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时间:2025-03-19

篇1: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学过的必须再应用才能记住,要不就会忘记,所以小编编辑了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供大家去应用学过的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诗中的秦王指的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嬴政 D.秦二世

2.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3.下列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4.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有()

①丞相②郡守③太尉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5.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6.秦始皇下令焚书,其实质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

C.传统文化妨碍了秦始皇巩固统一国家的政权

D.秦朝的刑法非常残酷

7.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暗指()

A.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B.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C.秦朝刑法残酷,社会动荡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8.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无关的是()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9.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货币国家统一铸造 B.盐铁国家垄断经营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休养生息

1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民族和解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边疆地区

11.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

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C.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D.节省了政府开支

12.对一个生活在秦朝的人来说,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A.去甘肃修长城B.将2/3的收获上缴国家?

C.到太学学习儒家经典?D.若犯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突出的积极作用应当是()

A.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思想中的正统地位

B.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C.巩固了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14.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B.推行郡县制

C.发动大规模战争D.修筑长城

15.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是()

A.匈奴放弃南下骚扰 B.昭君出塞

C.西汉政府无力与匈奴作战 D.西汉奉行平等的民族政策

16.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这句话描写的是()

A.霍去病B.卫青C.张骞D.蒙恬

17.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开通丝绸之路 B.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开拓新的疆土 D.彻底打败匈奴

1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A.没有实现其主观目的

B.完成了其既定任务

C.途中被匈奴扣留,没有到达西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19.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A.咸阳 B.长安 C.杭州 D.苏州

20.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用于灌溉又能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三国 D.唐朝

21.近有学者评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反映汉武帝什么功绩?()

A.北伐匈奴安定边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封国势力 D.强化监察制度

22.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蔡伦 B.华佗C.祖冲之 D.张仲景

23.在中国历史上有儒、佛、道三教共存之说,这种局面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

A.秦朝 B.西汉C.东汉 D.西晋

2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5.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A.搜罗天下奇闻 B.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

C.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传名后世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二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于何时?

(2)戍卒叫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二中的口号?

(3)导致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4)材料二的事件失败以后,还有谁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斗争?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28.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昭君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塞和亲的?

(2)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

(3)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

(4)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5)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三、问答题

29.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材料中的汉武指的是汉武帝,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地加以回答。

30.汉初和亲和汉元帝时的和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能把历史学好,学精。

篇2: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初一历史试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40分) 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秦统一全国 的时间是()

A.公元前4B.公元前2

C. 公元前2D.公元前2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县令

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

4.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 字是()

A.隶书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5.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6.右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

A.水上运输B.引水灌溉C.排水防涝D.鼓风冶铁

7.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班超经营西域B.张骞出使西 域

C.甘英出使大秦D.大秦遣使来汉

8.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开创了四诊法 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9.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工具是()

A.水排B.耧车C.翻车D.筒车

10.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西走廊 ②安息 ③今新疆境内 ④大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www.x kb 1.c om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12.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

1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D.皇帝

14.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A.秦始皇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15.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九章算术》B.地动仪C.造纸术D.《伤寒杂病论》

16 .规定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到处罚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新 课 标第 一 网

17.下列表述 中,不正确的句子是()

A.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

B.汉朝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坊

C.汉代的一些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D.汉朝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两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18.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19. 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孔子B.王充C.张衡D.董仲舒

20.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

①善于用人 ②有关中作为后方 ③约法三章 ④军力强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配伍填空(12分)

A.《论衡》 刘秀()

B.《史记》 张衡()

C. 麻沸散 秦始皇()

D.地动仪 王 充()

E.焚书坑儒 华佗()

F.光武中兴 司马迁()

三、识图辨析(10分)

在下列图中,找出属于秦汉时代的物品,并将朝代名称填入括号中

A.长信宫灯()B.耧车()

C.人面网纹盆() D.兵马俑()新课 标第一 网

E.四羊方尊() F.阳陵铜虎符()

四、想一想(12分)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几句诗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作者对此事件持何态度?为什么?

