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要点

时间:2025-04-07

篇1:中考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要点

点滴的知识积累是收获。 中考网小编给同学们整理梳理了 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点讲解内容,帮助大家进行中考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点讲解

1、概况:

时间:20世纪中叶(二战后)

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核心:信息技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开发能源史上的里程碑;

(2)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道路上的里程碑;

(3)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显著(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大大增加)。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

(4)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加快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链接,缩短了技术发明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5)科学技术自身的更新也越来越快。众多科技领域之间联系密切,相互渗透、促进。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意义(作用):

(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显著;

(2)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促进了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上述是中考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点讲解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行复习,大家中考加油哦!

篇2:中考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要点

下面是老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同学们好好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希望上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上面知识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的。

篇3:中考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要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代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与投入使用,使人类社会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发生一个飞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19世纪代,发电机研制成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这一技术革新的发明及应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国的范畴,具有广泛的规模,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是以雄厚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它不仅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和军事战略,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关链接

中考历史复习重点: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