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时间:2025-01-06

篇1: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②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篇2: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1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1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篇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梅山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13. 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战国时期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 《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 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14.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

  12. B

  13. D

  14. (1)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2)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3)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4)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解析】

  【12题详解】

  B.分析有误。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本段的分论点“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13题详解】

  D. 有误。选项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刻苦研习” “务斯道,废寝忘餐”论证的是刻苦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首先,“坚定是生命的黄金”中把坚定比作黄金,意在强调坚定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文章中表现其重要性的句子分析即可。如“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篇4: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考生名著阅读导引

  题目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典型情节启示或感受

  《西游记》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唐僧:诚实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

  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趣经女儿国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

  三调芭蕉扇

  真假美猴王

  四圣试禅心

  猪八戒高老庄招亲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水浒传》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最后失败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私放晁盖

  怒杀阎婆惜

  宋江题反诗

  三打祝家庄

  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李逵(黑旋风):疾恶如仇,勇猛无畏,忠心耿耿,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头脑简单,性情鲁莽,但淳朴爽直,孝敬老母,重义气。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中州劫法场。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但作品中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骆驼祥子》--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作者:老舍主人公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他老实、健壮,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被旧社会吃掉,变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面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刘四爷:为人残忍,性格刚强,专横霸道。

  曹先生: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知识分子,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怒辞杨宅、曹家遇险、晦暗的地狱、最后的绝望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变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让好人生存。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作者:笛福(英)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

  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土人,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船长:正直无私、诚实、朴素、学识渊博,给鲁滨孙提供了很多指导,教给他许多航海知识,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种谷子、驯养山羊、挖独木桥、制作瓦罐、训练星期五、自封总督阅读本书,使我懂得了当面临困境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一定能走出困境。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作者:斯威夫特(英)全书共有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因国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现实。格列佛:正直、善良,刚毅勇敢,真诚无私,谦逊好学,机智灵活,不计较个人得失,崇尚自然,具有忧世情怀。

  佛林奈浦:猜忌、阴险、狠毒、狡诈。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理智、仁慈、开明、治国能力强。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游大人国时和国王的谈话

  游飞岛国时参观"拉格多科学院"

  游慧马因国时和马的对话读了本书,让我了解到18世纪时英国两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现状。读了此书,更让我感触到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到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他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保尔·柯察金: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冬尼娅:天真、淳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朱赫来:勇敢机智、爱憎分明、信仰坚定,工作雷厉风行,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

  熔铸"钢铁"的过程

  保尔打消自杀念头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篇5: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对象在×××条件下,×××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二、实战演练

  【练习一】

  月光饼①

  琦 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③腻口:因大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为什么事隔多年作者还能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琦君写吃月光饼,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涵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2.线索是“月光饼”。体现了作者想回大陆回故乡的强烈情感和暂不能回归故乡的无限惆怅,这段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文章的主题。

  3.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对比。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5.示例:使我明白了做人要宽容大度,不能小肚鸡肠。(点拨:还可从“理解、谦让、说话得体”等方面谈;可从不同人、不同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围绕“宽容”“理解”“谦让”“说话得体”等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6.示例: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表达爱国情感。

  〖解析〗

  1.本题主要是对情感体验的考查。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阶段目标。此题的题干中命题意图,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作者对“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事隔多年”“还能记忆犹新”,说明作者对月光饼印象深刻,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2.这一题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线索的把握,第二个问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分析。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本文以“月光饼”为题,全篇围绕月光饼叙事和抒情,显然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饼”。最后一段为“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此段以抒情为主,体现了作者想回大陆回故乡的强烈情感和暂不能回归故乡的无限惆怅,这段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文章的主题。

  3.本题是对文章局部情节的理解。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又心疼又后悔”表明作者已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情。做错了什么事呢?我们解题时应带着这一问题细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做错的事情主要的主要情节:“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 显然我“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是: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此题的题干其实已经暗含问题的答案,题干信息显示这是将台湾的月饼与“家乡的月光饼”进行比较,是运用的是对比(衬托)手法。对于台湾的各种月饼作者感到比大陆的“更腻口”,而离开家乡数十年的作者感到家乡的月光饼“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5.本题考查考生从文中所明白的为人处事道理,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解答此题可结合第(3)题进行思考,此题较开放,答案多元化,只要联系文中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结合自己的具体生活实际,围绕“宽容”“理解”“谦让”“说话得体”等某一方面谈即可。

  6.本题考查对民俗风情的了解。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平时学习时要树立大语文思想,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去努力开发并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

  【练习二】

  (二)例段2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1、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里风姿的顺序是怎样的?

