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时间:2025-03-13

篇1: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一.英语语法重点与难点

  1、 as…as…结构:

  You’re a boy as good as Tom.=You’re as good a boy as Tom.

  你和汤姆是一样好的孩子。

  2、 (1)too…to与 so…that sb. can’t…的句型转换:前者为简单句,主语只有一个,而后者为复合句,主语有两个,试比较:

  The man was too angry to be able to speak.

  The man was so angry that he wasn’t able to speak.

  (2) too…to…与 not enough to句型的转换:

  He is too young to get married.=He is not old enough to get married.

  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read.=

  The book is not easy enough for me to read.

  3、 形容词原级表示比较级含义:

  约翰不象迈克那么苯。

  John is not so stupid as Mike.

  John is less stupid than Mike.

  John is cleverer than Mike.

  4、 用比较级表示最高级:约翰是班里最高的男生。

  John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boy in the class.

  John is the tallest boy in the class.

  5、 the more….. the more….表示“越……越……”:

  The more books you read, the wider your knowledge is.

  The more food you eat, the fatter you are.

  6、 more and more….表示“越来……越……”:

  More and more student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a foreign language.

  Our country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二.中考考点—词组

  1. after, in  这两个介词都可以表示“……(时间)以后”的意思

  after 以过去为起点,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常用于过去时态的句子中

  如:She went after three days. 她是三天以后走的

  in 以现在为起点,表将来一段时间以后,常用于将来时态的句子中

  如:She will go in three days. 她三天以后要走

  2. how long, how often, how soon

  how long指多长时间,主要用来对一段时间(如three days, four weeks 等)提问?如:How long ago was it? 这是多久前的事了?

  how often指每隔多久,主要用来对频率副词或状语(如once a week等)提问?如:—How often does he come here? —Once a month. 他(每隔)多久来一次?每月一次。

  how soon指再过多久,主要用来对表示将来的一段时间(in an hour, in two weeks 等)提问?如:How soon can you come? 你多快能赶来?

  3.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 several, some

  few 和little的意思是否定的,表示“很少”或“几乎没有”;而a few和a little的意思是肯定的,表示“有一些,有一点儿”

  few 和 a few修饰可数名词;little 和 a little 修饰不可数名词

  several用于修饰可数名词,语意比a few和some更肯定,含有“好几个”的意思

  some可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从数量上说,它有时相当于a few 或 a little,有时指更多一些的数量

  4. the other, another

  the other 指两个人或事物中的“另一个”,表示特指?如:We stood>

  another着重于不定数目中的“另外一个”,表示泛指,所以常用来指至少三个中的一个?如:She has taken another of my books. 她已经拿了我的另外一本书

  5. spend, take, cost, pay

  spend的宾语通常是时间?金钱?在主动语态中,句子的主语必须是人,而且后面不能用动词不定式做它的宾语?如:She spent the whole evening in reading. 她把整个晚上用来读书。

  take常常用来指“花费”时间,句子的主语通常是表示事物的词语?如:How long will this job take you?你做这项工作要花多长时间?

  cost 指花费时间?金钱或力气等,只能用表示事物的词做主语,并且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如:How much does the jacket cost?这件夹克多少钱?

  pay 主要指主语(某人)买某物(或为某事)付多少钱(给某人)?如:I pay for my rooms by month. 我按月支付租金

  6. among, between

  between 的意思是“在……中间,在……之间”,一般指在两者之间?如:There is a table between two windows. 在两扇窗户之间有一张桌子。between 有时也表示在多于两个以上的事物之间,但那是指在每二者之间。如: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municiplities 省市和省市之间的关系(这里是指每两个省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7. beat, win

  这两个词都有“获胜,打败”的意思,但其后宾语不同?beat是“打败,优于”的意思,后面接人或队?如:We beat them. 我们打败了他们。

  win指“赢,获胜”,后面接比赛?名次?如:We won the match/game/race/the first place. 我们赢了这场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8. agree with, agree to

  agree with表示“与……意见一致”,后面既可以跟表示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也可以跟表示意见。看法的名词或what引导的从句?。如:I agree with you without reservation.我毫无保留地同意你的意见。We 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just now.我们同意你刚才所说的意见。

  agree to后面不能接人,只能接“提议,计划,方案”等词句?如:I agree to the terms proposed. 我同意拟议的条件。

  9. bring, take, carry,fetch

  这四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带”或“拿”的意思,但使用的场合各不相同。

  bring作“带来,拿来”解?如:Next time don’t forget to bring me a copy of your work. 下次不要忘了把一份你的作品带给我。

