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时间:2025-04-26

篇1: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31、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外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2、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3、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4、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也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的,要特别注意,如:不敢高声语,高指的是响度。小沈阳:“起高了”高指音调)。

35、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36、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的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37、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因为都是反射。

38、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

39、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底片是不能动的,所以调整相距是通过伸缩镜头完成的。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0、照相机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1、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

42、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不是遇热液化,自然界这类现象多多)和压缩体积(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44、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变浅液体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温度降低,遇冷收缩)。

45、晶体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蜡、松香、沥青、玻璃)。

46、六种物态变化。由硬变软要吸热(固→液→气),反之要放热。

47、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两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48、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9、串联和并联是针对用电器与电源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0、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1、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放在接入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理,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确定,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开。

52、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3、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表现最为明显。

54、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大,分得电压大。电阻大的功率也大。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大,电流小,电功率也小。

55、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6、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可用电能表与钟表测用电器实际电功率。

57、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建立联系,公式用的非常多。

58、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御用电器之间,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59、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是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0、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电磁铁。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制成了电动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常用思维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②转换法。③等效替代法(并联电阻)。④类比法(电流类比水流)。⑤图像法。⑥抽象推理法。⑦建立模型法模型法(光线,磁感线,力的示意图,杠杆,原子核式结构)。

篇2: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电功率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W。公式:W=UIt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功的单位:焦耳(焦,J)。电功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电能表:1kw﹒h=3.6×106J

  电功率定义式:P=W/t   电功率计算式:P=UI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原理:P=UI

  (2)电路图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3)多次测量求出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篇3: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 称重法:F浮=G-F拉

  (2)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篇4: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 / S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105Pa 。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篇5: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电学

  77.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78.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9.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80.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8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8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8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4.安全电压应低于36V

  85.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6.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7.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88.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89.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90.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91.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92."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篇6: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热学

  5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5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5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5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5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6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6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篇7: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篇8: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磁场知识

  93.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94.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95.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96.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97.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98.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99.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100.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篇9: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初中物理易错知识整理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篇10: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电与磁

  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奥斯特实验

  (2)内容: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 法拉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篇11: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热运动:

  (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做功和热传递。

  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Q放=cm(t0-t)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篇12: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

  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篇13: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篇14: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机械功能

  39.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40.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4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2.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3.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44.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5."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46.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47.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8.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9.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0.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篇15: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必做的十件事

  物态变化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