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时间:2025-04-23

篇1: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下文为您准备了历史第一轮复习练习试题的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代号填涂到答卷纸的答题卡内。)

1.某校七年级历 史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我国的原始农耕生活,收集了如下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北京人头骨化石失踪之谜》 B.《半坡和河姆渡遗存的房屋结构比较》

C.《炎黄战蚩尤传说的考证》 D.《夏商周农业发展概况》

2.公元前后,在下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

A.西汉帝国和古希腊 B.唐朝和天竺 C.西汉和古罗马帝国 D.元朝和意大利

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艺术是

A.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B.东汉的蔡侯纸

C .王羲之的书法 D.莫高窟的飞天

4.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

请你帮他完成

A.大运河开通 B.文成公主入藏

C.澶渊之盟签订 D.科举制创立

5.归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列图片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7.右图是我国宋元时期的朝代顺序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与该图上信息不符的是

A.辽建立的时间要比北宋早

B.辽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C.金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D.这一时期我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8.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A.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9.给下列一组史实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名称是

①废除丞相 ②设置锦衣卫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A.官僚机构的改革 B.特务统治的建立 C.思想文化的控制 D.君主集权的加强

10.严格限制对外通商,使中国与世隔绝,在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被称为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1.下列史实中,反映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邓世昌黄海殉国

12.与的《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13.如下知识框架表中的序号分别是

A.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B.①新文化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洋务运动

C.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戊戌变法④新文化运动

D.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戊戌变法

14.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①辛亥革命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 ④长征 ⑤抗日战争 ⑥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15.有历史专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 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16.影片《建国大业》再现了蒋介石和毛泽东握手的场景。那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

A.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 D.维护和平,民主建国

17.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8.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荡涤着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设京师大学堂

C.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 D. 拍摄电影《定军山》《渔光曲》

19.他以革命傻子自称,他的事迹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被称为毛主席的好战士。他是

A.黄继光 B. 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2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这种情况发生在古代的

A.埃及 B.印度 C.雅典 D.中国

2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占据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每年的收入比西欧诸国国王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这说明罗马教廷

A.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 B.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C.力图成为世俗社会的主宰 D.垄断当时西欧的文化教育

2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实现了这一变化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的成功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拿破仑法典的制定

25.右边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中,

?出现的这段航程主要的

货物是

A.香料 B.黑奴 C.工业原料 D.棉布

26.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

A.巩固了封建统治 B.点燃了革命火种

C.阻碍了社会进步 D.传播了科学知识

27.观察下图,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在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决定因素是

A.新航路地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8.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29.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30.,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C.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8分,32题12分,33题10分,共30分。)

3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请认真阅读下列大变革的时代示意图,将其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和感悟升华。

(1)将上述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4分)

A B C D

(2)问题探究:

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见解,并相互辩论,形成了什么学术繁荣局面?(1分)

②上述学术局面中,哪一学派的思想深得秦国国君的赏识,成为秦国C变法的指导思想?秦国C变法中的哪项措施使私田合法化?(2分)

(3)感悟升华: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探究,你得到什么样的认识?(1分)

32.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请认真阅读下列两段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1月4日《中国国防报》

(1)我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组建于20世纪代的我国导弹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2分)

材料二: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B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D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2)材料二A中,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重大会议?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它是由以谁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3分)

(3)材料二B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哪一伟大构想中体现出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在20世纪初的那一重大事件中体现出来?该事件有什么意义?(3分)

(4)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C 中)。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 是什么?(2分)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不断为人民造福(材料D中)?(写出一例即可,1分)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怎么做?(1分)

33.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最近,亚太地区的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一年结束的?(1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主要是在哪两个国家之间?(2分)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分)

材料二:1950-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 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一事件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分)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苏联对日宣战是履行在哪一会议上的承诺?(1分)

(3)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1950-的朝鲜战争给亚太地区的日本带来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20世纪代后,美国就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美国国务聊希拉里如此诠释美国未来的亚太战略: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

(4)20世纪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请写出一例美国为称霸世界 挑战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

九年级历史试卷(开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123456 78910

答案B CCD B DB CD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 A D CBDCC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CBB B BDB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8分,32题12分,33题10分,共30分。)

