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下学期政治学科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

时间:2025-03-13

篇1:初二年级下学期政治学科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

1、什么是人格权?(p25)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4、人格权的特点(p24、25)

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

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0、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13、什么是肖像权?(p40)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

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8、什么是姓名权?(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

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21、隐私的含义(P46)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

2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

(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

(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

(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2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4、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2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

(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隐私权表现

2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法律保护的方式P55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这篇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2:初二年级下学期政治学科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

很多同学觉得政治的学习很枯燥,很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其实只要大家平时注意把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政治还是很好学的。下面是一篇政治知识点总结之初二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二单元

1人格权(与生俱来,做人基本权利)

1★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首要根本)、人身自由(重要)、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最基本人权之一 2身份权(基于特定身份)

最基本最重要 亲权、配偶权、监护权

2、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原因)

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3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禁闭、拘禁 (即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都是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也难以享受

4、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p26.d2)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2)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济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3)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6、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7、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

8、公民如何积极行使健康权?(p28)

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 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9、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1)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道德、法定义务

2)远离暴力,守法助人

10、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表现:

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

1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1、名誉(P35-36):

1)含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2)体现: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3)名誉带来的好处: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4)良好的名誉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

5)侵害名誉的危害: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12、名誉权

1)含义: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表现: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可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4)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危害:

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得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13、肖像

1)含义: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2)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3)肖像与特定的人格不可分离

14、肖像权

1)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2)★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3)a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

b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c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4、姓名:

1)含义: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

2)地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5、姓名权

1)含义(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2)★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a)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利益

b)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16、隐私

1)含义(P46)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P46、47)

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17、隐私权

1)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意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隐私权的内容(p48-50)

a私人生活安宁权

b个人信息保密权

c私人通信保密权 。

(★但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在公共场所的活动、违法犯罪行为更不是隐私。)

4)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

a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b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c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期盼,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5)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a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

b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

c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

d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6)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法律方式(p54)

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7)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a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上网时掌握网上安全运营知识)

b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交流

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政治知识点总结之初二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在政治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3:初二年级下学期政治学科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人(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共同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什么是我国的公民?(p6)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权利保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8、★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的享有自己的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性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受两方面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法定义务含义和内容(p16)

含义: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法定义务内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既是法定义务有事道德义务)

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依法纳税

11、道德义务的含义和作用(意义)

含义: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作用(意义):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12,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联系: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定义务

区别:⑴形成: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⑵规范: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13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p17)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联系: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重要体现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又一重要体现

(禁止做的原因: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结: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的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通过上面对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二下册一单元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