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时间:2025-03-24

篇1: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答题卡

1.6月26日是联合国人会设立的世界禁烟日。与之相关联的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

领导者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 左宗棠 D.康有为

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人的列强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3.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诗句赞扬的是左宗棠收复

A.新疆 B.库页岛 C.香港 D.台湾

4.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

A.李秀成的光辉形象 B.邓世吕的光辉形象

C.关天培的光辉形象 D.金兆龙的光辉形象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

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6.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7.下面关丁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完成了三民主义的任务

8.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良

C.反帝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9.张艳同学是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你知道青年节是为

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南吕起义

10.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它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1.右图是老红军黄镇在长征路上所绘漫画,它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飞夺泸定桥

B.翻越大雪山

C.强渡大渡河

D.越过大草地

12.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

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

野蛮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工农红军改编为

A.抗日游击队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红十字会

14.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北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是因为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人决战的胜利 D.渡江战役获胜,解放了南京

15.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修筑最长、时速最高的武广高速铁路通车,1068.6公里三

小时到达,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回顾历史,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

铁路干线是

A.滇越铁路 B.京张铁路 C.淞沪铁路 D.唐胥铁路

二、非选择题(55分)

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出自三个条约,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3分)

材料一条约:《 材料二条约:《

材料三条约:《 》。

(2)分析比较上述三个条约的内容,选用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条款,证明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9分)

(3)根据材料回答上述问题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3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各起了怎

样的作用?(9分)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6分)

18.(14分)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纪念日,小芟拟设计一套(3枚)邮票纪念党的生日,请你帮他确定篇目、设计邮票名称并写出选择该名称的理由。

要求:①根据篇目设定3枚邮票名称,篇目可以定为人物篇、会议篇、事件篇等。

②选择典型人物或历史事件作为邮票名称。

③选择理由应从历史角度进行阐述。

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纪念邮票(______________篇)(1分)

(1)邮票1名称: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邮票2名称: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邮票3名称: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回答完问题后,在你思想上产生了哪些想法?请写出一点来让大家共享。(1分)

19.(11分)欣赏中国近代两幅火花图片:

注:图片一两边文字为口吞宇宙,足踏环球,中间图案为公鸡口衔红、黄、蓝、白、

黑五色旗帜;图片二上端文字为振兴国货挽回利权,中间文字为亚光。

(1)透过两幅火花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6分)

(2)两幅火花图案表现了当时近代中国的什么民族精神?(3分)

(3)欣赏两幅火花图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2分)

篇2: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2.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王进喜、黄继光 B.黄继光、董存瑞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董存瑞

3.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4.,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创建于清康熙八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7.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可能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土改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8.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红旗”牌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10.你知道“大字报”、“大串联”、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荒谬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11.右图是文化大革命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它揭开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是

A.关于特区姓“社”姓“资”问题的讨论

B.关于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争论

C.关于改革胆子“大”与“小”的争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13.“大包于、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部是自己的。”

以下关于“大包干”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农村土地不再是集体所有 B.农民不再向国家承担义务

C.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重新退回到过去的自然经济状态

14.票证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它产生在共和国的初创时期,它退出历史舞台是在

A.过渡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文革”时期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15.“,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中,“老人”指___________;“画了一个圈”指____________。

A.毛泽东;解放台湾 B.毛泽东;设立海南省

C.邓小平;设立经济特 D.邓小平;南方谈话

16.我国在20世纪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A.山东半岛开放N B.珠江三角洲

C.上海浦东新g. D.广东沿海开放区

17.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8.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国总统访问过新中国。其中,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是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 D.尼克松

19.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陈毅元帅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20.右图是反映20世纪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运》剧照,

从一个人的奥运到中国奥运,说明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③旧中国贫穷落后 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

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3.从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24.20世纪代以米,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海基会”、“海协会”进行商谈和对话,推动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沿海开放城市。

26.为了贯彻“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回归后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经济特区。

27。,神舟六号的发射,把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

28.20世纪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九年义务教育。

29.右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20世纪代.

30.,我国把新能源技术列入《863计划纲要》的第八大领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 ▲ 年和 ▲ 年。

3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0月一举粉碎 ▲ 反革命集团;,中共中央为 ▲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3.我国在广东的深圳、 ▲ 、汕头和福建的 ▲ 建立起经济特区。

34.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 ▲ 的理论。邓小平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5.,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 ▲ ”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36.以培育“东方魔稻”而著称,并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7.看图回答下面问题:(1 6分)

图三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 今天的深圳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示漫画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其主要错误是什么?

(2分)

(2)图三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变革?(2分)这次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

成功的地方是哪里?(2分)影响如何?(2分)

(3)图四中的深圳从昔日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它在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何作用?(2分)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38.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2分)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线,请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2分)

(3)第三步:三大改造,这一事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

(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2分)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

(5)我们将分享到更多改革的盛宴和发展的成果,请你列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答出一点即可,2分)

39.读图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

(1)图一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2分)

(3)图三中“乔”因何事而笑?(1分)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

(4)图四中“APEC”“WTO”分别指什么组织?(2分)中国加入这些国际组织说明了什么?(2分)

(5)以上四幅图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分)

篇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一、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彭德怀说:西文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候是一去不复返了。

请回答: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鲜的目的(原因)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至少例举两位。

3、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多少年?这场战争有何意义?