  take是bring的对语,作“带去,拿去”解?如:Take the box away, please. 请把盒子拿走。

  carry表示“运载,携带”之意,运送的方式很多,可以用车、船,也可以用手甚至用头。如:This bus is licensed to carry 100 passengers. 这辆巴士准载一百人。

  fetch则表示“去拿来”的意思。如:Please fetch me the documents in that room. 请到那间房间去把文件拿来给我。

  10. each, every

  两词都是“每个”的意思,但着重点不同。each着重个别的情况,every着重全体,有“所有的”的意思。如:She knows each student of the class.她认识这个班里的每一个学生。She knows every student of the class.她认识这个班所有的学生。

  11. none

  none指“一个也没有(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作主语时代替不可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代替可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单、复数都可以。但在“主+系+表”结构中,如果表语为复数,则系动词要用复数形式。如:None of us are(is) afraid of difficulties. 我们谁也不怕困难。

  12. too much, much too

  二者都有“太,非常”之意,much too为副词词组,修饰形容词/副词,不可修饰动词。如:It’s much too cold.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too much作“太多”讲,有以下三种用法

  (1)作名词词组 如:You have given us too much. 你给我们的太多了。

  (2)作形容词词组修饰不可数名词 如:Don’t drink too

  much wine. 不要饮太多的酒

  (3)作副词词组修饰不及物动词 如:She talks too much. 她说话太多

  13. happen, take place与occur

  happen有“偶然”的意思,多用于客观事物?情况的发生?。如:Whatever has happened to your arm? It’s all swollen. 你的手臂怎么了?肿得好历害!

  occur 指有计划地使某些事“发生”,有时强调“呈现”于人的知觉中。如:Did it occur to you to phone them about it?你难道没想到就这事给他们打个电话?

  事件作主语时,happen和occur可以通用?如:The accident happened/occurred yesterday. 事故是昨天发生的。

  take place 指事件发生,但常用来表示“举行”的意思,带有非偶然性?例如:The meeting took place last night.会议昨晚举行。

  14. 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in front of的意思是“在……前面”。如: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房子前面有一棵树。

  in the front of的意思是“在……前部”,指在某个空间范围内的前面。如: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教室里前部有一块黑板

  15. noise, voice, sound

  这三个词都作“声音”解,在表示“听到声音”这个意思时,三者可以通用,但它们又各有特定的含义。

  sound 作“声音”解,含义最广,指可以听到的任何声音,如:a weak sound 微弱的声

  noise作“噪音,嘈杂声,吵闹声”解,指不悦耳,不和谐的声音,它既可作可数名词,也可作不可数名词。如:Another kind of pollution is noise. 另外一种污染是噪音。

  voice 作“声音”解时,多指人发出的声音,包括说话声、歌声和笑声。如:He shouted at the top of voice. 他高声呼喊。有时也用于引申意义,作“意见、发言权”解。如:I have no voice in the matter. 对于这件事,我没有发言权。

  16. arrive, get, reach

  三者均可表示“到达”,arrive后通常接介词at(一般用于较小的地方)或 in(一般用于较大的地方)?如: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five minutes late. 我们晚了5分钟到车站?又如:They will arrive in Paris next Monday. 他们将于下周星期一到达巴黎?

  get之后通常接介词to。如:When we got to the park, it began to rain. 我们到达公园时,就开始下雨了。

  reach是及物动词(较 get更正式),其后可直接跟地点名词做宾语(不能用介词)。如:He reached Beijing yesterday. 他昨天到达北京。

  三.情态动词

  1.考查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用法

  [考点快忆] 表示肯定推测的情态动词有:must“一定;准是”,may“也许;可能”,might“或许”;表示否定推测的情态动词有:can't“不可能”, couldn't“不会”,may not“也许不”,might not“或许不”;can表示推测时不用于肯定句,may表示推测时不用于疑问句。

  2.考查情态动词引起的一般疑问句的答语

  [考点快忆] 回答must时,肯定答语用must,否定答语用needn't或don't have to。回答need时,肯定答语用must,否定答语用needn't。回答may时,肯定答语用may,否定答语用mustn't 或can't。

