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时间:2025-03-14

篇1: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物理复习指导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声音的特征

1. 乐音

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

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两个实验现象: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现象得到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可听声:人耳听觉范围:20Hz-0Hz。(人可以听见)

超声波:高于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人听不见)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人听不见)

有些动物不但能听到部分次声波,还能听到超声波。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次声

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特点:次声的穿透能力强,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小,破坏性较大。

来源:自然界中,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核爆炸、导弹等产生次声

危害: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对人有极大的危害

强次声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破坏

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将受到破坏,产生恶心、眩晕或内脏出血破裂。

预防:次声破坏性强,危害大,但人耳无法听到。防止次声的产生,远离次声。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

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

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试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 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试验】音叉头部与水面接触,溅出较大火花,表明振幅较大时,响度较大;

鼓面上放碎纸片,声音强时,碎纸片跳的高;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

☆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 音色

音色:声音的特色。

理解:a.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b.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c. 同一人的音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 听诊器: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高低。

5. 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提供的中考物理一模考点复习,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篇3: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篇3: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声波与无线电波传递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只有光速的百万分之一。无线电波的速度和光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只有无线电讯号的百万分之一。因为这个缘故就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后果,这种后果的实质可以用下面的问题来说明:是谁先听到钢琴的声音,是那坐在音乐厅里离钢琴10米远的听众,还是那离大厅100公里用无线电收听这音乐的听众?

说也奇怪,虽然无线电听众比音乐厅里的听众离钢琴的距离要大10000倍,可是先听到琴音的还是那无线电听众,因为无线电波传过100公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是100/300000=1/3000秒而声音传过10米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是10/340=1/34秒。

由此可见,无线电传播声音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空气传播声音所需要的时间的1/100。

篇4: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篇4: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类的听觉范围:20Hz~0Hz次声波:低于20Hz 高声波:高于0Hz

篇5: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篇5: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母题探究

典例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桌子振动的实验现象,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时,喉头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音又是振动的,运用转换法,敲桌子时,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通过这些轻小物体的跳动来感知桌子的振动。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典例2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波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远吗?(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题型攻略

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动可通过转换法来观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中最慢。(软木是例外,软木细胞壁薄,内部气泡多)

(3)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左右,温度越高声的传播速度越快。

篇6:中考物理核心复习要点:声音的原理与应用

母题探究

典例32

地震往往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导致遇难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解析:地震后,当我们被埋在废墟下时,要保持体力,不宜大声呼救。静下来等待营救不能使外界的营救人员知道,可以通过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让声音通过固体传播出去,向外界发出信息求救,选项D正确。

【答案】D

典例33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解析: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可以引起眼镜表面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医生利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B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