  2、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什么?

  3、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

  5、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6、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的树根。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         。有的像         。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答案〗

  1、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2、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3、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4、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5、石壁榕,生命进行曲(石壁榕礼赞)

  6、有的像青丝飘落在风中  有的像臂膀环抱于树上

  〖解析〗

  第1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2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因为第(6)(7)自然段是交代石壁榕生长的环境,在这种土壤贫脊,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石壁榕竟然能顽强的生长,并长成“两层楼那样高”的大树,由此可见石壁榕那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意义。

  第3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散”,但散文作者总是通过许多手段,达到一种“聚”,即形散而神“聚”,具体是指散文中心要鲜明,思想、情绪、脉络要统一,因此,散文的结构也是达到“聚”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尾呼应,前后连贯,突出了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第4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的寓意的理解。好的散文总是以“物”为载体表现理念,传达情感的。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深刻的内涵。本文表面上是对石壁榕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而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即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5题是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标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怎样才能较快并准确地为文章加上标题呢,这就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给文章加标题还要注意生动、醒目,因此本文的标题可以从开头的句子“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还有结尾的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进行归纳,为了醒目和形象,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标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第6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对石壁榕的树根在特殊的环境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学生写的句子只要与例句中的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的生动性,就可以得满分。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练习三】

  妹妹扮演的角色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

  “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 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1.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

  2.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第⒀段画线句子的?

  【答案】

  1.(1)听从父亲的教导,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2)积极参加每次排练 (3) 非常投入,为演好自己的角色费尽心思(4)演出时表演的惟妙惟肖。

  2.设置悬念, 引人思考到底爸爸与妹妹谈的是什么呢?让妹妹发生这样大的转变,在文章结尾才告诉读者答案 ,让情节波澜起伏,引起读者兴趣。

  3.指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人。不抱怨命运或生活对自己的不公,而强调自身努力的积极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找出表现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根据提示可以找到:一脸冰霜、兴奋。

  2.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文章第12段可以找到听从父亲的教导,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从第5段可以找到积极参加每次排练,非常投入,为演好自己的角色费尽心思;演出时表演的惟妙惟肖。

  点睛: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

  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主角”指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人。人生态度:不抱怨命运或生活对自己的不公,而强调自身的努力。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篇6: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谁送天使上路

  刘殿学

  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十分高兴。妈立刻提议由他送我到学校,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只好妥协。妈随即要求我叫他一声哥,因为他比我大一岁。但我叫不出口。我爸去世后,后爸爷儿俩从甘肃老家来到新疆我的家。他们爷儿俩其实都是老实疙瘩,我家承包了100多亩棉花地,他们就从春忙到秋,即使再忙,也不让我下地,都说我是念书人。可我对他们俩有一种莫名的反感和厌恶。我跟他没说过几句话。

  他高高的个子,长脸,眉宇间还带着几分帅气,要是命运对他公平些,让他上学,他也会成为优秀的大学生。可他很不幸,他妈死得早,上不起初中,来到我家那年,他才15岁。我妈想让他继续上学,可家里承包了100多亩地,他爸就早早地拿他当成了整劳力。

  火车拉开了我和家的距离,轧轧地往前驶……

  坐在火车上,第一次离开家的这种感觉使我好想哭。我知道他正端坐在那儿,双手夹在两腿中间,也在朝窗外傻看。一天一夜过去了,同坐在一起的旅客,根本不知道我们是一起来的,更不知道我们还是一家人。我觉得寂寞,几次努力想跟他说话,但都没有成功。火车快到兰州了,再有一天一夜就到西安了,也就是说,我和他,已经是两天一夜没说一句话了。

  火车进了兰州站,停车10分钟。

  那些卖东西的人,一个个扒着车窗叫卖。

  我看见一个卖五香花生的乡下妇女,就问:“花生多少钱一包?”

