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一、选择题
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A.12.95亿 B.11.95亿
C.10.95亿 D.13.95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
A.豫、鲁、川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青海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6.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A.人口的年平均增长数
B.单位面积土地居住的人口数
C.平均每人占有的面积数
D.每平方米的人口数
7.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C.我国城乡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D.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8.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目前,我国人口每年仍净增加1400万左右,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批人口迁入 B.死亡率低 C.人口基数大 D.出生率较高
10.关于我国的人口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东南多,西北少 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二、读图综合题
11、27.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从图中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从的约亿吨,增长到的约为
亿吨,而人均粮食产量从的约千克增长到的千克,人均粮食产量增产较,其原因是。
(2)我国必须贯彻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发展相适应。
1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11分)
(1)从图上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人口增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上升。
(3)人是生产者,又是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的发展和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提高人口。具体要求是:、晚育、少生、。
答案
1、A2、C3、A4、B5、B6、B7、D8、D9、C10、D
11、(1)14.380人口多,人均少(2)经济
12、(1)较高缓慢(2)直线(3)消费经济资源、环境计划生育数量素质晚婚优生
篇2: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一、东亚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篇3: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⑥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
⑦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⑧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⑨四大洋中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⑩被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七大洲中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分布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篇4: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人口与人种,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总数: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
(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城市的物资生活条件较乡村好、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5、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和美国。
(3)三大人种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人种政策: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篇5: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中国的疆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 伟大的祖国(位置)
1、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 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 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1、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 众多的邻国
1、 陆界线:2万多千米
2、 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3、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篇6:中考地理核心知识点精讲精练
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的内容: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1)阴晴: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晴天。
(2)风: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的强弱叫风力。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3)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4)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
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
另一因素是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