31.(8分)(1)A 都江堰 B 地主 C商鞅 D 封建 (4分)

(2)①百家争鸣(1分)②法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 本原因;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潮流)的改革或变法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3.(12分)(1)南昌起义;核反击。(2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3分)

(3)一国两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5)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言之有理即可,1分)

33.(10分)(1);美国和日本;《九国公约》。(4分)

(2)日本偷袭珍珠港;雅尔塔会议。(2分)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2分)

(4)多极化;科索沃战争。(2分)

篇2: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判断这句话应出自下列人物中的

A.左宗棠 B.林则徐 C.梁启超 D.李鸿章

2.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右侧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x疆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4.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5.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6.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外国侵略者占领中国首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7.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8.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 海军是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该材料应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 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10.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容赴死的场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C.慈禧太后、八国联军

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11.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发动金田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12.某校的历 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版上展出下列一栏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定远”舰 “黄 兴”号轮船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民权民生

13.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D.“废除二十一条”

14.有人说:“,中国陷入无尽 的黑暗中;,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材料问答题:(共2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从-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3分)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允许日本在 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什么? (6分)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2分)

1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 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新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事件?(1分)“革命成功”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A C B C C D A A C A B D

二、材料问答题:(共22分)

15.(1)鸦片战争(1分)中国战败,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南京条约》(2分)《辛丑条约》(2分)《马关条约》(2分)

(3)腐朽无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等(2分)

16.(1)洋务运动(2分)。

(2)辛亥革命(1分)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3)民主、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2分)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19世纪代, 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人类进入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电力及交通1866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19世纪代( )成为新能源

(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美国

七八十年代( )发明内燃机与汽车德国

( )制成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

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意大利

3、领先的国家: 和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 组织。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 阶段。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间相互争夺勾结,最终形成 和 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2、导火线:6月, 事件

3、过程:(1)爆发:7月,奥匈帝国向 宣战

(2)结束:1918、11 投降

4、性质: 掠夺战争

5、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式武器的使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频考点 标准解题知道怎样考

例解1 19世纪末至20世纪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当时人们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和信息工具有( )

①飞机 ②电子计算机 ③ 有线电话 ④汽车 ⑤火车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例解2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机器制造业 D、石油工业

例解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出行更为便捷。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陆海海 B、海陆空 C、陆海空 D、空陆海

例解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例解5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反法西斯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民族民主革命

例解6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B、巴黎和会召开C、五四运动爆发D、国际联盟成立

例解7 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你知道它是什么事件吗?( )

A、凡尔登战役B、德国闪击波兰C、萨拉热窝事件D、珍珠港事件

例解8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你能帮他指出来吗?( )

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考点突破 考题预测圈定重点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10、阅读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 时期的人物和作品;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的开始,并最终导致了 制度在本国的确立。

(2)材料三中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请以你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这些新的交通工具对人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欧美社会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总特征是

总结:持之以恒是的学习最好的捷径,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耐心认真的坚持每一天的学习计划。以上就是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汇编的全部内容!

篇4: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复习试题。

选择题

[雅安]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水力 B.畜力 C.蒸汽 D.人力

[南京]18世纪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发电机 D.内燃机

[滨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 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B. 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佛山]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成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内燃机

[白银]1776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则增加到4143万英镑;煤产量为260万吨,增至760万吨,又增至3000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D.电力的广泛应用

[四川内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铜仁]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有

A. 家庭电话普遍使用 B. 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

C. 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D. 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广安]从18世纪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火车方便人们出行 B.电话沟通城市乡村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计算机网络方便学习工作生活

[贵州都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人们乘坐飞机出行 B、汽车在街上往来奔驰

C、人们乘坐火车出门旅行 D、人们通过电报传送消息

[岳阳]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贵阳]观察图③,结合所学知识之处英国和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图③

A.光荣革命 B.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四川自贡]某同学在阅读《世界文明史》时,看到这样的话: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它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斯大林模式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扬州]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

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③人类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成都]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雅安]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四川宜宾]从火车和汽车最早出现来看,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都带动了相关产业兴起与发展

