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历史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抗日战争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对华政策:
(1)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2)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3)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各方抗战态度:
(1)国民党: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2)中共: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3.全民族坚持抗战
(1)国民党:张自忠上将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2)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
(3)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随工厂内迁的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抗战
二.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及地点:4月 延安
2.内容: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
(2)国内:中国军队对日本发动全面反攻。
2.日本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篇2:中考历史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抗日战争
【总体结构综述】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基础知识识记】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夜,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沦于敌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西安事变 背景: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②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经过:为了逼蒋抗日,张、杨于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血染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篇3:中考历史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抗日战争
平型关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武汉会战: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此次战役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篇4:中考历史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7.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8.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9.,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0.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南京大屠杀,屠杀了中国30多万军民。
3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的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③取得胜利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2.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②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3.中共召开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领导虎门销烟,是民族英雄。
2.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位期间爆发鸦片战争。
3.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李秀成:太平天国将领。指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战役有:青浦大捷、慈禧战役。
5.华尔: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组织洋枪队进攻太平军。在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打死。
6.左宗棠:从俄国手里收复新疆,是民族英雄。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局。
7.光绪帝:清朝皇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支持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变法政变囚禁光绪帝。在位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来领其出逃。
8.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壮烈牺牲,是民族英雄。
9.李鸿章: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0.伊藤博文:日本首相。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11.西摩尔:八国联军侵华时,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
12.曾国藩: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3.张之洞: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14.栾訢:恭亲王。洋务运动中央代表。
15.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6.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康、梁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7.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参与戊戌变法。后被杀害。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8.慈禧太后:甲午战争失败后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发动戊戌政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带领光绪帝出逃。
19.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组织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还创办了《民报》。
20.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时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中共一大期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1.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代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五四运动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
22.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
23.鲁迅:新文化运动代表。
24.曹汝霖:五四运动去的初步胜利时罢免了他的职务。
25.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粉碎革命根据地。4月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遵义会议确立核心领导地位。在中共七大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签署“双十协定”。转战陕北。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逝世。
26.董必武:参加中共一大。
27.李达:参加中共一大。
28.周恩来:创建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参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粉碎林彪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文革中主持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逝世。
29.贺龙: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
30.朱德:领导南昌起义。解放战争中率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下达渡江战役的命令。
31.杨虎城、张学良: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2.佟麟阁、赵登禹:保卫平津战役为国家捐躯。是抗日将领。
33.李宗仁:抗日战争中指挥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将领,是民族英雄。
34.彭德怀:抗日战争中指挥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司令员。
35.蒋介石:创建黄埔军校任校长。北伐战争任总司令。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叛变革命。使国民革命运动失败。4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被扣押,后同意联共抗日。抗战后提议重庆谈判,发动全面内战。
36.刘伯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
37.邓小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文革中主持中央工作使经济有所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还有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南巡讲话。成就详见八下P48~50
38.林彪:指挥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文革中形成林彪反革命集团,9月23日被粉碎。
39.衬衣、粟裕、谭震林: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
40.傅作义:由于中共的争取,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时,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
篇5:中考历史核心要点:全面解析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代特征】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野蛮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2.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伟大意义: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核心考点】
1.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开始了局部抗战)
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5.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开始,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30万人以上。
6.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7.平型关大捷和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
8.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9.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0.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