  “一块,要不要?”妇女说。我拿出一张5块钱说:“买两包。”

  那妇女收了钱,给了我两包花生,却不找钱,掉头想溜。我正想喊,只见他眼明手快,从车窗中探出大半个身子,一把揪住那个妇女的后衣领大喊:“找钱!”

  他那样子好凶!我第一次看到他那怒不可遏的样子。

  我接过那妇女找的3块钱,刚转身坐下来,一个在兰州上车的中年男子,手里拽着两个大包,一头汗,走到我跟前,要把行李往我旁边放,准备在我身边坐下。我很讨厌陌生的男人靠着我坐,我还没说话,他就站起来了,说:“对不起,那个座位有人。”

  关键时候,他竟然能使出点小阴谋来。

  见他的态度如此强硬,那中年男人不敢再缠,对我看看,又对他看看,疑惑地问:“她是你什么人?”“我妹妹,查户口啊?”中年男人走了,他才恢复了平静,呆呆地看着窗外。

  火车晚点了,夜里11点才到西安。火车站好大,我下了车,头晕晕的,不知东西南北。这时,我才真正感到我已经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大概是因为自己胆小的缘故,提着包,一步不离地跟着他往前挤,原先那种厌恶那种傲慢感觉不知哪儿去了,只觉得他就跟我的亲哥一样。他那么细心,那么卖力,他肩上背着两个大包,手里又提着小包,走得那么艰难,还不时回过头来看我,生怕我被挤丢了。我没钻过火车站的地道,心里很害怕,问:“哎,这走到哪儿了?哎,问问路吧?”

  “不问,对着呢,就打这儿出口。”他的口气显得不容商量,我暗自庆幸,好在听妈的话,让他来送我。几个弯儿一拐,我就看见一块牌子上写着“陕西师范大学”几个字。这是接待处。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儿男生从我手里接下包,另一个男生走过来,从他肩上往下拿包,问我:“他是你什么人?你哥吗?”我点点头,居然有点激动。

  “那好,一起上车吧,学校有招待所,家属全部免费。”男生热情地招呼他。他放下包,说:“不了,秀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我在车站坐会儿,明天天不亮,就搭车回去。”

  戴眼镜的高个儿男生很吃惊:“明天天不亮就回呀?忙啥……来来来,上车上车!”

  “不了,俺家地里棉花开始拾了,俺爹俺娘忙不过来……”他说着,硬从车上往下跨。车要开了,那个戴眼镜的高个儿男同学看我好像傻了,赶紧说:“咦,跟你哥说再见呀!”

  “哥!”我一把抓住他肩膀脱口大呼,“问咱爸咱妈好!”

  ▲他一愣神,猛地转过身来,他在笑,我第一次看到他笑。旋即,泪水汹涌地从他眼睛里喷出来:“妹子,放心咱爸咱妈,有我呢……”他踉跄着走到前面的水泥柱下,蹲在地上,耸动着双肩呜呜哭起来。

  我喊着哥哥,不停地哭。

  13.在“哥哥”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在火车上,发生了哪几件事?(2分)

  14.根据内容填空:(2分)

  “我”对“哥哥”的感情由□□□□→亲 近 依 赖→□□□□

  15.阅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对加点字的理解。(3分)

  16.你觉得文中的“哥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说理由。(5分)

  答案: 13.(2分)买花生米占座位(意思对即可)

  14.(2分)反感厌恶 感激不舍(意思对即可)

  15.(3分)愣——出乎意料;笑——激动(欣慰);哭——得到理解(被接纳)。(意思对即可)

  16.(5分)写出“哥哥”朴实善良,有牺牲精神。(2分)

  结合内容具体说明理由。(2分)表述清楚。(1分)

篇7: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

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

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

”《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

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

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

”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1、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4分)

2、填空。(3分) 从第⑥段看,大英雄指___、___、___三人。

3、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4分)

4、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5分)

5、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4分)

参考答案:

