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时间:2025-03-10

篇1: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一、新大陆

1、美洲又称为新大陆:500多年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2、白令海峡的三线: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3、美洲的位置:

北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南美洲位于10N以南,跨南北半球。南北美洲大部分位于160W到35W经线之间,位于西半球。

美洲海陆位置是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4、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流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冰川作用显著。北美五大湖的形成;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冰川广布,仅次于南极洲。

2、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温带气候最广;

(3)地形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3、南美洲的地形特点:

(1)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2)中部和东部是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4、南美洲的气候特点:

(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5、世界前四大河流是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三、移民和经济

1、美洲的居民组成:

(1)原有居民:印第安人;(2)北美洲:英法移民后裔,白种人为主;(3)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移民,混血种人为主,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2、国家与经济:

(1)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北美: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是玉米的原产地;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是重要的小麦、牛肉、羊毛出口国等。

(3)南美洲以农矿产品,能源以石油为主;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主;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篇2: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7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拉丁美洲

1、印第安人的故乡

(1)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南美洲,北部包括 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

(2)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林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②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3)居民: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古代曾经创造了玛雅文化。

(4)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地形与人类活动

(1)西部:拉丁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2)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覆盖着世界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

②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

3、多姿多彩的文化

(1)人种、语言:以混血人为主,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文化: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文化。

7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两极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范围:以北冰洋为中心,周围被亚、欧、北美三洲的陆

地和岛屿所环绕(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海洋。

地表特征:以海洋为主 冰雪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象、海豹、鲸等。

淡水资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矿产资源:铁矿、煤炭; 生物资源:企鹅。

气候寒冷,但不如南极冷 酷寒、烈风和干燥。

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

我国科考站 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7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日本

1、位置组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和中国、韩国、俄罗斯等隔海相望。由北海道、本州(日本最大的岛屿)、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组成。

2、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1)著名海港:本州岛的神户、横滨。

(2)海岸线曲折多良港:①有利于进口原料;②有利于出口产品;③有利于海洋捕捞;④有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⑤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

3、资源:①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国”;②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③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日 本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④矿产资源贫乏。

4、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5、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较小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最高峰,也是著名活火山。

6、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多台风。

7、人口:地狭人稠,土地紧张,措施:①填海造陆;②向空中、地下发展。

8、经济与贸易:

(1)经济现状: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

(2)工业:是世界上的强国;

①优势工业产品:电子、汽车、船舶、精密机械等工业产品;

②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③主要工业区: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件地区。

(3)贸易

①现状: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②变化: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原则:靠近原材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分布:海外投资基地:美国、西欧、中国、东南亚等。

9、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密集,世界特大城市。

10、东西兼容的文化:大和民族,通用日语,传统服饰为和服。

7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俄罗斯

1、位置范围: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里海、黑海;俄罗斯地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陆地面积 1700 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

2、人口、民族、语言: 俄罗斯人口约有 1.5 亿(),有 130 多个民族,俄罗斯通用语言是俄语。

3、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湖: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流注入北冰洋。

5、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为凉爽。北极 圈内属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

6、丰富的自然资源:

(1)特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2)分布:资源总储量的 80%在亚洲部分。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

7、发达的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地位重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其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亚洲部分有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8、交通:交通部门齐全,以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内河 航运以伏尔加河为主。输油、输气管道运输发达。

9、城市:

(1)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全国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3)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重要海港,终年不冻。

(4)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 

篇3: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粤教版七年级(上)地理第1章期中复习:认识地球,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4、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5、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7、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8、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9、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现象。

10、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五个热量带和昼夜长短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1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12、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篇4: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民居

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

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

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2)影响服饰

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

(4)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篇5: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期中马上就要到来了,为了让各位初中生们做到更好的复习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洲和大洋》期中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地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分布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大洲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

欧洲1000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