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同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时间:2025-02-04

篇1:中考历史同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历史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1)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答案】B

2.(云南省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答案】A

3.(山西省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答案】A

4.(福建龙岩1)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江苏南京26)(10分)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 问题探究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北京人遗址 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2分)

②都江堰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2分)

③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2分)

④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建立的陵墓。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2分)

(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2分)

【答案】26.(10分)

(1)①经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 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秦国;(1分) 李冰;(1分) ③儒家学派;(1分) 提出仁的学说;(1分) ④朱元璋;(1分) ;(1分) (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内容标准(试验稿)】

(1)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内容标准(版)】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一、选择题

1.(江苏连云港19)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答案】A

2.(江苏盐城1)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尧舜禹时期

【答案】C

3.(江苏淮安13)《 舌尖上的中国 2 》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答案】C

4.(内蒙赤峰1)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项原始居民的生活(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C

5.(贵州黔东南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答案】D

6.(辽宁沈阳1) 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C

7.(山东聊城1)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钻孔石斧 ③鱼纹彩陶盆 ④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8.(湖南株洲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答案】D

9.(湖南衡阳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D

10.(福建莆田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答案】C

11.(湖南邵阳1)生活在5000多年前,种植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答案】C

12.(湖北利川13)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C

13.(湖南怀化1)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D

14.(黑龙江牡丹江1)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答案】B

希望这篇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篇2:中考历史同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2.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3.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反映的主题是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4.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序号 时间 事件 影响

① 九一八事变 9月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② 卢沟桥事变 7月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 的序幕

③ 台儿庄战役 初 中国取得抗战开始 以来的重大胜利

④ 百团大战 8月至12月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 B.② C.③ D.④

6.右图是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的场景,与这种情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 B.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南京大屠杀

7.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 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9.右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于公元前5前建立了共和国,为争得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展开了长期争霸,并取得最后胜利,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阿拉伯

10.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 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1.评价和比较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们的历史活动都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打击了封建势力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进了民主政治

1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3.某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 D.思想解放运动

1 4.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有①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③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④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9日在北 京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说,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是地区国家共同愿望,通过政治途径化解争端是符合各方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努力推动 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为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下列关于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 项是

A.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

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C.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关键

D.对珍贵水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

非选择题

17.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 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共10分)

【民族交响、国家统一中国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 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 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新中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独特的模式指什么?这种模式除了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4分)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3分)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

18.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 想。团结是一种艺术,团结并不是简单地、毫无规则地组成一个团体、集团或组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团结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共12分)

步骤一 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

(1)观察图一、二的世界形势,简要回答两图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步骤二 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

( 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4分)

步骤三 知彼知己知道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合作

(3)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2分)

步骤四 总结反思理解现实中合作的艺术

(4)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现在中美两国都分别加入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2分)

(5)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20世纪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

材料四: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 指的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4分)

(3)请提取材料三中最能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2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2分)

希望这篇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篇3:中考历史同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列节日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关的是:

A、端午节 B、青年节 C、建军节 D、国庆节

2、是西藏农奴翻身得解放多少周年?

A、50 B、55 C、58 D、59

3、下列人物中,哪一个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邓稼先

4、我国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哪件事情之后?

A、推翻蒋家王朝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5、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B、目的是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D、为以后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来的解放军好战士是指: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雷锋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A、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8、“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纸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

A、文化大革命 B、全民大炼钢铁

C、浮夸风 D、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9、贵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爷爷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

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

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

C、他是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

D、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

10、“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说这话的人被称为:

A、最可爱的人 B、党的好干部 C、两弹元勋 D、铁人

11、9月9日,与世长辞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A、周总理 B、朱德 C、毛泽东 D、邓小平

12、我们今天应该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这些模范先进人物学习些什么精神?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革命英雄主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13、手拿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参加红卫兵这样的事发生在:

A、 B、 C、 D、

14、《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悼念的伟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

15、“九一三事件”是指: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林彪一伙叛党叛国,机毁人亡

C、北京群众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

D、党中央对四人帮隔离审查

16、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后,人民群众再次选择了:

A、江青 B、王洪文 C、姚文元 D、邓小平

17、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四人帮被粉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8、关于中国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安徽省凤阳县

B、主要内容是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

C、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D、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

19、民营企业的勃兴的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B、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

C、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D、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20、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岛

21、20世纪代,长江沿岸城市开发开放的龙头是

A、南通 B、宁波 C、长江三角洲 D、上海浦东 22、造成1959-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三年自然灾害

C、苏联背信弃义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2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

2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指:

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开放地区由陆地向海洋发展

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2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6、,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①广东 ②福建 ③海南 ④台湾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4分)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4分)

(3)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请回答:(1)上述口号是什么运动的口号?这次运动的中心是什么?(4分)

(2)这次运动的目标是什么?(2分)

(3)这个运动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4分)

三、问答题:(第29题12分,第30小题16分,共28分)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12分)

30、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了中国现代史史上的两位历史人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谁领导人们当家做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4分 )

(2)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6分)

(3)目前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什么意义?(4分)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检查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DBCADACDDCAC

题号1415161718192223242526

答案CBDDDDDDAAAAA

二、材料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1)抗美援朝。彭德怀。(4分)

(2)《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4分)

(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分)

28、(1)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4分)

(2)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2分)

(3)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教训:实事求是,切忌拔苗助长。(4分)

三、问答题:(第29题12分,第30小题16分,共28分)

29、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2分)

30、(1)毛泽东。邓小平。(4分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国有企业。(6分)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分)

(4)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