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9/1734570443_771.jpg)
篇1:初二年级历史月考模拟试题
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学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期之中得到一个成绩的跨越?这一定是家长和学生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接下来请阅读第一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30分)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4、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5、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x疆的(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6.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8、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3、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4、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5、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 B、 C、 D、
二、 阅读下列材料(30分):
1.从到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次?(8分)
(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8分)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3.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第一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篇2:初二年级历史月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董必武D.李达
6.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 政大学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
7.,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C.冯玉祥D.周恩来
8.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
C.大资本家D.大地主阶级
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B.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D.广东、广西
10.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 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 据地
12. 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 (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5、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
1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
19、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20、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 )
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二、非选择题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 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 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4、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上学期初二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考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篇3:初二年级历史月考模拟试题
太原师院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月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这个答案填在下面答题栏内对应的题号下面,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题 号 16 17 18 19 20
答 案
1、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烈火烧身时,严守潜伏纪律,一动不动,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董存瑞 B、刘胡兰
C、邱少云 D、黄继光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A、大庆油田 B、武汉长江大桥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第一汽车制造厂
4、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是( )
A、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B、高指标 C、瞎指挥 D、浮夸风
6、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
7、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 )
A、工矿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
8、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A.东北工业基地B.沿海工业基地 C.华北工业基地D.西北工业基地
9、从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 )
A 、废除旧的剥削制度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10、想像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与房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主要依据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在林彪、江青等人诬陷下,刘少奇被开除出党的罪名是( )
A、选择派 B、保皇派
C、二月逆流 D、叛徒、内奸、工贼
15、土改后的农民同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民的不同之处是( )
A.不受封建剥削 B.组织互助合作
C.自由选择农业作物D.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C.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17、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侵略军叫()
A.联合国军B.美英联军
C.联合国维和部队 D.多国部队
18、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土地改革
C.西藏解放D.抗美援朝
19、某同学在画报上看到右图及其配文铁人王进喜,一个朝气蓬勃时代的象征,你知道这个时代是指()
A.抗美援朝时期 B.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B.四五运动
C.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二. 主观部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新中国成立后,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5)建国初,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 》。
(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10分)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它们分别是谁?(3分)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进行简评(注: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20字)。(2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写出它们出现于新中国建立后哪一时期。(1分)
图四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4分)
23、简答题(8分):我国宪法的公布,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获得了伟大胜利的一个成果。但是这并不是说,宪法公布以后,宪法所规定的任何条文就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起来。不是的。宪法一方面总结了我们过去的奋斗,另一方面给了我们目前的奋斗以根本的法律基础。它在我们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问题上,规定了什么样的事是合法的,或者是法定必须执行的,又规定了什么样的事是非法的,必须禁止的。
刘少奇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什么会议上通过颁布的?(2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③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是全国人民长期奋斗并获得胜利的一个成果?(4分)
24、材料分析题(一)(16分)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如右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是什么?(6分)
(2)上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4分)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4分)
25、材料分析题(二)(14分)
材料一:8月前后,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卫星令人眼花缭
乱地腾空而起。
下面这几则的新闻报道颇能体现当时中国农村的时代风采。
新华社7月31日讯:湖北长风农业社早稻亩产15,361斤。
新华社8月9日讯:安徽高丰社试验田开放大红花,早稻亩产16,260斤。
新华社8月12日讯:湖北麻城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56斤。
材料二: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记者康濯的文章《徐水人民公社颂》,文中的四个小标题如下:一亩山药一百二十万斤、一棵白菜五百斤、小麦亩产十二万斤、皮棉亩产五千斤。文章的结尾是极热情的:唱不尽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颂不完人民公社的灿烂前程。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期间,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
吴思的《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
材料三:(如下图)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②材料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关于我国粮食产量的报道是真实的吗?这种现象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5分)
③结合材料三,想一想,这两幅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分)
④材料中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是指什么?徐水人民公社把社员们带向了这个仙境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历史答案
一、CCACA CAADB BCBDB DACCC
二、21、(1)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西藏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抗美援朝
(4)新中国成立后,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共同纲领 》。
(5)建国初,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中共八大 。
22、(1)邓稼先两弹元勋焦裕禄党的好干部,王进喜铁人,大庆油田;(2)一五计划;(3)党的领导政策;全国人民的努力
23、第一届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宪法是我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它巩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以及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胜利成果,为今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指明了方向。
24、(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土改,抗美
25、、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⑵不真实;(1分)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4分)
⑶原因:总路线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5分)
(4)共产主义社会;没有;(2分)启示: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是求是的原则;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的、艰巨而曲折的,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