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

时间:2025-02-17

篇1: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判断这句话应出自下列人物中的

A.左宗棠 B.林则徐 C.梁启超 D.李鸿章

2.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右侧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x疆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4.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5.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6.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外国侵略者占领中国首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7.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8.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 海军是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该材料应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 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10.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容赴死的场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C.慈禧太后、八国联军

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11.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发动金田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12.某校的历 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版上展出下列一栏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定远”舰 “黄 兴”号轮船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民权民生

13.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D.“废除二十一条”

14.有人说:“,中国陷入无尽 的黑暗中;,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材料问答题:(共2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从-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3分)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允许日本在 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什么? (6分)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2分)

1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 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新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事件?(1分)“革命成功”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A C B C C D A A C A B D

二、材料问答题:(共22分)

15.(1)鸦片战争(1分)中国战败,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南京条约》(2分)《辛丑条约》(2分)《马关条约》(2分)

(3)腐朽无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等(2分)

16.(1)洋务运动(2分)。

(2)辛亥革命(1分)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3)民主、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2分)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2: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5,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

B.6

C.5

D.6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二)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A.隋朝官仓储粮多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三)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

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D 7.C 8.C 9.B

(二)多项选择题

10.ABCD 11.ACD

(三)材料解析题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

篇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完整版大放送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在古老的传说中,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 )

A.上帝创造的 B.女娲抟士造出来的

C.猿进化而来的D.外星球来的

2.许多人类学家们认为人类的祖先是:( )

A.非洲南方古猿 B.亚洲元谋人 C.非洲腊玛古猿D.亚洲巫山

3.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他们分布在:( )

A.中非 B.东亚 C.东欧 D.北极

4.下列关于人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B.白种人最高贵

C.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 D.美洲有黑种人

5.在人种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因素。

A.时间 B.自然环境 C.基因 D.肤色

6.这一时期,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氏族中女性居于支配地位,氏族长也由她们中间年高望重者担任。这是描述 的情景。( )

A.女儿国B.父系氏族C.母系氏族 D.原始社会

7.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是:( )

A.原始社会 B.母系氏族C.父系氏族 D.部落

8.传说庖羲氏的母亲踏上了一个“大人”的脚印而怀孕,神农氏的母亲因感到一条神龙的神秘力量而怀孕;殷契的母亲吃了一个燕蛋而怀孕……。这说明在当时:( )

A.神确实存在 B.人类是无性繁殖

C.处于母系氏族时期D.人类只有母亲,没有父亲

9.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是在:( )

A.原始社会 B.母系氏族 C.农业出现后D.国家出现后

10.在如右图所示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但没有多少人愿意生活在原始社会,这是因为:( )

A.食物丰富而且味道很好B.居住在洞穴里,冬暖夏凉,身体健康

C.工具简单,容易学会 D.工具简陋,食物有限,经常成为猛兽的食物

维度B 能力提高

二、动脑筋:

11. 读图回答:

请回答:

(1) 图1、2、3分别是什么种族的人?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2) 你能说出他们主要分布哪些地方吗?(各一大洲就可以)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 俄瑞斯忒斯为自己辩护,阿波罗也作了精彩的发言为他辩护。但复仇女神也不甘示弱,她们加以反驳。雅典娜把黑白两种小石子分发给每个法官,黑石子表示有罪,白石子表示无罪。投放石子的小钵子放在空地中间,四周围着栅栏。法官们默默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把表决用的石子投进去。结果发现两种石子数目相等,这时,决定的一票在雅典娜的手里,她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不是母亲所生的人,我是从父亲宙斯的头里跳出来的,因此我维护男人的权利。我不能站在一个无耻杀害自己丈夫的女人一边。我认为俄瑞斯忒斯的行为是合理的,他杀掉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残杀自己父亲的凶手。他应该活着!”说着,她离开审判桌,带了一粒白石子,投在钵子里。

——《希腊神话》

材料二 男子开始代替妇女在经济生活和氏族公社中的主导地位。婚姻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开始时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后来出现了个体家庭。社会经济单位由氏族最终变成了个体家庭。妻子从夫居,世系和财产继承按父系计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雅典娜的投票被认为是男人权力超过女人权力的象征,这一象征在人类发展史上意味着什么?

(3)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所叙述的现象?

维度C 探究应用

三、议一议:

13.阅读下图:

图4

图5图6

请回答:

(1)图4反映了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图5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2)图6反映了原始人狩猎的情景,请你想象,假如你也是其中之一,这一天将会怎么过?

一、选择题:

⒈C ⒉A ⒊C ⒋B ⒌A ⒍C ⒎B ⒏C ⒐C ⒑D

二.动脑筋:

11.(1)图1:黄种人;图2:黑种人;图3:白种人

(2)依据:①黄种人: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

②黑种人: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多数人有八字脚。

③白种: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

12.(1)意味着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的权力,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2)距今一万年前,农业开始出现,男人天生的体力优势在劳动中显现出来,男人在生产中逐渐占据支配地位,权力增长。

三.议一议:

13.(1)在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劳动起了重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看能否制作劳动工具。

(2)提示:注意时间、气候、人员构成、工具、猎物等,注意叙述要符合当时人们的语言。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