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时间:2025-04-09

篇1: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一、速度公式

  物理量 计算式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速度v V=s/t m/s Km/h 1m/s=3.6km/h

  路程s S=vt m Km 1km=1000m

  时间t t=s/v s h 1h=60min=3600s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m3)

  物理量 计算式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密度ρ ρ=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

  质量m M=ρv Kg g 1kg=1000g

  体积v V=m/ρ m3 Cm3 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 (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篇2: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三、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压力差法)

    (2)F浮=G-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η=P有/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篇3: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篇4: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9. 利用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 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生活用电

1.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篇5: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初三物理公式:常用物理量公式总结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篇6: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质量m千克kg m=ρ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 v=s/t

    密度p千克/米3 kg/m3ρ=m/v

    力(重力)F牛顿(牛)N G=mg

    压强P Pa帕斯卡(帕)P=F/S

    功W J焦耳(焦)W=Fs

    功率:P瓦特(瓦)w P=W/t

    电流:I安培(安)A I=U/R

    电压:U伏特(伏)V 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

    热量:Q焦耳(焦)J Q=cm(t-t°)

    比热: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篇7: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

指导老师:广铁一中物理科李雪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开始复习时,很有必要先把物理课本通看一遍,主要目的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进行理解和记忆。然后结合 复习参考书试着去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

第二阶段:形成系统。由于 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比较多,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应注意的公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利用零碎时间多多翻阅。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这一阶段,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的、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几乎每个考生在复习中都有某些“头疼”的地方,或是概念不清,或是方法不多。在最后的复习中应该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把这些心理的“钉子”拔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信心十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