模拟,而第二轮复习则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有效进行数学第二轮的复习直接影响中考数学成绩的高低。
按题型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从难度上来说要进行适当拔高,从内容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难点和核心问题上,同时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一般按专题复习,如阅读理解题、图表信息题、开放性题、方案设计题和动态问题等等,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1)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题是让考生在给出的一些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材料中的定义、公式、解题方法等,进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阅读时要留心知识情景、关键词句和数据,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理解其中基本原理,从而解决问题。
(2)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是指从图像、图形、表格及文字说明等表现形式中获取解题信息的问题。首先要全面整体(比如数据的整体变化)观察图表信息,同时要特别留意个别信息的提示作用,然后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最后用方程、函数等知识寻找解决办法。
(3)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能是条件多余或不足,也可能是结论不固定,需要考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来进行探究。首先考生需要经过探索明确条件(多余的要去掉,不足的要补上来)、结论,然后将题目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封闭性问题进而解决。
(4)方案设计题
方案设计题是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考生需要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案。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及几何图形的设计等。方程、不等式有关的设计一般是通过方程、不等式求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函数的决策一般和最值相关,也要结合自变量、函数值的范围进行考虑,几何图形则主要是设计满足一定条件的图形。
(5)动态问题
动态问题往往是在几何图形的背景上设置动态元素,然后探索其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动态元素有点(包括单点、双点等)、线、面等。解题时首先充分读题,研究题目中的基本图形,明确背景图形的形状、边角关系,注意一些特殊的边角关系可以构造一些特殊的几何图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带30°的直角三角形等;第二步注意研究动态元素,明确动态元素的起点、终点、路线及速度等,需特别注意的是要留心动点是在直线、线段还是射线上运动,以及要留心一些语句是否模棱两可,这些都是明确几种可能的关键点;第三步要就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推演,这是非常关键也是许多考生易出问题的地方,由于动态问题往往有多种情况,有的考生找到一种情况就开始计算,最后特别容易忽略其他可能,正确的方法是让动态元素沿着运动路线从开始运动到终点(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转折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得到的可能图形化动为静画出分解图形;最后就是借助方程、函数等解决问题。
篇3: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攻略
中考数学的第二轮复习是考生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提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试技巧为主线。老师的讲解,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首先,着重提高考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数学模型”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引导考生学习和体会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要在这一阶段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内化。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而临考前的强化训练,对遗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又不能全部覆盖;加上部分模拟试题起点不会很高,又可能让同学们产生一些错觉(以为自己已经复习很好了)。这就要求同学们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疑点,查漏补缺;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学习时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其次,要紧跟老师的复习思路与步骤。课堂上认真听讲,力图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同时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做练习时,遇到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题目要打上记号。不管对还是错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等老师讲评时心中就有数了,起码能够知道当时解题时的思维偏差在何处。对偶尔做对的题目也不会轻易放过,还能够检测出在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
另外,在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
1、不片面追求解题技巧,如果基础不好,则不要过多做难题,而要把常用的解法掌握熟练。
2、提高准确率,优化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质量,这关系考试的成败。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在抓好单元知识、夯实“双基”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中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使数学解题能力及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同学们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