C.都带来了能源与环境相关问题 D.都体现了电力技术的运用转化

[河池]19世纪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

[兰州]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东营]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

A.瓦特 B.莱特兄弟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雅安]下表是某个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的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表格中数字序号处相对应的人物分别是

类别 典型事例 典型人物

建国篇 独立战争 ①

统一篇 美国内战 ②

富强篇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③

称霸篇 推行冷战政策 ④

A.①华盛顿 ②林肯 ③爱迪生 ④杜鲁门

B.①林肯 ②华盛顿 ③卡尔本茨 ④杜鲁门

C.①华盛顿 ②林肯 ③爱迪生 ④罗斯福

D.①林肯 ②华盛顿 ③卡尔本茨 ④罗斯福

[四川自贡]它的发明,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界。下图反映了和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D.富尔顿的汽船

[桂林]右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A.汽车装配生产线 B.汽车

C.内燃机 D.蒸汽机

[株洲]小春同学在五一黄金周期间随父母乘坐飞机,你知道下列还有哪种交通工具与飞机是在同一次工业革命中被发明出来的

A.汽船 B.蒸汽机车 C.汽车 D.载人航天飞船

[泸州]右图为世界闻名的泰坦尼克号,它于4月首航时撞上冰山而沉没。当年,该船在遇险以后CQD MG的无线电呼救信号,这项技术的发明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计算机信息时代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荆州] 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游轮在撞上冰山后发出求救信号时所使用的通讯手段是

A.电子邮件 B.移动电话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报

[荆门]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游轮在撞上冰山后发出求救信号时所使用的通讯手段是

A.电子邮件 B.移动电话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报

[绵阳],美国为纪念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假如你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你在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可能是:

A、汽船 B、蒸汽机车 C、贝尔电话 D、电子计算机

[武汉]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整体世界的形成

[成都]交通工具的发明和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的发明者分别是

A.瓦特、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C.哈格里夫斯、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莱特兄弟

[湖北咸宁]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山西]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石油的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工业迅速发展。依据下图提示,指出与形成这种状况有关的发明是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本茨发明汽车

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D.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

[新疆]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呼和浩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浙江]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乐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右图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原子能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安徽]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宁波] 公交车几时到,手机一查就知道。宁波无线公交最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科学技术

A.新材料技术 B.现代制造业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信息技术

[湖南邵阳] 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四川内江]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知识经济 C.一超多强 D.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武汉]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它凭借储存容量大、获取资料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与纸质图书并驾齐驱。这种现象出现在

A. 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泰州]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① 原子能技术 ② 网络技术 ③ 航天技术 ④ 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山东泰安]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1950~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安定的国际环境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

[滨州]下列新闻时事中,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①用QQ软件视频聊天 ②克隆羊多利诞生

③网络购物,网络就医 ④瓦特改良蒸汽机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兰州]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 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恩施自治州]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资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面的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相关的是

[贵州六盘水]六盘永市XX中学的小亮同学参加了古都之夏西安之旅夏令营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在宾馆房间里明亮的灯光下,他通过电脑QQ告诉妈妈他们的行程:先乘坐火车到贵阳,然后由贵阳乘飞机抵达西安机场,最后从飞机场乘汽车到达宾馆。在短短的时间里,小明享 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C(本题出题有错,本无答案,这里只能选C)

①电灯 ②火车 ③飞机 ④汽车 ⑤电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齐齐哈尔]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了,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生物工程的应用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大兴安岭]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了,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生物工程的应用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广西贵港]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 B.电力的使用

C.蒸汽机的应用 D.汽车的发明

篇5: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集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 分)

1、 我国的奴隶制文明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禹时期 C.启时期 D.汤时期

2、观察《春秋五 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3、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汉武帝时期,为强化监 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什么官职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司隶校尉 D. 刺史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应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 边境贸易繁荣 C. 民间艺术精湛 D.市民生活丰富

6、下列有关古代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西周创立分封制 B.秦朝创立郡县制

C.唐朝创立三省六部制 D.元朝创立行省制

7、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始于元朝哪一机构的设立

A.宣政院 B.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行中书省

8、下列条款哪些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这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等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10、打到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武昌起义

11、张华同学在一次红色线路的旅游活动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如果为它配上一句话,最符合的是