  3.考查情态动词的意义

  [考点快忆] must “必须”;have to“不得不”;need “必须;需要”;can(could)“能;可能”;may (might) “可以;可能”;shall,will (would)“将;会;愿意;要”;should“应当”。

  “had better (not) + 动词原形”表示建议;have to / has to / had to的否定,疑问形式要借助于助动词do / does / did。

  四. There be 的句子结构

  There be是一个“存在”句型,表示“有”的意思,

  肯定句的形式为:There be + 名词(单数或复数)+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

  be动词单复数的确定,看be后边第一个名词,当所接主语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形式为is;当所接主语为复数名词时,be动词为are;当be动词后接两个以上主语时,be动词与最临近主语保持数上的一致。意思为“某地有某人或某物”。如:

  There is an eraser and two pens>There are two pens and an eraser

  (1)there be的否定句,即在be的后面加上not。

  否定形式为:There be + not + (any) + 名词+地点状语。

  There is not any cat in the room. 房间里没猫。

  There aren't any books

  (2)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就是将be提到句首:Be there + (any) +名词+地点状语

  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 are. 否定回答:No, there isn't / aren't.

  -Is there a dog in the picture?画上有一只狗吗

  -Yes, there is. 有。

  -Are there any boats in the river?河里有船吗

  -No, there aren't. 没有。

  (3)特殊疑问句:How many . . . are there (+地点状语)

  某地有多少人或物回答用There be . . .

  有时直接就用数字来回答。One. / Two . . .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有多少学生

  (4)如果名词是不可数名词,用: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地点状语

  How much water is there in the cup?杯中有多少水

  五. 中考对定语从句的考查:

  1.定语从句的功用和结构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被定从句修饰的词叫做先行词。定语从句必须放在先行词之后。引导定语从句的关联词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例如:

  This is the present that he gave me for my birthday

  2.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功用

  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用来引导定于从句,在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之间起纽带作用,使二者联系起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又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个成分。关系待客做主语,宾语,定语,关系副词可作状语。

  <1>. 作主语: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须和先行词一致。例如:

  I don’t like people who talk much but do little.

  The cars which are produced in Hubei Province sell very well.

  <2>. 作宾语:She is the person that I met at the school gate yesterday.

  The book that my grandmother gave me is called “The Great Escape”.

  <3>. 作定语

  关系代词whose在定语从句中作定语用。例如:

  What’s the name of the young man whose sister is a doctor?

  The girl whose father is a teacher studies very hard.

  <4>. 作状语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first came to Beijing.

  三. 各个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用法

  1. who 指人,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例如:

  The person who broke the window must pay for it.

  The boy who is wearing the black jacket is very clever.

  2. whom指人,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例如:

  Do you know the young man (whom) we met at the gate?

  Mr Lee (whom) you want to see has come.

  3. whose 指人,在定语从句中作定语。例如:

  The girl whose mother is ill is staying at home today.

  I know the boy whose father is a professor.

  4. which指物,在定语从中作主语或宾语。例如:

  A dictionary is a book which gives the meaning of words.

  Here is the book (which) the teacher mentioned yesterday.

  5. that多指物,有时也指人,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例如:

  I’ve read the newspaper that(which) carries the important news.

  Who is the person that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 over there?

  6. when 指时间,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例如:

  I’ll never forget the time when we worked>He arrived in Beijing>

  7. where 指地点,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例如: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we lived last year.

  The factory where his father works is in the east of the city.

  四. 关系代词 whom, which 在定语从句中作介词宾语时,可以和介词一起放于先行词与定语从句之间,有时为了关系紧凑也可以将 whom 与 which 与先行词紧挨着书写,而将介词置于定语从句的后面,如:

  That was the room in which we had lived for ten years. = That was the room

  which we had lived in for ten years.

  五. 具体使用时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1. 只能使用that,不用which 的情况:

  (1) 先行词是all, few, little, nothing, everything, anything 等不定代词时。

  All that he said is true.

  (2) 先行词被only, no, any, all,等词修饰时。

  (3) 先行词是序数词或被序数词修饰的词。例如:

  He was the second (person) that told me the secret.

  (4) 先行词是形容词最高级或被形容词最高级修饰的词。

  This is the best book (that) I have read this year.

  (5) 先行词既包括人又包括物时。例如:

  He talked about the people and the things he remembered.

  2. 只能用which,不用that 的情况:

  (1)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中。例如:

  The meeting was put off, which was exactly what we wanted.

