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时间:2025-01-24

篇1: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有关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大题的解题步骤,一般可以分下面几步进行训练:   1)物理概念分析,也就是受力分析。在这个层面,只要能掌握基本的初中物理力学概念,在一个思维比较清晰的老师的讲解下应该能够很快掌握。当然,不同的老师讲解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一般都应该涉及到的是浮力滑轮组合、浮力杠杆组合、杠杆滑轮组合已经浮力杠杆滑轮组合。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到的是关于摩擦力的应用,固体压强和气体、液体压强的应用,当然还要学生熟悉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定义式和推导式。不同的组合,受力分析会有略微的不同,但对于普通的初中生来说,通过几次简单的训练就能很准确的把握住。   2)列出关系式。这一步最简单。在初中的考试大纲里,只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平衡,也就是物体只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列出的关系式就只能是平衡方程,这里的平衡方程包括两种,质点受力平衡和旋转平衡(即杠杆)。当然一道题中只有这些关系式子是不能给出要求解的物理量的,一般情况下,题中还会给出一些比例关系式。一般情况下这些关系式恰恰是解题的入手点。   3)对所列关系式就行求解。这一步本来应该是学生最容易把握的,但是现在却恰恰相反,大部分学生出问题就出在这里。这里的解题涉及到很多数学上的知识,就现在的初中生来说,大部分不能熟练运用甚至是不会用这些知识。这里的数学知识涉及到代数、多元方程、比例、简单的三角函数,甚至还能涉及到相似和全等。   对于普通的学生,要实现上面的三步一般要有二十次课的讲解和培训就能很熟练的掌握,实现这一步基本就能对力学大题对到八九不离十了。那么要想实现对所有的力学题一目了然还要领悟下一步:   4)训练从体外找解题思路。在第一步中其实涉及到阅读题的问题,当然这一步很容易,和学生一讲就明白,就是速读一遍题,找出题中几个状态,这是为了受力分析的要求。那么如何从体外找解题思路呢?如果你能够掌握了前三步,那么做题就可以反向分析了,就是跳出题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提出的题眼。训练出这种思路后,应付大阅读量的题就能轻松应对了。例如,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今年的最后一道力学题,第一步求解根本就不用读题就能轻松求解了,入手点就是两个比例关系式。   如果你或您的孩子正在为中考力学题发愁,不妨试试接受一下这种训练。

篇2: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学完 以后,我们已经能解决许多有关汽车方面的问题。汽车上应用了声、光、力、热、电等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又贴近生活,所以针对汽车的命题是近年 试题的热点题型。本文在总结大量有关汽车考题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运用初中物理知识解决相关汽车问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1、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轮胎长期使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制动距离会变大。 2、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3、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4、汽车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5、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6、汽车刹车后不可能立即停下来,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就越难停下来。而汽车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地面等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7、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8、汽车急刹车(减速)时,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增大摩擦。

9、车上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发生撞击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11、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由于货车目的就是运输货物,故而大型载重汽车的轮不仅数目多,而且宽大,目的也就是增大受力面积,尽可能减小对路面的压强,缩小对路面的破坏。

12、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空气流动速度快,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的原因。 13、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那么,当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气体的速度大于车子下方的气体的速度,从而使得轿车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14、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1所示。导流板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像一个倒置翅膀,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表面的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底部空气流动快,压强小,形成的压力差使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导流板和汽车外形正好相反。

15、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16、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②刹车踏板(图2、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17、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18、汽车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给有关部件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部件间的摩擦。 19、在某路段,小车的限速为80km/h,而大车的限速却为60km/h,这是因为动能跟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

篇3: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篇3: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一、一种厕所便桶水箱结构如图(图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的装置)。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放水时它漂浮在水面上,水从出水口流出,如图(a)。随着水的流出,水面降低,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注水过程中和注满水后,橡胶盖都盖住出水口,如图(b)。

1.请你判断,图(a)中空心橡胶盖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受的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2.请你说明,图(b)中为什么橡胶盖能紧紧地盖在出水口而不浮起。