1、(4分)前例说明没有挫败使人孤独、痛苦;(2分)后一例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惊喜、幸福。(2分)(意思对就得分)

2、(3分)耶酥 李靖 孙中山 (各1分)

3、(4分)(1)“这份绝望”指的是对宇宙的伟大,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2分) (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也永远不会失去追求和理想。

(2分)(第二问答“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绝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到人类虽然永远不能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处的光体,但绝不会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意识到人们有时无法追摹到某种境界,但会在追求和发现中心悦诚服”也得分。

意思到就得分)

4、(5分)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更探得勾魂摄魄的美景,(2分)好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3分)

5、(4分)①有必要。(1分)作者广泛举例,可以证明“寻求挫败”不仅是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且具有普遍意义。(3分) ②无必要。(1分)既然写“我”寻求挫败,就应该只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3分) ③有必要,但略嫌多。

(1分)可以删去一点,以突出“我”寻求挫败这一重点。(3分)

篇8: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为生活设定目标

①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②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

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③这是一个简洁的 ,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④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⑤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

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⑥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⑦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13.文章开头引用 有什么作用?

14.用文章中的原句填空。卡耐基的调查表明,3%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相当的成功,是因为;97%的人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 。

1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中“此”指代什么?

16.从结构上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 7.文中引用卡耐基的调查就是为了证明目标理想在事业中的重要性,但作者为什么要说“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18.本文充分论述了确立远大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的重要性。请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不超过80字)

l 3.用形象的寓言故事说理,既生动地说明了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又明白易懂,且有吸引读者的效果。

l4.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正确,要么小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

15.人们应该为自己设下奋斗目标并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努力,这样才能取得突出成就。

1 6.“承上启下”或“过渡”。

17.①他考虑到可能有人并不赞同他的看法,使用了表推测的“或许”一词,使语言严谨、准确。②语气委婉,让人容易接受。

1 8.(3分,能够紧扣文章,结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联系学习实际谈出自已的切身体会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篇9: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种 一 片 树叶

  ①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②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分子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③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④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⑤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⑥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和成年人在一起,大家学习的是对方的冷漠、世故和虚伪;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热情、诚实和纯真。话虽有些偏颇,但人生的旅程中,人们的确应经常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日渐风化了的心灵。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那种幼稚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做“幼稚”而随手抛弃了吗?人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也是最最珍贵的,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⑦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第③节中“虔诚”表现了幼年的“我”怎样的心理?“我的梦”又是指什么?(6分)

  2.怎样理解第⑤节中的划线句子?(4分)

  3.第⑥节中加点的“日渐风化”用来形容“心灵”,你认为是否确切?为什么?(4分)

  4.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1.(3分)“虔诚”表现“我”种树叶时的认真、严肃,坚信种下的树叶一定能长成大树的心理。(3分)“我的梦”指种下的树叶,一定可以长成大树。

  2.(4分)因为牢牢占据我记忆的童年幼稚的举动使我保持了最可贵的纯真,保持了内心不受世俗污染的纯洁,也使我能够用美丽的等待和憧憬,度过生活中不如意的日子。

  3.(4分)确切。人们在成人的世界里,感受到太多的冷漠、世故和虚伪,为使自己更适应环境,纯真、热情逐渐蜕化,心灵像裸露的石头被风化一样,日趋虚伪、冷漠,并最终被世俗同化。

  4.(3分)希望人们保留一些儿时的热情和纯真,拥有一片纯洁的天空,不为世俗污染。(3分)表达了作者对热情、诚实、纯真的渴望和呼唤。

篇1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甜 甜 的 泥 土

  黄 飞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17、本文以“糖”为线索展开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概述各主要情节。(3分)

  送糖 → → →

  18、请从文中找出有关描写“她”神态的词句,并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味文中画线句的加点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糖传到王小亮手中,他为什么“惊喜极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小亮摸着舍不得吃的糖,为什么有“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惊喜”到“恐惧”的变化,表现了王小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王小亮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王小亮是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请你从文中举两个事例说明。(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完本文后,你最想对王小亮说什么?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表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初中课文中有不少表现亲情的文章,请任选其中一篇,就人物形象、或构思立意、或写作特点与本文作比较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每格1分)分(发)糖 埋(藏)糖 找(挖)糖