  (2) 定语从句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先行词是物时。例如:

  The thing about which he is talk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考查的主要形式是单项填空、完型填空、短文填空和完成句子。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肯定也要用到定语从句。

篇2: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考点

备注

一、声现象(4个考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是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

2

声音的特性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防治噪声

4

声的利用

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

(一)、光现象(5个考点)

1

光的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4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

1

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点

2

眼睛和眼镜

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

1

温度与温度计

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3

汽化和液化

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

4

升华和凝华

[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四、电与磁(五大块)

(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

1

电路

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3

电流

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图中利用其电流规律来分析做题

5

电压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区分电压表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

6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利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来分析电路,判断故障

7

电阻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二)、欧姆定律(2个)

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

重点

(三)、电功率、家庭电路(5个)

1

电能

电能的单位换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及其电能的求法

2

电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估计一些家用电器的功率;区分电功与电功率

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原理、电路图的画法、数据的处理及其得出实验结论

重点

4

电与热

利用焦耳定律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

5

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及其排除家庭中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

(四)、电与磁:(6个考点)

1

磁现象

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及其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磁场

各种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3

电生磁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及有什么关系的实验探究;奥斯特实验的做法及其结论

4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

5

磁生电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6

电动机和发电机

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五)、信息的传递:[考点提示]

1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五、力学

(一)多彩的物质世界(5个考点)

1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微观角度看物质三种状态,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2

物质的物理属性

3

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

密度

中考热点

5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1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

易考点

2

运动的快慢

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

力的理解、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重点:是能结合日常生活事例理解解释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是解释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的有关现象。

5

牛顿第一定律

①牛顿第一定律

②惯性的概念及解释惯性现象

6

二力平衡

(三)力和机械(5个考点)

1

弹力

弹力概念、产生条件、测量工具

易考点: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读数。

易错点:是弹簧测力计原理中的伸长长度和弹簧长度分的不清楚而导致出现的错误

2

重力

具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示意图

难点:是重力的大小,区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是重力的方向,尤其是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方向,要注意与压力和浮力方向比较。

3

摩擦力

摩擦力分类、和如何增加减小摩擦力

4

杠杆

概念、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应用、杠杆的分类和用途、杠杆的示意图。易错点是杠杆力臂的画法

5

其他简单机械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难点

(四)压强和浮力(6个考点)

1

压强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易错点有三个:

①理解分清压力和压强;

②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③求压强时受力面积的判断。

2

液体的压强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3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4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5

浮力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6

浮力的利用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

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1

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功的计算

重点:是功的概念和计算;难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机械效率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机械效率

重难点:是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3

功率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重点

难点:是对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的理解以及功率的计算

4

动能和势能

(1)、影响几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以及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重点

5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六)热和内能(4个考点)

1

分子热运动

正确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是对分子间引力、斥力的理解,中考还常考查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2

内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和机械能的区别,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会判断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结果。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比热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4

热机

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料的热值及热机的效率

(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个考点)

1

能源家族

能源概念,能源分类

2

核能

核能、裂变、聚变的定义及其现实中的应用,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

太阳能

太阳能的特点,及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4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知道永动机失败的道理,能分析出各种能之间的转化情况,知道所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既有条件,也有代价。

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①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

②各种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影响

③设想未来理想的能源

篇3: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篇4: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四、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压强

1、压力:

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④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⑤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前二者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gh

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1900px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2、标准大气压支持1900px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900px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米内可近似地认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约减小1毫米贡柱,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4、测量工具:

⑴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⑵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什力

1、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2、公式:F浮=G排=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五、浮力的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六、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七、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

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②额外功: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③总功: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

2、机械效率

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W有用/W总

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④单位:瓦特(W)、千瓦(kW)1W=1J/s1kW=103W

八、动能和势能

1、动能

①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②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③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③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九、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篇5: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一、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3、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

4、常见的弹力有拉力、压力、支持力

二、重力

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通常把重力大小称为重量。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检查墙是否竖直。

⑷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⑴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1、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在支点同侧方向相同,在支点异侧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垂足);⑷标力臂(大括号、字母)。

1.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或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方向和力臂大小;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2、应用:

说明: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1/2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2G,考虑滑轮重力,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即:S=2h

滑轮组

①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②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考虑滑轮重力,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n倍重物移动的距离h,即:S=nh

③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根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绕绳。

篇6:中考核心知识点精粹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十三:工业制法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十四: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归类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十五:初中化学常考的几个反应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