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历史深度解析

时间:2025-01-07

篇1:南京中考历史深度解析

历史

考了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

名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副校长郭蜀宁

的中考历史试卷紧扣课程标准、教材和中考指导用书,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历史学科开卷考查的特征,设问灵活、富有情趣,立足时代,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科价值。

一、图文并茂,取材鲜活

试卷图文并茂、文字简洁、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可读性。通过地图、表格、照片、曲线图、美术作品等创设历史情境。如围绕南京乡土历史,着重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与南京相关的几件大事,让学生配制解说词,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历史的厚重感。如选择题第8题的老照片;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等等,都通过大量鲜活的文字、图片资料把历史置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立足主干,把握基础

试题着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如考查的知识点有:人文初祖、罗马帝国的扩张、改革开放、《权利法案》、俄国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等。如第23题对中外历史文献主干知识的考查,立足主干,注重初高中衔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三、立意深刻、内涵丰富

全卷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了时代和乡土气息,较好地反映了历史学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引领。如第31题把《清明上河图》与上海世博会相结合,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立意较高,既有时代感,又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篇2:南京中考历史深度解析

名师解读南京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郭蜀宁(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 南京三中文昌校区)

中考历史仍属于考查学科,采用开卷考查的形式,以满分60分计入总分。考查范围涉及七年级、八年级《中国历史》和九年级《世界历史》六本书;难度系数仍保持在0.8左右;主要题型仍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各占50%。中考历史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中考考点内容更加贴近课标,考查识记层次的考点约占70%,主要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2.体现人文。考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关注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3.强调规范。历史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对专有名词、重要的人名、地名、文件名等历史概念有特定的要求。

4.提升能力。中考涉及能力方面的考点约占30%,考查要求在理解层次(20%)和应用层次(10%)。主要涉及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以史鉴今的能力。

考生要关心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要关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特色,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结合起来,以凸显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篇3:南京中考历史深度解析

整体而言,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基于课标,体现特性;贴近学情,强化指导,是《南京市 指导书·历史》(以下简称《指导书》)的编写宗旨和基本特点。

第一,以稳为主,稳中有进。与往年相比,《指导书》整体结构及涉及的中考相关参数保持稳定。同时,基于课标,微调了“考查内容及能级要求”,包括“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改为“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等5处表述方式的调整,以及1处考点的删减。依据中考评价的相关要求与发展趋势,更新了“题型比例及题型样例”,微调了“教学建议与应考提示”,更新了“考前检测及样卷训练”。

第二,基于课标,体现特性。《指导书》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贯彻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中考评价的指导意见,体现初中历史课程的特性与功能、目标与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初中历史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势。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尊重初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关注历史常识的普及、学科素养的养成和独特育人功能的渗透,促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适度发挥考查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第三,贴近学情,强化指导。《指导书》按照南京市中考方案,考虑本市本届 教育教学的实际与发展需要,明确了评价的各项指标与操作要求。以“注重基础、关注素养、严格标准、稳中有进”为命题原则;题型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仍采用与思想品德合卷、开卷笔试形式。通过“教学建议及应考提示”栏目内容,提出了届初三历史教学与学习的基本思路,以及训练与考试的基本规范;通过“题型比例及题型样例”“考前检测及样卷训练”栏目内容,诠释了本市中考评价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提供了必要的中考复习训练资源,强化了对教与学的引领和指导。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