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攻略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 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的大将指的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邓世昌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5.,在北京城中有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地有: ①香港岛 ②台湾岛 ③澎湖列岛 ④库页岛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右图是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7.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湖北织布局 D. 轮船招商局
【答案】D
8.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 )
A.开放言论 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
C.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9.李鸿章、康有为、孙 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都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D.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10.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参与者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1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一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12.某革命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13.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胜利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14.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红军过草地 ④红军会师纪念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C.遵义会议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革命的兴起南昌起义。
16.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的感召
C.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7.右图是12月13日出现在网络上的一张图片。从图片所反映的信息看,它应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多少周年而作的( )
A.九一八事变70周年 B.八一三事变70周年
C.卢沟桥事变75周年 D.南京大屠杀75周年
18.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五次反围剿
19.抗战开始后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0.敌人的力量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我们就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21.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 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 ⑤蒋家王朝覆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2. ,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的乡下来到上海,他为眼前崭新的社会风俗感到奇怪。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23.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24.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有( )
①看《申报》 ②拍照片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发电报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气势宏伟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出自《黄河大合唱》,它的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郭沫若 C.聂耳 D.徐悲鸿
二.非选 择题:(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有哪些?(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 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第二次合作的?(2分)依据材料二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什么?(4分)
(3)材 料二中的图4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结果如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国共合作发表你自己的看法。(2分)
27.某班同学为了喜迎建党92周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历程进行了探究。(24分)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有何历史意义?(4分)
(2)下表是红色旅游选择的两个地区,请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地 点理 由
井冈山
延 安
(3)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2分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4分)
(4)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什么?(2分)请简要说明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4分)
(5)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最少写出2点,2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成 28.观察右图的图画,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这一段历程中,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是什么?(3分)它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2分)
篇2: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攻略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
A.上海 B.南京 C.虎门 D.福州
2.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20世纪初,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华兴会 B.光复会C.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
5.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戊戌政变的发生
6.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 B. C. D.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7.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红军长征 ② 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②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③④⑤①②
8.毛泽东 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9.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战争。
10.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 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沦陷
11.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
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2.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13. 抗日战争期间,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激情,创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这首乐曲的名字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游击队之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4.,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5.9月到l9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B.①③⑤ C. ③④⑤D.②③④
16、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
A. B.C. D.
二、图说历史。 (9分)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的内容。(每空1分)
1.图一场景发生在_______(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______社会。
2.图二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______年,这是一个代表 ______利益的政府。
3.图三场景发生 ______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的______(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4.图四:南京是在______年的 ______战役中解放的,南京解放标志着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1.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列举一个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2分)
(4)。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有人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10分)
⑴说一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是由于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⑵,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革命的发生?领导者是谁?(2分)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1分)
⑶ ,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了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分)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 CDDBCCBCCBDCDBB
一、选择题
二、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抗日战争
4.;渡江战役;国民党统治结束或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三、1.(1)五四运动;;北京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外争国权,内争国贼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篇3: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攻略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前面表格内。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从此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魏源的(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3.《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后,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19世纪代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5.右图参观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烧毁的(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侵华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是一部( )
A.真正的电影
B.京剧艺术记录片
C.舞台艺术
D.有声电影
9.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你认为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遵义会议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1.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上海 B.南昌
C.遵义 D.南京
1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C.万里长征D.挺进大别山
13.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14.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毛泽东(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5.下图是位于我市茅山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9月1日正式建成。碑名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前下方正中广场上为陈毅、粟裕雕塑。请你说出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 )
A. 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60周年
16.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7.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改组国民党
C.签订停战协定 D.争取国内和平
18.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19.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0.《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在八年级某班举办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讨论会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甲同学:辽沈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
乙同学: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丙同学:长征的完全胜利在
丁同学:新中国成立在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2.右图两位历史人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发动的( )
的运动被称之为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董必武于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4.是下列哪两个事件出现分别为170周年和100周年?( )
A.《南京条约》签订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D.《辛丑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25.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
A.60周年 B.63周年 C.53周年 D.50周年
二、材料情景题(30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6.观察下列关于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4月日本马关 图2 ,远东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日军甲级战犯
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请写出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结果。
(2)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史实写下你的感悟。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
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
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三、探究论述题(20分)
28.从1840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2)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主要签订了哪三大不平等条约?这三大条约分别有何影响?
(3)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前面表格内。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DBACDBCDCCA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
答案BCADDBCBCCCB
二、材料情景题(30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6.(1)甲午中日战争,1894(2分)。结果: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2分)。
抗日战争,1937(2分)。结果:以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而告终。(2分)
(2)主要原因:图1,中国经济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
日本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等(4分)。图2,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等。(说明:只要意思对,说得有道理,可酌情给分。4分)
(3)略。(只要是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事件:洋务运动(2分)。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2分)
(2)时间:(1分)。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3)两面大旗:民主(1分)、科学(1分)
(4)主题:近代化的探索(意思相近即可,1分)。
三、探究论述题(20分)
28.(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分)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影响:《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2分)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民族的危机。(2分)
《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2分)
(3)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写出两个即可。2分);刚直不阿,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报效国家等精神。(说明:只要说得有道理,可酌情给分。1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