3.这种装置的一个重要缺点是,每次冲便桶都要用掉一箱水。为节约用水,请你对橡胶盖做些改造,使得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放开手柄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

二、测定血液的密度不用比重计(图为这样做需要的血液量太大),而采用巧妙的办法:先在几个玻璃管内分别装入浓度不同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哪一个管中血滴悬在中间,就能判断血液的密度。其根据是[]

A.帕斯卡定律。

B.液体内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C.物体的浮沉条件。

D.血滴上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等于下部所受硫酸铜溶液的压强

三、夏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工作者曾乘坐容积为3.3万立方米的充氦气球升入高空。如果气球本身所受的重力(不包括里面的氦气)是它在低空所受浮力的1/4,气球在低空飞行时可吊起最重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千克。(常温时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氦气的密度是0.18千克/米3)

四、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将天平制动,再把一实心物体A放入左盘盛满水的溢杯中(溢出的水将落在盘外的杯中),待物块在水中稳定后,再松开制动观察天平,若物块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天平将会________,若物块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天平将会___________。

五、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会长期悬浮在空中;B、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列车长,气球一直上升;

C、因为高空温度很低,球内气体遇冷收缩,气球体积越来越小;

D、因为上程式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到一定高度后气球破裂

六、图7所示,水中有甲、乙两支密度计,水面与甲的最上端刻度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齐,在回答“测牛奶的密度应该用哪支密度计?”这个问题时,一位同学用到了以下7句话:

(1)把密度计放入牛奶中它会漂浮在液面上:

(2)密度计漂浮在任何液体的液面上时,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都与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相等;

(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4)一定体积的牛奶受到的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水重;

(5)密度计排开较小体积的牛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浮力;

(6)密度计漂浮在牛奶中的位置要比在水中的位置高一些;

(7)应该选用密度计甲。

这些话中有的是多余的,采用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既精练又准确?

A.(1)(2)(3)(4)(6)(7)B.(2)(3)(5)(6)(7)

C.(2)(3)(5)(6)D.(2)(3)(4)(7)

七、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如图5所示),水源A罐的夜面高度h1保持不变。罐底有一个小出水口,面积为S1。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2活塞与杠杆BC相连。杠杆可绕B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形浮子,横截面1积为S3,BO是杠杆总长的。原设计打算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2,3活塞恰好能赌住出水口,但在使用时发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没入水深为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极小一段距离时,h3。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只得将浮子的重量减去G'。试求浮子应减去重量G'的大小。(活塞及连杆的重量不计,杠杆所受浮力不记。)

八、汽车更换轮胎时需要把车轴抬起来,这时可以使用“油压千斤顶”。下图是油压千斤顶的原理图。向下按动手柄,圆柱形小活塞把小油缸中的机油压向大油缸。大油缸中的油量增多,把圆柱形大活塞向上推,带着上面的重物上升。实验表明,加在密闭的液体上的压强,

能够按照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现在有一个油压千斤顶,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如果希望在手柄上用20牛顿的力向下压时就能在大活塞上举起1吨的重物,大活塞的直径至少是多少?

九、常用浮筒打捞海底沉船。充满海水的浮筒靠自重下沉,向浮筒内充气,将筒内海水排出,浮筒即产生上举力。浮筒为用钢制成的空心圆柱体,若底面外半径r=5米,外高L=12米,其质量为2×105千克,当浮筒沉入60米深处时,充气的压强至少应为多少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把筒内的气体排出?它能产生多大的上举力?(略去充入气体的质量。海水的密度ρ=1.03×103千克/米3)

十、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实质是将泡沫塑料包缝在背心上。使用时,穿上这种“救生衣”,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胸部。为确保人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儿童的体重约为300牛,人的密度约为l.06×103千克/米3,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泡沫塑料的密度约为10千克/米3,则此儿童使用的“救生衣”的最小体积为______。十一、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是:

A.飞艇B.直升机C.滑翔机D.火箭

参考答案:

一、1.相等

2.图(b)中橡胶盖受到注水从上向下的压力却几乎不受水从下向上的压力,所以橡胶盖不受浮力,不会浮起。

3.在橡胶盖上打孔,填入砂粒或在橡胶盖上加重物使它们所受的总重力大于它们完全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评分标准

