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电压 电阻
97.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 一节干电池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手机电池电压约3.7V。
98.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还有KV和mV。
99.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
(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 0~15V)。
100.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串=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并=U1=U2)
101.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102.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接法:必须“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上面是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基本是没有的,则滑动变阻器直接连接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连接一根导线,起不到变阻的作用。
连接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连接一根阻值最大的定值电阻丝,也起不到变阻的作用。
那么滑动变阻器连接上面的一个接线柱,再连接下面的一个接线柱,当移动滑片P时,就能够调节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了。这就是“滑动变阻器,接线柱"一上一下"
(3)作用: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篇2: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物理知识点:电压互感器接线图》,仅供参考!
电压互感器接线图
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用一台单相电压互感器来测量某一相对地电压或相间电压的接线方式
(2) 用两台单相互感器接成不完全星形,也称V—V接线,用来测量各相间电压,但不能测相对地电压,广泛应用在20K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
(3) 用三台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构成YN,yn,d0或YN,y,d0的接线形式,广泛应用于3~220KV系统中,其二次绕组用于测量相间电压和相对地电压,辅助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供接入交流电网绝缘监视仪表和继电器用。用一台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代替上述三个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构成的接线,除铁芯外,其形式与图3基本相同,一般只用于3~15KV系统。
(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线形式。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为了测量相对地电压,PT一次绕组必须接成星形接地的方式。在3~60KV电网中,通常采用三只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或者一只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形式。必须指出,不能用三相三柱式电压互感器做这种测量。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在互感器的三相中将有零序电流通过,产生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零序磁通。在三相三柱式互感器中,零序磁通只能通过磁阻很大的气隙和铁外壳形成闭合磁路,零序电流很大,使互感器绕组过热甚至损坏设备。而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中,零序磁通可通过两侧的铁芯构成回路,磁阻较小,所以零序电流值不大,对互感器不造成损害。
篇3: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一、电压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5.应该熟记的常见电压值:
6.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表达式:U=U1=U2=···=Un;
二、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MΩ=1000KΩ,1KΩ=100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 (3)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 4.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常见的变阻器可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5.滑动变阻器:
(1)构造:由线圈、瓷管、滑片、金属棒四部分组成。 (2)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5)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
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6.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优点:能够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缺点:不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3)读数方法:旋盘下面的“△”所对应的示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之和。
篇4: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物理知识点: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来改变路端电压》,仅供参考!
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来改变路端电压
[注意事项]
(1)3节干电池,最好选用电压值相等的新电池。
(2)因R=5欧,比示教伏特计0-10伏挡的内阻(20千欧)小得多,所以将伏特计接在5欧电阻两端,以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
(3)安培计的量程要与电阻、电压相配合。
[备注]
(1)演示用电阻也可以用R=50欧的电阻,如用J2354-1滑动变阻器(或J2354-2滑动变阻器),这时示教安培计量程要用0-100毫安挡,示教伏特计量程仍用0-10伏挡。
(2)本实验若不用伏特计,也可进行演示,以电池电压作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每节电池电压相等,串联在一起,所以电压之比等于电池个数之比。
篇5: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物理知识点:用伏特计测串联电路电压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用伏特计测串联电路电压的注意事项
(1)伏特计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且伏特计的“+”接线柱要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伏特计),不能接反。
(2)量程的选择可根据所用的电源电压值来决定,一般所选伏特计量程要略大于所测电压,以防烧坏电表。如本实验中,电源电压用6伏时,量程就选6伏。若伏特计的量程中无6伏挡,那就选量程比6伏大的一挡。例如,学生用的伏特计其量程有0~3伏挡和0~15伏挡,那就选15伏挡。一般示教电压表有0~10伏和0~25伏两挡,本实验中选0~10伏挡。
(3)本装置还可用于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把三次电压值记录下来,根据记录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4)每次实验在观察读数后,应即时将开关断开,以切断电源。到下次观察时,再接通电源。
篇6:中考物理:深入掌握电压核心概念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物理知识点: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路端电压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路端电压注意事项
(1)R′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使用,输出电压要从较小的值开始调节。本电路中R′的滑动片应从靠近右端处开始。每次演示完毕,应立即将开关断开。
(2)安培计的量程、伏特计的量程要选择得适当,即能与电阻R值、电源电压值相匹配,使通过电表的电流和电压都在电表的量程以内。
(3)为了简化计算,电压值最好取整数值。
【备注】
当采用上述电路进行实验时,电阻阻值也可以改用50欧,这时示教安培计的量程可用0-100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