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9/1734570448_195.jpg)
篇1:七年级历史学习:江南开发的深入探讨
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填空题
1. 曹丕死后,大臣 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最先灭掉了 国。2,他的孙子 建立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掉 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但是此后发生的 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 重建晋朝,定都 ,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 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王是 ,他任用汉族人 为相 。3,在 东晋大败前秦。4,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 ,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 称为 。
3.从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4.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是 ,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东晋时改名为 。
二、选择题
1. 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 的是( )
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
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 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3、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 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4、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两晋,大量 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长期战乱 B、北方人口太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5. 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赤壁之战 ②刘备称帝 ③西晋建立 ④孙权称王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 ②③
6.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羯族
7.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苻坚轻敌 B军心不齐 C骄傲自大 D指挥不当
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好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9.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被哪一个政权最 后结束的?( )
A、魏B、吴C、西晋 D、蜀
10.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匈奴B氐、 C、羯D、鲜卑
11.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一次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2.三国时的建业、东晋时的建康,也就是今天的( )
A南京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篇2:七年级历史学习:江南开发的深入探讨
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问题:你的历史怎么那么好啊?教教我诀窍吧?其实学习历史没有什么窍门。只要你多练习总会有收获的,希望小编的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检测题,能够帮助到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
A.魏、蜀、吴 B.吴、蜀、魏C.蜀、吴、魏 D.蜀、魏、吴
2.西晋是个短命王朝,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腐朽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③各族人民掀起反晋斗争④统治不过40余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这是说的哪一事件的严重后果()
A.七王之乱B.八王之乱C.候景之乱D.五胡内迁
4.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 B.西晋末年C.东晋 D.南朝
5.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的原因是 ()
A.南方地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B.江南地区落后
C.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
D.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6.下列政权中哪一个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A.蜀汉B.曹魏C.西晋D.前秦
7.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A.背水一战 B.草木皆兵 C.闻鸡起舞 D.投笔从戎
8.影响淝水之战战局的关键因素是()
A.苻坚骄傲 B.战术运用C.后勤保障 D.人心向背
9.以下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平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官渡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10.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国各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更大范围的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东汉末年以来,人口南迁给江南经济带来了()
①大量的劳动力 ②先进的生产工具 ③先进的生产经验 ④优越的自然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④小麦的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D.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14.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15.自东汉末年起,伴随着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 ()
A.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
B.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开始转移
C.南北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对外贸易开始起步,与欧洲开始贸易往来
二、材料分析题
16.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冀教版教材P110)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17.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摘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三、问答题
18.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的意义?为什么?
由小编提供给大家的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检测题,就到这里了。小编提醒大家,只要功夫到了总会有收获呢,赶紧行动吧!愿您学习愉快!
篇3:七年级历史学习:江南开发的深入探讨
一、选择题: 1,西晋的第一个皇帝是 (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2.三国中最先被灭亡的是 ( ) A.吴国 B.蜀国 C.魏国 D.西晋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人 B.氐族人 C.乌孙人 D.大月氏人 4.东晋的建立者是 (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5.东晋的都城是 (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6.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7.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东晋和西晋 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 D.南朝和前秦 8.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 ①揭竿而起 ②风声鹤唳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⑤斩木为兵 ⑥纸上谈兵 ⑦问鼎中原 ⑧退避三舍 ⑨投鞭断流 A.①⑦⑧B.②④⑨C.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⑧ 9.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南朝从4开始 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 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西晋后期以后,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指 ( ) A南方人迁到北方 B北方人迁到江南 C西部地区的人迁到沿海 D沿海地区的人迁到西部 12.以下四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东晋和前秦的时 ( ) A巨鹿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是在 ( ) A三国时期 B两晋南北朝时期 C东汉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1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 )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西部地区的开发 C三国鼎立的确立D江南地区的开发 15.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 ) A用木炭作燃料冶铁 B用水排鼓风 C用煤作燃料 D灌钢法的采用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