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时间:2025-03-16

篇1: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四、用电阻箱测电阻(知识储备)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例如将一个7Ω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

利用如上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阻值大小的变阻器,此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大于Rx)。

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a端;

③闭合开关S1;

④闭合开关S3,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

⑤先断开开关S3,再闭合开关 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R0,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则此时电阻箱R0的示数即为Rx的大小。

(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请你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a端;

③闭合开关S1;

④闭合开关S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

⑤先断开开关S3,再闭合开关 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1,则此时电阻箱R0的示数即为Rx的大小。

篇2: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电阻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篇3: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及其合金、酸碱盐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休,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玻璃、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是。常用单位及换算:1M=106,1k=103。

  (3)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瓷筒上的接线柱和金属杆上的接线柱各取一个。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优点是可以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篇4: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器材]

三脚插头(或二脚插头),220V、25W破损灯泡中取出的一段灯丝(长3~4厘米),示教安培计,开关,电池夹,干电池2节,火柴,本实验专用演示示教板。

[操作]

(1)将示教安培计改用0~100毫安量程,接在图4-8的示教板电路中。两节干电池装在示教板的电池夹中,即电源电压为3伏。

(2)闭合开关K,示教安培计即显出某一电流示数(例如50毫安)。

(3)将火柴点燃后,去烧电灯丝,这时示教安培计的电流示数会减小(例如从50毫安减小到20毫安),说明电灯丝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

(4)取走火柴,让电灯丝冷却,则安培计的示数又会增大。说明电灯丝温度降低时,电阻变小。

篇5: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辅导。

我们几乎天天跟电阻打交道,只是没有注意去认识它。

早晨起来,我们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广播,调节音量实际上就是调节电位器的电阻;晚间看电视,电视机的亮度、黑白对比度及音量的控制也都是通过转动电位器,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而实现的。电流大,喇叭声响,荧光屏亮。

我们外出乘电车,电车上也要用电阻。无轨电车是依靠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机通过调节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达到调节车速的目的。电车司机就是用脚踏的轻重不同来控制自动开关,改变电阻的大小,控制车速的。

电阻家族中的成员很多,大小、构造、模样一般都不相同,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出现一些新型的电阻。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物理复习辅导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6: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电压和电阻”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讲述了: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压表及使用、电阻的单位、电压及单位、滑动变阻器及使用等。本章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知识做铺垫。所以大家要认真学好这一章哦!

  电压

  1、 电压: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 kV=103 V,1 V=103mV,1 kV=106 mV。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的示数:

  在0~15V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注意: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①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如果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会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此段电路开路而无法测此用电器两段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支路上,这时电压表测的是其他支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干路上,则整个电路便成开路了,这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

  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坏。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3V),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常见的电压:

  家庭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

  3、电池组电压特点:

  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

  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

  电阻

  1、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Ω)和千欧(kΩ)。1MΩ=103kΩ,1 kΩ=103Ω,1MΩ=106Ω。

  常见导体的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等。

  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用表示。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3、由电阻公式可知:

  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

  ②将粗细均匀的导

  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倍。

  变阻器

  1、 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

  ①接线时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②如果选择“全上”( 如图中的A、B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

  ③如果选择“全下”(如图中的C、D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大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

  上述②③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

  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例如:A和B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AC、BC或AD、BD是等效的。选用C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选用D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

  (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2、 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Δ)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3、 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

  相同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不同点:①滑动变阻器有4种接法,电阻箱只有1种接法;

  ②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

  ③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篇7:中考物理:电阻复习要点

  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MΩ=1000KΩ,1KΩ=100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

  (3)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常见的变阻器可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5.滑动变阻器:

  (1)构造:由线圈、瓷管、滑片、金属棒四部分组成。

  (2)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5)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6.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优点:能够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缺点:不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3)读数方法:旋盘下面的“△”所对应的示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之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