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首考

时间:2025-04-04

篇1:七年级历史首考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考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考试题

一、选择题(答案填在表格里,每题4分,共80分)

1.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工协作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证明北京人是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 )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C.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

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 )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

5、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6.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7.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 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 )

A.纺织业 B.制陶业

C.冶铁业 D.青铜制造业

9.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10.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1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2、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 )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13、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14.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6、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

A.哥白尼 B.孔子 C.拉伯雷 D.屈原

17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 )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诸葛亮

18、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C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课程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9、在一次治理黄河之后,有800余年时间黄河没有改道,主持这次黄河治理工程的是( )

A汉武帝 B杜诗 C光武帝 D王景

20、杜诗发明水排,其主要用途是 ( )

A 灌溉 B 耕地 C 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D 利用水力生产丝绸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1分)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1分)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1分)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3分)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8分)

3、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2分)

4、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D 7.A 8.D 9.B 10。D 11。A

12。B 13。D 14。C 15。B 16。D 17。C 18。D 19。D 20。C

23.1、启;2、世袭制;3、夏朝;4、奴隶社会,夏、商、周

24.

1、商鞅,秦国,法家;

2、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并奖励耕战;军事上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

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篇2:七年级历史首考

中西方对史学的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的“史学”概念亦从对“史”的认识发展而来,或者说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8.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9.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0.距今约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11.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2.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5.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6.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17.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 尧 B. 舜 C. 鲧 D.禹

18.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9.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

20.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二、填空题:(每空2分,24分)

1、北京人距今71万— 年, 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2、我国是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约 年前。

3、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 。

4、大约公元前,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定都 ,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三、简答题:(共34分)

1、概述北京人的特征。(说出3~4点即可得满分,共10分)

2、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亡国之君、建立时间、都城。(每个知识点2分,共2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七年级历史首考

篇3:七年级历史首考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七年级 历史。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七年级 历史

一、 填空题(20分 每空0.5分)

1.元谋人生活在今天的云南省( )县,距今约( )年,他们已经学会( )和( )。

2.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作物是 ( ),住在 ( ) 的房子里,会制造色彩鲜艳的( )。

3.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 ( )一战中大败蚩尤,之后两部落联盟经( )。

4.黄帝之后过了很久,( ) 、( ) 、( )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

5.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 ,约公元前 ( )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 )灭夏。

6.青铜器开始出现在( ) ,种类逐渐增多是在( )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7.( ) 、( ) 、( ) 和 ( )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

8.春秋时公元前( )至前( )年,因鲁国编年史《 》而得名。

9.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 ,他任用( )为相,以( ) 为号召,登上霸主地位。

10.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加频繁,其中著名的战役有( ) 、( ) 等, 另外,发生在公元前2的 ( ) 和 ( )之间的长平之战,使( )再也无力抵御( )的进攻。

二、选择题

1.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是 (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希腊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使用火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做熟食

3.如果让你拍摄北京人生活的电视剧,你会在电视剧中展现的场景有( )

(1)北京人使用或烧烤食物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3)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 (4)北京人种植栗

A.(1)(2)(3) B.(2)(3)(4) C.(1)(2) D.(2)(4)

4.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的先民们很早就已经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这里的先民指的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5.在半坡原始农耕村落中,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A.人们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B.人们在收获栗

C.人们在水田里种植水稻 D.人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6.海外华人自豪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原因是( )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他们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 炎帝和黄帝战胜了蚩尤 D.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7.下列人物既做过部落联盟首领又做过国王的是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8.《礼记》记载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了(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州建立时期

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之 B.实行分封制 C.确定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10.夏朝的统治中心在( )

A.北京周口店地区 B.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C.长江流域 D.河南西部和陕西南部一带

11.将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 )

A.启 B.汤 C.盘庚 D.粲

12.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役时( )

A.阪泉之战 B.打败有扈氏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13.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已经齐备的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夏商 D.商周

14.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古巴比伦 D.埃及

15.下列战役发生在春秋争霸时期的是(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物产丰富 C.疆域辽阔 D.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17.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宋国

18.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

A.用磨制的是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的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19.史书记载,有一水利工程的兴修,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修筑在( )

A.长江中游 B.钱塘江中游 C.珠江中游 D.岷江中游

20.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商鞅变法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那项措施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A.承认土地私有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三、问答题

1.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

(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那一原始居民的住房?

(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历史上叫什么?

(3)贤与能具体指什么品质?

(4)你所知道的历史人物中那些是通过此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是和夏粲一样的暴君,用严刑酷发镇压人民。

材料二 周武王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命周公旦辅佐,负责政务,国家日益强盛。

材料三 周武王出动四万五千名士兵,会合各部落和小国的支援部队,向着商朝的都城进发在牧野,两军都摆开了阵势,周军呐喊着勇猛的向商军冲杀过去,商军不但不抵抗,反而在阵前起义,掉转戈头,

和周军一起杀向纣王。商纣自焚,商朝灭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那些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4.在评价诸侯争霸战争时,发生了不同观点:

(1)诸侯争霸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进步的战争。

(2)诸侯争霸导致连年战争,人民受难,社会生产破坏,没有任何的正义性和进步性。

请你谈一谈,他们哪一个说得有理?

5.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有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有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众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型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