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9/1734570445_195.jpg)
篇1:初一地理:地形图判读技巧
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⑶等高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高线。
①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c.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顶: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成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b.山脊:山岭的顶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凹进(山谷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高为山谷)。
d.鞍部:相邻两山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③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蓝色表示海洋。
⑸等深线: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地理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2:初一地理:地形图判读技巧
初中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下文为您整理初一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必备知识。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
大小:①分子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图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⑵方向:在地图上辨别方向①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②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无指向标,经纬网的情况下)
⑶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二.地形图的判读
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⑶等高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高线。
①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c.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顶: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成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b.山脊:山岭的顶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凹进(山谷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高为山谷)。
d.鞍部:相邻两山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③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蓝色表示海洋。
⑸等深线: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①地形图②水文图③气候图④植被图;社会经济图:①人口图②交通图③工业图④农业图(来源:新浪博客)
篇3:初一地理:地形图判读技巧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大家想要学好地理一定要掌握好地图,下面是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⑶等高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高线。
①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c.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顶: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成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b.山脊:山岭的顶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凹进(山谷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高为山谷)。
d.鞍部:相邻两山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③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蓝色表示海洋。
⑸等深线: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课后练习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陡崖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4.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1500米 B、500米 C、100米 D、1000米
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9003.13米 B、8693.13米 C、8848.13米 D、9158.13米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
篇4:初一地理:地形图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1)等高线 数值大----- 海拔高 2)等深线 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
数值小----- 海拔低 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
分布密----- 坡度陡
分布疏----- 坡度缓
(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P16图1.29
山顶:封闭曲线,外低内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鞍部:一对等高线中部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7)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篇5:初一地理:地形图判读技巧
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下面是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该处坡度较缓。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课后练习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2.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3.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5.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
A.180米 B.200米 C.220米 D.240米
7.1m2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
A.1:500 B.1:50000 C.1:10000 D.1:150000
8.修建水库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依据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图 C.土地类型图 D.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一地理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