  18.(3分,意思对即给分)

  ①(词句)例:黯淡的眼神,射出热切的光;一阵昏眩;目光呆滞;惶然地摇摇头

  ②(心理)例:表现“她”盼儿子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她”未能看到儿子时的失望、惶惑和无可奈何

  19.(8分,每项各2分,意思对即给分)

  (1)①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②这是亲妈妈送来的糖

  (2)如果让“现在的妈妈”知道亲妈妈给他送糖,自己会挨爸爸的一阵痛打

  (3)对亲妈的爱与对“现在的妈妈”的惧

  20.(2分)过去的妈妈笑着……垂着头走了。

  21.(4分,每例2分,意思对即可)略

  22.(3分,表述准确、意思深刻的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23.(5分,开放题。分析比较3分,语言表达2分)

篇11: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要点

  痛苦的游戏

  罗小俊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位正在某个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的朋友提出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他发给每人一张纸片,请大家在上面写下五件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爱情、朋友等。最后他再三强调:大家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我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在自己的纸片上写下了:丈夫、女儿、快乐、满足感和父母。这时,这位朋友请大家考虑

  放弃其中的一个。我轻轻地划去了“满足感”。我的“满足感”,其实是“事业有成”的代名词。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碌碌无为是悲哀的。所以,尽管只是一个中学教员,我还是希望能从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来。然而,工作上的“满足感”,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就算工作上表现平平,我至少还拥有我的家人和快乐,他们于我何等重要……尽管这样宽慰自己,我心里隐隐约约地还是有些郁闷——毕竟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我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好玩的游戏。

  接下来,朋友请大家在剩下的四件中再放弃两件。我一下子懵了,放弃哪一个好像都是不可能的。我请求说:游戏可不可以就此结束了?朋友说:那哪行?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忍痛割爱吧。真的,我的心里好痛苦、好矛盾。划去“快乐”后,我以歉疚、负罪的心情划去了“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章,请千万千万要原谅女儿,毕竟你们不可避免地要先我们而去。

  然而这游戏还没有结束!朋友请大家在仅剩的两件中还要划去一件,保留最后一件。这真是太残忍了!我的丈夫和女儿,我怎么可能舍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的丈夫,我生命中最亲密的伴侣,在我迷惘时为我指点迷津,在我失意时为我排忧解难,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他!而我的九个月大的小女儿,集聚了我所有希望的小精灵,她傻乎乎的笑脸,她无所顾忌的大哭,都是那样深切地牵扯着我的心,我的生命中也不能没有她!如果要选择舍弃他们中的哪一个就让我先舍弃自己吧。

  游戏结束了。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现实意义,而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原来,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我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快乐心情,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尽管只是一个个假想的“放弃”,仍然让我感到痛苦和沉重。:

  一个游戏参加者喃喃自语:什么呀,真是个无聊的游戏!我看了他一眼,不,朋友!这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让我们更诚挚地去爱、去珍惜吧,在我们还拥有着的时候!

  5.用文中的短语填空。 (6分) ·

  (1)作者在纸片上写下的五件最珍贵的东西,可以分为“ ”、“ ”、“我的快乐心情”三类。

  (2)文中所述只是一次游戏,尽管只是假想的放弃,而作者却感到痛苦和沉重,这是因为她是“ ”对待的。

  6.作者划去“父母”时为什么感到歉疚、负罪? (5分)

  7.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8.游戏是痛苦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我所参加的最有意义的游戏”? (5分)

  5.(6分)(1)我的家人 我的事业 (顺序颠倒不扣分) (2)以认真的态度 (每空2分)

  6.(5分)因为她在选择中保留了丈夫和女儿,却舍弃了父母,这让她不安和难过,深深自责。

  (答出“剩下的三者中放弃了父母”的意思,即可得分)

  7.(4分)她对丈夫和女儿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 <意思对即可得分)

  尽(5分)因为这个游戏使作者明白:生命中的种种至爱在她心中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她的想像,对她来说是那么重要,是无法放弃、必须好好珍惜的。 (意思对即可得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