五、学史有方(12分)x k b 1. c o m

秦汉时期有许多成语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吗?

第三单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234567 8910

CADDADBDBC

1112131415161718120

CDCDC DBBD A

二、配伍填空

F、D、E、A、 C、B

三、识图辨析

A.(西汉) B.(西汉) D.(秦朝) F.(秦朝)

四、想一想ww w.xk b1.com

这首诗反映的是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作者对这一事件持赞许的态度。昭君出塞增进了匈奴与汉族的友好与团结,促进和加强了匈奴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自此以后,汉匈关系密切,互市兴旺,往来增多,友好相处了四十年。

五、学史有方

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胯下之辱;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约法三章;萧规曹随;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飞扬跋扈

篇3: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篇3: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2.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3.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4.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5.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汉武帝

D.甘英

6.有关西域的范围,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天山南麓

B.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C.今天葱岭以西

D.今天敦煌以西的新疆地区即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

7.有关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班超经营西域后设立

B.管理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

C.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

D.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新人教版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4: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篇4: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好各门课知识,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上学期初一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试题,希望对大家以后在学习方面的学习上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入下表中)

1、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生活时期大约所在的位置时间隧道(距今约)( )

170万年 50万年 10万年 2万年 公元元年

A(1) B(2) C(3) D(4)

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神农氏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3、从商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4、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朝时期(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5、图1是战 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它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郑国渠

6、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事件是( )

A青铜器的出现和使用 B铁器的出现和利用

C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船舶的使用

7、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 )

A金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8、三人行,必有我师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它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金刚经》

9、皇帝朕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呼开始于( )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高祖 D唐太宗

10、秦朝时万里长城的东西两端是( )

A辽东、临洮 B山海关、嘉峪关 C山海关、临洮 D辽东、嘉峪关

1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秦灭六国,引起人民不满

C秦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的暴政

12、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13、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士英勇善战 B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

C和亲政策持续几十年,匈奴失去斗志 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14、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 )

A昭君出塞 B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C张骞出使西域 D西域都护的设立

15、以下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的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道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

A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孙权

17、善于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看,他主要向哪个民族学习( )

A鲜卑族 B汉族 C匈奴族 D氐族

18、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历史家是( )

A刘歆 B刘徽 C张衡 D祖冲之

19、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名著《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司马迁 C郦道元 D张仲景

20、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

2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

错误: 订正:

2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

错误: 订正:

23、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上中下的顺序排列,东边的是秦国。

错误: 订正:

24、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

错误: 订正:

25、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指云冈石窟。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共6分)

26、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的历史节目,小敏很喜欢看,时不时在课后品起三国。小敏说,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统一了国家,奠定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四、材料题(每题11分,共2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表明他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2分)

(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3分)

28、阅读以下材料:(11分)

材料一:我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材料三: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请加以说明。(3分)

(2)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2分)

(3)我国历史上最符合化腐朽为神奇一词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哪项?(2分)为什么说 它化腐朽为神奇?(2分)

(4)我国的造纸术有何世界意义?(2分)

五、综合题(每题11分,共22分)

29、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课文,补充完成下表(4分)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 治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三公;( )

经 济统一货币;( )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 )

军 事北击匈奴,(兴修灵渠,拓展南疆

(2)根据上述表中的内容,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秦始皇。(2分)

(3)有人说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你用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1分)

(4)秦始皇与汉武帝比较,你认为哪个更了不起,为什么?(4分,只答对两点即可,允许有不同见解)

3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2分)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分)

(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5分)

(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上学期初一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试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5: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篇5: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B公元前2C公元前2D公元前2

二.论从史出

4.公元前2,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位小队长是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答案

一、1.A 2.B 3.B

二、(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吴广。

(3)会。

(4)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