4、中国人民志愿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你觉得他们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5、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你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

二、材料:

(1)材料一图一中的农民在看宣传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图二中农民拔除地方立的界碑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2)图二中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答: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土 地改革

③底,土改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2、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三、材料: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和挫折。

请回答:1、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中的哪次失误?

2、这两个事件有何特征。

3、从这两个事件中你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或启示)

四、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们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们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荡起滚滚春潮

请回答:1、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指谁?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3、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四个?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什么?

4、谈谈你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的看法。

五、材料: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不富这是20世纪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1、分析材料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影响: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 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与中国建立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建立国家数25495469878895

(1)材料一中惟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七、中国外交 结束了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 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回答下列回答 :

(1)中国外交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的历史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一共有多少国家与我国建交?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代中国外交事业有了新发展,请你举一例。

(3)下图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留影。看了此图你可能有很多感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篇4: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2.《北京晚报》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 选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5.今年()是右图人物诞辰220周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下列主张由他提出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振兴中华

D.师夷长技以“自强”

6.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7.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8.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9.革命家的胸怀 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自

A.孙中山

B.黄兴

C. 严复

D.康有为

10.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11.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②④⑤

1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

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

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3.下列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1号”升天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③重返联合国 ④粉碎“四人帮”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八六三计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14.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5.表格数据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经济发展概况。下列事件与右表数据变化无关的是

年份项目粮

(亿吨)棉

(亿吨)钢

(亿吨)煤

(亿吨)

总产量1.64130.4 135 0.65

1.951645351.3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6.,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民法典》

17.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④,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18.,一些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19.“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的高度关注,与“飞机”有关的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20.分析右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曾是敦亲睦邻。7世纪时,日本派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这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日本倡导了一次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日本由此过渡到了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和治国方略,日本政府派出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之后进行了又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 ▲ 的道路。强大后的日本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于 ▲ 年7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 》。~,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一步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发动了“ ▲ ”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军民进行了八年英勇抗战,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然而,在表面和谐的背后,矛盾依然存在:日本政府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企图非法侵占钓鱼岛等,这些行径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不能容忍。日本必须拿出诚意,与中方一道在 ▲ 的基础之上为解决双方矛盾而共同努力。

二、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2.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1分)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 出现怎样的特点?(1 分)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1分)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4.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1分)

5.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1分)

【今日成就】

材料四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1分)

7.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 分)

三、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9分)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8.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1分)

材料二 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9.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1分)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材料 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如右图所示

11.请写出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1分)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2.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1分)

材料七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13.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1分)

14.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四、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15.请写出材料一中“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1 分)

16.请简答“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2分)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17.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其中,图一、图二两个地区在20世纪末顺利回归祖国。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

18.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 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这两次变故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1分)请简要分析目前影响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1分)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19.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开始于哪一年?(1分)

20.“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1分)

篇5: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指南

一、选择题(15分)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2、下列关于19世纪代,我国一家庭四兄弟生活状况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老大亲眼目睹英法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B、老二在太平军中英勇打击洋枪队立下战功

C、老三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壮烈牺牲

D、老四远渡重洋留学美国

3、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月的一天,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别的代表

( )

A.顽固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

5、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 ( )

A、英、俄、日 B、英、法、日 C、日、德、英 D、英、法、俄

6、三峡工程将于全面竣工,最早提出三峡水利开发设想的是孙中山,这一设想主要体现了他: ( )

A、关心“民族” B、关心“民权” C、关心“民生” D、关心“民主”

7、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C、它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D、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8、下列历史现象,哪种排列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化发展趋势 ( )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 创办民报 ④创办新青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 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不同之处是: ( )

A、清政府求和 B、清政府的失败

C、签订不平等条约 D、中国人民被剥夺自卫的权利

10、清政府与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1、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2、,派陆军总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的国家是 ( )

A、浩罕国 B、俄国 C、英国 D、美国

13下列事件发生时孙中山不在现场的是 :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时 C、兴中会成立时 D、中华民国成立

14、有一位外国友人手中有四部影视作品,你能按历史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顺序吗 ( )

(1)《鸦片战争》 (2)《末代皇帝》 (3)《火烧圆明园》 (4)《甲午风云》

A、(1)(3)(4)(2) B、(1)(2)(3)(4) C、(2)(3)(4)(1) D、(3)(4)(1)(2)

15、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恶打,洋人怕的红毛军。”这里“红毛军”指的是:

( )

A.太平军 B.湘军 C.淮军 D.新军

二、材料解析

1、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0分)

①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②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此事件的主要阵地是什么?(1分)

③此事件有哪些代表人物?(4分)

(4)简要说出这场运动的性质。(2分)

2、 中国近代屡遭列强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你制一个图表,按时间顺序列出中国近代遭受的侵略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并比较条约内容说明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20分)

时间战争条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