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2025-04-12

篇1: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1911-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量(万袋)

10约6004.3

120约4500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林则徐B. 魏源C.张謇D.严复

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实业救国

4.,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来

5.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6.面对民族危机,张謇的救国方案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

7.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

8.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

A.邓世昌 B.张謇 C.李鸿章 D.詹天佑

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未能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座大山长期挤压B.海外华侨缺乏投资热情

C.投资商人不善经营D.投资过于集中在轻工业

10.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 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把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则降到95.3,1917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国的出口值比净增了56%。在1913-,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 .3家,1916-达到年均124.6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ACDCD CDBAC

二、6.说明1913-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的鼓舞(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或民众与社会的支持亦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

篇2: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 1、A2、A3、B4、B5、A6、C7、C8、B9、B10、A11、C12A

二 1、《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革命的建议》;2、科教兴国;教育;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容国团;许海峰;5、铁饭碗;人才市场

三 1、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和海洋高技术

3、人们的衣着丰富多彩;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航线增长很快,交通十分便捷。

四 1、邓稼先;研究并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原子弹;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刻苦攻关,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等

2、东方红一号;;神舟一号;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要好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3、是的;打游戏或查资料或聊天;从正反两个方面,你认为有益就从正面,相反则从反面。信息时代。从正反两个方面,你认为有益就从正面,相反则从反面

4、袁隆平;杂交水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之父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篇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个暑期的学习就结束了,又迎来一个新学期。期间,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同时也要静下心来做好下学期的规划。下文为您准备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 1、D2、B3、A4、C5、B6、B7、A8、C

二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黄鹄号3、上海

三 1、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2、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中国有了铁路和火车;19世纪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子,易服和废止缠足,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礼服代替翎顶补服,废除了跪礼,称呼也发生变化。在城市里,有钱人,可以看电影和报纸。

四 张謇;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篇4: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

知识是学习各门课的关键。我们要对它格外重视。因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试卷,以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A.严复 B.魏源 C.张謇 D.詹天佑

2.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A.辛亥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3.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

A.手工 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农业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

A.滇越铁路 B.淞沪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张铁路

5.19世纪代以后,人们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信件

6.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B.《大公报》C.《文汇报》D.《申报》

7.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B.同文馆C.三联出版社D.人民出版社

8.严复译述的宣传西方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天演论》C.《海国图志》D.《三国志》

9.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严复

10.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废除的?

A.B.C.D.

11.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郭沫若

12.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清朝状元B.创办大生纱厂 C.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D.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3.19世纪中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有了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电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

15.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李四光D.冯如

1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出自于

A.《天演论》B.《四洲志》 C.《三国志》D.《海国图志》

17.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

18.我国开始使用电报应在

A.19世纪代B.19世纪代以后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19.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谁说的?()

A.聂耳 B.徐悲鸿 C.鲁迅 D.冼星海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

① 冼星海② 田汉③ 聂耳④ 郭沫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二、材料说明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

1995家50亿元55万多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6分)

(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概括其发展特点

2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三: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他写的一部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3.材料三是谁的主张?他的译著是什么?同他观点相同的派别是什么?

4.三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老师收到一封信,摘录其内容如下: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光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所信赖。在我受命担此工作前,甚至出任后,许 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和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较长的隧道。但我全力以赴, 至今已建成一段。特附剪报一份,让你知道当年 在威尔海汶你监护的一位中国幼童 ,现在已完成和将要继续完成的任务。

请回答:

⑴写这封信的人是谁?

⑵信中提到的中国已渐觉醒,从当时哪些重大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⑶信中提到修的铁路是指什么铁路?谈谈该铁路建成的意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