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选练习题

时间:2025-04-02

篇1: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选练习题

想要学好历史,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初三历史下册第四单元试题,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

甲午()年4月8日清明,来自两岸及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齐聚桥山,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 ( )

A.禹 B.舜 C.尧 D.黄帝

李明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大家猜猜我姓啥? ( )

A.夏 B.宋 C.唐 D.秦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始于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宣政院的设置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西域都护的设置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书圣诗圣分别是指 ( )

A.王羲之、李白 B.王羲之、杜甫 C.顾恺之、白居易 D.吴道子、杜甫

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

A. 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张骞通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7.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所设立的机构是 ( )

A.都护府 B.宣政院 C.军机处 D.市舶司

8.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抗击沙俄侵略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册封达赖班禅

9.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此条约是 (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0.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 )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2.是伟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了纪念小平,同学们整理了小平事迹,其中不是小 平事迹的 ( )

A.指挥淮海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 D.南巡讲话

13.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中唱到: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 前嫌共对敌。其中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指的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国共合作抗日 D.重庆谈判

1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与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人均数量63212228289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五四运动

16.5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

①两岸经济往来密切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 ( )

A.国防现代化 B.新中国外交 C.祖国统一大业 D.两岸交流

18.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的岛国是指 ( )

A.荷兰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19.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

20.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下哪场改革是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 (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戊戌变法 C.大化改新 D.罗斯福新政

21.诺里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下列哪一图中标注 ( )

22.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同年拉美人民也从 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 )

A.法国 B.美国 C.西班牙 D.英国

23. 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列宁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B.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

C.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是正确的

24.小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B.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D.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

25.小明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 )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二.材料题(26题10分,27题7分,28题8分)

26.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10分)

【思想篇】

图一 但丁 图二 伏尔泰 图三 马克思

⑴识图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政治篇】

图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改革篇】

材料一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 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⑶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⑷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 9世纪中期的那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2分)

27. 二战影响深远,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全面崩溃,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各国或浓或淡,立足国情,纷纷演绎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

【格局篇】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苏成为两大强国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形成了战后两极的国际格局。

(1)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分)

【政治篇】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2)8月15日,印度即将迎来独立65周年纪念日。根据所学回答,前英国是怎样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1分)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的标志性事件?(1分)

【经济篇】

材料三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材料三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早在我国唐朝对外交往中就有典型事例,请举一例说明。(1分)

(5)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积极参与的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积极参与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1分)

(6)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如何应对,请你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8. 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当前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堪称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典范。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出访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下面请你参与有关俄国历史及中俄关系的相关探究活动,回答相关问题:(8分)

(1)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1分)

(2)近代史上俄国参与的侵华战争有哪些?(举一例)(1分)

(3)成为俄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的是什么事件?(1分)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什么事件?(1分)

(5)苏联意外陨落 是指何事? (1分)该事件产生的影响?(1分)

(6)时至今日,中俄两国共同加入的国际组织有?(举一例)(1分)

(7)今天,中俄两国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分)

答 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DDDBBDDDDCCCC

14151617181822232425

DBDCDDDBBCBA

二、材料解析题

26.(10分)

(1)文艺复兴(1分) 思想启蒙(1分)

马克思主义诞生或《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分)

(2)郡县制(1分) 君主立宪制(1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说汉语、穿汉衣、改汉姓、与汉联姻(2分)

(4)明治维新(1分) 社会生活方面,向欧美学习(1分)

27. (7分)

(1)华约组织的成立(1分)

(2)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1分)

(3)纳米比亚的独立(1分)

(4)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1分)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分)

(6)建议: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经济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管理经验与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问答题

28. (8分)

(1)《尼布楚条约》(1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或八国联军侵华(1分)

(2)俄国改革(1分)

(3)十月革命(1分)

(4)苏联解体。(1分)两极格局的结束,苏联模式的失败。(1分)

(5)WTO、APEC、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任意一个即可)(1分)

(6)有利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

这篇-初三历史下册第四单元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2: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选练习题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B.C.D.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产量) 印度(产量) 美国(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x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x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5.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初三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篇3: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精选练习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第二单元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历史,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B、全国掀起了“大串联”的高潮 C、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二月冷子逆流”

2、下列事件不属于9的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毛泽东逝世 D、粉碎“四人帮”

3、,周恩来、邓小平一起主持的整顿、恢复工作的实质是( )

A、整顿全国的治安秩序 B、恢复全国的法制建设 C、发展国民经济 D、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5、导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经验 B、党内“左”的错误思想的发展 C、一些阴谋家、野心家的挑动 D、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