A.中共七大 灯塔指引 B.南昌起义 军旗升起

C.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D.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12、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时,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作 用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C. 淮海战役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 渡江战役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13、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代和代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A.深圳和浦东 B.海南和天津 C.厦门和南通 D.广州和连云港

14、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条文,用楔形文字书写在黑色玄武石柱上,它出自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产生于

A.古埃及 B. 古印度 C.希腊 D.古巴比伦

15、右图为泰州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基督教堂,这个教堂里供奉的应该是

A.释迦牟尼 B.耶稣

C. 穆罕默德 D.玉皇大帝

16、,英国社会上层势力发动政变,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女儿荷兰执政和妻子到英国执政。这一次政权更迭没有流血,西方人称这次革命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外来革命 C.资产阶级改革 D.光荣革命

17、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C.是欧洲最彻底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只为少数人享有

18、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说是伏尔 泰和卢梭毁掉了法国。因为他们倡导

A. 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19、苏联工业总产值由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罪魁祸首轴心国集团由哪些国家组成

A.英、法、俄 B. 德、意、奥匈 C. 德、日、美 D. 德、意、日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改革的哪项措施?(1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秦统一的货币名称。(1分)

材料三: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 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1分)

材料四: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忘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五: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送运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分)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日本的新统治者(明治政府)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5)材料六所述两件历史事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22、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11月 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8分)

探究一:辉煌的历史

(1)该图片反应的这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1分)

(2)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中哪项成就为世界连为一体提供了条件?(1分)

探究二:破碎的梦

(3)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请问中国破碎的梦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

探究三:梦醒时分

(4)西方列强的 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请根据上 述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1分)

探究四:圆梦之旅

(5)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圆梦之旅。请问中共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6)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请问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征程。请列举一例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1分)

(8)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分)

23、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朝鲜去年发射光 明星3号卫星的制裁决议,朝鲜国防委员会24日发表声明称,将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而进行全面对抗战,并宣布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一时间,核危机阴云再次弥漫朝鲜半岛,国际政治关系变幻莫测。请你回顾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及对世界的影响,完成下列探究活动。(7分)

步骤一:探究三次科技革命

(1)现代大工厂制度的建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是什么?(1分)

(3)哪位科学家的成就为研制核武器奠定了理论基础(1分)

步骤二:探究国际关系

图1:凡尔赛和约文本; 图2华盛顿会议

(4)图1是哪次会议的结果?(1分)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1分)

(5)联合国的成立与哪次会议有关?(1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

(6)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在国际政治关系变幻莫测的当今,我国应怎么做才能处于有利地位?(1分)

24、在近现代史上,中、美、俄(苏联)三个大国走过了各自的发展道路,三国的关系也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新华网莫斯科3月22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2日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示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 应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13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

(1)美、俄曾经共同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二战中,中、美、苏等国共同签署了哪一文件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分)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美两国何时正式建交,从而使中美关系关系走上了正常化发展阶段?(1分)

材料四:

漫画: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4)二战后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已经暗示了这场较量的最终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1分)

(5)从20世纪20---代,面对危机或困难,苏(俄)、美、中分别进行了重要的变革,度过了难关。请写出苏(俄)、美改革的事件名称和中国变革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名称。(3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D C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D B D A B A D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1)奖励生产(1分)

(2)圆形方孔钱(1分)

(3)开元盛世(1分)

(4)经济重心南移(1分);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1分)

(5)发 展农工商业(1分);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

22、(1)丝绸之路(1分)

(2)指南针(1分)

(3)鸦片战争(1分)

(4)先学习技术,再学习政治制度,最后学习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1分)

(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1分)

(6)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1分)

(7)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或鞍山钢铁公司或沈阳飞机制造厂或克拉玛依油田)(1分)

(8)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工业革命(1分)

(2)内燃机(1分)

(3)爱因斯坦(1分)

(4)巴黎和会(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5)雅尔塔会议(1分)

(6)重视科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意思相近即可)(1分)

24、(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联合国家宣言》(1分)

(3)1979.1.1(1分)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苏联解体(1分)

(5)新经济政策(1分);罗斯福新政(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复习试题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