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时间:2025-03-03

篇1: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资源概况

  第六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七节 中国的水资源

  第八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 业

  第二节 工 业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x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篇2: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形的特征(P24-29):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活动P26-271、2、3;P29-301、3)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篇3: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1、自然资源包括:

土地、矿产、森林、水、水能等

2、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水、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森林、土地

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等

二、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1、人口增长与资源总量的矛盾

面积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3

耕地世界第4位人均为世界的1/3

径流量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4

森林面积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5

矿产资源总值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2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的矛盾

石油经济

资源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

三、资源利用的不合理问题

1、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资源利用率低

石油资源的浪费

2、资源的二次利用率较低

中水的利用

3、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篇4: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

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北方以煤、铁、石油等矿产为主,而南方则以有色金属矿产为主。我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

⑴、主要油田:

黑龙江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山东省

山东和河南之间

新疆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⑵、主要煤矿:

黑龙江省

河北省

辽宁省

山西省

安徽省

河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内蒙古

鸡西、

鹤岗

开滦

鞍山、本溪

大同、阳

泉、西山

淮北、

淮南

平顶山

六盘水

攀枝花

霍林河

⑶、主要铁矿:

辽宁省

河北省

内蒙古

湖北省

安徽省

四川省

海南省

鞍山、本溪

迁安

白云鄂博

大冶

马鞍山

攀枝花

石碌

注: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三个省的铁矿最大。

⑷、有色金属分布:

内蒙古白云鄂博

稀土

湖南锡矿山

甘肃金昌

湖南水口山

铅、锌

山东招远

贵州铜仁

江西德兴

广西苹果

江西大余

云南个旧

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篇5: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精品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 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 分布不均匀;

⑷ 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篇初二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篇6: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上午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汇报。他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不能走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老路。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课题是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完成的。有28名院士和270余名专家参加了研究。工程院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研究成果汇报。

温家宝充分肯定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各方面专家表示感谢。他说,中央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把这一问题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来抓。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成果,对于认清中国矿产资源供求形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思路,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很有意义。

温家宝指出,解决中国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问题,必须通过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科技创新改善资源利用,通过国际市场调剂资源余缺。实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一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高消耗项目,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工艺,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矿山回采率,保护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好二次资源。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二要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大力推进矿山生产基地现代化建设。加快矿业体制和国有矿山企业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矿业。努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积极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平等合作,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三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管理职能要切实到位,依靠价格杠杆调整资源供求,依法管理矿产资源和矿业,充分调动各方面对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温家宝强调,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既是关系长远的工作,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把这个重点课题研究好、谋划好。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国务委员华建敏、陈至立出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完)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地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7: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自然资源概况,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篇8:探索自然资源与地理知识

1、自然资源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界并且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等。

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短时间里不能更新和再生的资源,如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人类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促进更新,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寻找新的替代品等。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a、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更加短缺;b、破坏和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因而应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6、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25日--全国土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