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时间:2025-04-30

篇1: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知识点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常用单位:kW,且1 kW=103 W。能够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平时所说的功包含额外功和有用功,二者合称为总功。而在我们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常见考法

本部分内容是中考重点章节之一,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共12个。可以和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特别随着对浮力知识的要求降低,有关机械效率的综合题是力学压轴题的热点。对此,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和基本实验,侧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一般在7分左右;一是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理解吃透各个基本概念是学好本章的重要方法。

误区提醒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典型例题

题目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动滑轮总重为G1=1N,一同学用这个滑轮组将重为G2=3N的物体吊起h=0.5m高,不考虑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

(1)这个同学在绳端加的拉力F是多大?

(2)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4)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5)若把所提重物换成9N的物体,此滑轮组在吊起该重物过程中的机械效率又是多少?

答案

题目

答案

篇2: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 理: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篇3: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机械效率和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功率

  5.功率(P):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FS/t=Fv。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

  机械效率

  6.滑轮组里

  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W额外=G额·h

  总功:W总=F·S(F:人作用在绳端的力;S=n·h)

  7.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W总

  8.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摩擦。

  (2)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增加所提物重。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同一

  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

  (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让不同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篇4: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考点一: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J;F→N;s→m。(1焦=1N·m).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考点二:机械效率

  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

  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拉力F、物重G、物体升高的高度h、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重、物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减小动滑轮重、增加物重、减小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力。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不会

  考点三:功率

  7.功率(P):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计算公式:P=W/t,或P=F·V。单位:P→W;W→J;t→S。(1瓦=1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物体1S内做功1J。1千瓦=1000瓦)

  8.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篇5:中考物理: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应用

  (1)原 理:有用功/总功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同一滑轮组: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测量机械效率时为什么不能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机械效率会怎样?

  答: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绳子和滑轮之间没有摩擦力,拉力示数会变小,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偏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