全题6分。第1小题1分。第2小题只要答出橡胶盖不受浮力或橡胶盖的下面不受水的的压力即给2分。第3小题3分,答出可行的方法即给2分,点明须使重力大于浮力再给1分。除橡胶盖外改动水箱其它部分的,不给分。

二、C

三、259875

四、左平衡

五、D

六、B

七、设浮子原重为G,杠杆长为l。浮子减重G后,由倾斜变文水平。上升高度为h3-h2,(1分)活塞上升Δh=

活塞减重前,杠杆平衡时'h3?h2。(2分)3

1

3水(S3h3ρ

〔S3h2ρ

'水g-G)l=ρ'gS2(h1+Δh)(1)(3分)浮子减重后水g-(G-G)〕l=解上面的联立方程,可得1ρ水gS1h1(2)(3分)3h3?h21G=ρ水g〔S1h1+3S3(h3-h2)-S2(h1+)〕(3分)33八、l1=0.6米,l2=0.06米,F0=20牛

小活塞受的力

F1=(1)

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

(2)

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与大活塞对液体的压强相等

篇4: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篇4: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力学易错点总结

  1.错以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正解: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不是几段速度的平均值】

  2.错以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改变的。

  【正解:匀速是指速度不变,直线运动是指沿着直线运动】

  3.错以为质量变化时,密度就一定改变。

  【正解:密度大小取决于物质本身,与质量、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材料、温度、状态有关】

  4.错以为天平的螺母和游码可以混用。

  【正解:螺母只可以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用,也就是测量物体质量之前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此时不可以再次移动螺母】

  5.错以为重力加速度g值是不变的。

  【正解:重力加速度g与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6.错以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正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7.错以为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正解: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8.错以为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

  【正解: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关键是看它与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若有,则受摩擦力】

  9.错以为滑动摩擦力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其余任何因素都无关】

  10.错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正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篇5: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篇5: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力学易错点总结

  11.错以为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正解: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其余任何因素都无关系】

  12.错以为惯性是一种力。

  【正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保持原来匀速运动或者静止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可以说“受到惯性”也不可以说“惯性力”】

  13.物体不能被推动时,错以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正解:因为未推动,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14.错以为平衡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正解: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等大、反向、共线、同体、同增同减、同生同灭。相互作用力才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5.错以为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正解:压力和重力没有因果关!系只有物体自由平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16.错以为“受力面积”一定就是物体的表面积!

  【正解:受力面积是相互接触挤压的部分面积,一般小于或等于物体的表面积。】

  17.错以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多少有关!

  【正解: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跟液体的体积无关。液体多,密度深度不一定大,产生的压强也不一定大。】

  18.错以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正解:当容器侧壁倾斜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时压力才等于重力。此时可以用F=ps求得】

  19.在托里拆利实验中,错以为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程度等因素有关。

  【正解:水银柱的高度差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20.错以为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正解:求浮力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公式,可知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篇6:中考物理力学备考指南

  力学易错点总结

  21.错以为同一个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正解:上浮的过程如下:物体全部在液面之下时,浮力大于重力;部分在液面之上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会随着物体上浮而减小,故浮力也减小。最终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2.错以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正解:物体所受的浮力关键是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就越大】

  23.错以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正解:因为密度计一直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由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24.错以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等于力臂。

  【正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25.错以为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的力。

  【正解:不考虑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能省一半力,但是,当沿着倾斜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拉动滑轮时,不再省一半的力】

  26.错以为有力有距离就一定做功。

  【正解:做功必备条件——有力并且在此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27.错以为物体的机械效率越大,其功率也越大。

  【正解:机械效率与功率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28.错以为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固定不变。

  【正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提升的物重有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粗糙程度有关】

  29.错以为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一定转化为动能。

  【正解:还要看物体的速度变化,例如匀速下降,动能是不变的】

  30.求压强时,p=F/S,其中S即受力面积的个数容易出错。

  【正解:比如有几只脚、几条履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