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最新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1.安然无恙:ānránwúyàng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2.拔苗助长:bámiáozhùzhǎng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báshānshèshuǐ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bǎikànbúyàn看了多遍,不感厌倦。
5.班门弄斧:bānménnòngfǔ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bānnòngshìfēi: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7.变本加厉biànběnjiālì: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8.变幻莫测:biànhuànmòcè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9.别具匠心:biéjùjiàngxīn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èn: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bùkěsīyì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3.不能自已:bùnéngzìyǐ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14.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5.不速之客:bùsùzhīkè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16.不屑置辩:bùxièzhìbiàn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
17.不言而喻:bùyánéryù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8.不约而同:bùyuēértóng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9.不折不扣:bùzhébùkòu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cénluándiézhàng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篇2: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指导:成语理解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氖导?筒荒苋〉谜嬷??br>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篇3: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指导:成语解释
1.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2.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巧匠鲁班。
3.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
4.变本加厉: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本:原来;厉:猛烈。
5.变幻莫测:变化多端,无法揣测。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6.安然无恙: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安然:平安;恙:疾病。
7.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
8.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耻,以……耻辱。
篇4: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三字成语解释
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
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鸟兽散:人群像鸟兽般一哄而散。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也作煞风景。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篇5: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解读】
对成语运用的考核,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考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
【题型分析】
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书写题:根据拼音写出成语中空缺的汉字,②选择题:从不同的选项中选出运用成语正确或错误的一个选项,③主观运用题:用指定的一个成语造句或用指定的几个成语围绕一个中心写语段。
【试题探究】
一、准确识记成语
成语是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其词型固定,词义也相对稳定,每一个字不得任意换用和增减。所以,要求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准确牢记成语。
例1先将成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更正错别字后的正确字写在括号内,再用正楷或行楷把成语抄写在田字格里。
忍俊不jīn()chà紫嫣红()言简意该()不屑置辨()
二、根据解释写成语
成语也有意义相近的现象,但在一定的语境里,一个意义解释往往只对应一个成语。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成语非常熟悉,即要记住成语又要理解其意思。
例2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啊!()
(2)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声震
篇6:中考语文:成语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走出误区,巧辨成语
导读: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也就成了初中语文学习中最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之一。
成语考查一般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常见的考点有:
1.成语的运用是否符合语境;
2.成语的解释是否符合语境。
【考题精解】
1.(·湖北省黄冈市)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D.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答案与解析】选C项。A项的“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讲课;B项的“落英缤纷”是落花繁多的样子,而语境里杜鹃开得正盛;D项的“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用在欣赏节目的高兴上不妥。
2.(·江苏省连云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自今年4月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答案与解析】选B项。《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若线。”(中国:指中原各国。)原意是中原诸国在异族冲击下,形势危急,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现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用“不绝如缕”来形容机器的轰鸣声、嘈杂的人声显然失当。
3.(·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B.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讲述给我们。(多次、不知疲倦)
C.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屈辱辛苦地工作)
D.因为旅鼠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答案与解析】选D项。旅鼠是北极的一种老鼠,说老鼠“鼠目寸光”,用的当然是其本义,并非比喻义。
4.(·江苏省宿迁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答案与解析】选D项。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属褒义,用于“知识愈浅薄的人”身上感情色彩不对,应是“夸夸其谈”。
5.(·江苏省扬州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B.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C.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不过还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D.这家印刷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
【答案与解析】选A项。“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B项的“津津乐道”,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已经涵盖了“谈个不停”的意思了,此处应为“他就津津乐道”;C项的“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贬义,色彩失当;D项的“急功近利”,意思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贬义,色彩失当。
【方法指津】
解答成语解释、运用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搞清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选择错误的选项;②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③推敲运用的成语是否符合语境,以确定恰当的选项。
运用成语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1.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成语意思,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显然与人们守在家里相悖。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中却把它理解为“强人所难”的意思,使用错误。
2.褒贬失当。
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成语当作贬义成语,把贬义成语当成褒义成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义,此句把它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用于恶劣行径上,就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3.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在使用时要善于记住典故,辨清对象。
例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的行为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不少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
4.谦敬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
例2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此句误用为敬辞。
5.重复累赘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语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例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已经涵盖了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的意思,因而语意重复。
类似的还有“目前的当务之急”(或:“当务之急的问题”)“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等。
6.轻重失度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例2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添油加醋,信口开河,极尽挑拨之能事。“信口开河”指不假思索,随口胡说,用在这里词义偏轻,小词大用;而“信口雌黄”指妄加评论、污蔑和捏造事实,词义重些,用在这里适度。
【真题演练】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经过我市锲而不舍的努力,中海油气一体化项目终于落户泰州。
B.泰州园博园内,鸟儿翩飞起舞,花儿竞相怒放,鱼儿浮游潜泳,真是美不胜收!
C.低保户老王昨天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后,情不自禁地笑了。
D.华裔篮球新星林书豪膝伤现已痊愈,他很想早点重返球场,和队友们水乳交融在一起。
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实相得益彰啊。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执法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B.他在学习上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C.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D.“端午节”期间,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这天伦之乐。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B.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但更多的时候,它能激发你昂扬的斗志。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答案:1.D2.B3.C4.C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