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间:2025-02-09

篇1: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大小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像距(v) 应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2f v="">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

附:凸透镜成像规律:

·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典型例题

题目

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中心50cm处,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0cm B. 40cm C. 30cm D. 20cm

答案

解析:

本题描述的是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所用的成像规律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这条规律放到本题中就可以逆向分析,从而得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由此判断出50cm这个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50cm>2f,解得f

答案: D

题目

答案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电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解析过程

给蓄电池充电,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也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

参考答案: 化学;凸

规律方法

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向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监控摄像头的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篇2: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

  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

  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篇3: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中考物理复习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成像原理,还要求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为中考物理复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凸透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时,由于光的折射,光线会在透镜的另一侧会聚,形成一个焦点。这个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因此所成的像为实像。如果物体位于焦点之内,由于没有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为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物距(u)与成像大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同。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2. 像的虚实:根据光线的实际会聚情况,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时,所成的像是实像;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3. 像物位置:实像总是位于透镜的另一侧,而虚像则位于透镜的同一侧。

4. 像距(v)与应用:像距是指从凸透镜中心到像的距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的应用。例如,照相机会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使用,而幻灯机则会在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使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记忆法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采用以下口诀:

口诀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诀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通过这些口诀,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地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实例分析

例如,当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而当使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摄物体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这样照相机才能拍摄出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五、练习题

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是()。

A. 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不成像

2. 幻灯机使用的凸透镜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B.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D. 物距等于一倍焦距

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的像是()。

A. 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不成像

答案:1. D 2. A 3. A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4: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特点题型归类

常见选择题类型:

题型一:已知焦距、物距或像距,确定像的特点。

例题1: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距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16厘米时,

在光屏上能得到:()

A.倒立缩小的像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

拓展:若此题改为,距该透镜16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该像一定是:

题型二:已知像的特点、物距或像距,确定焦距

例题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已知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光屏上成

放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8厘米B.18厘米C.20厘米D.24厘米

拓展:若上题是已知像到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透镜的

焦距可能是:()

题型三:已知像的特点、焦距,确定物距或像距

例题3:一物体放在焦距为8厘米的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发现了该物体缩小的像,

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6厘米B.12厘米C.16厘米D.24厘米

拓展:那么,此时像到透镜的距离是:()

题型四:综合类应用

例题4: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12厘米时,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那么当物距为6厘米时,在屏上:()

A.得到倒立缩小的像B.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C.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

若有疑问,可点击查询:初三物理中考基本知识点复习纲要

篇5: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f、2f相比较(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2f之间(f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以内(u

  【实验结论】

  1.表格.

  

  2.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u﹥v成缩小的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u﹤v成放大的像

篇6: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大小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像距(v) 应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篇7: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7: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2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母题探究

  典例97

  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光屏上不出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解析: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明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透镜l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题图可知,b为物距,所以A、B错误.透镜焦距是10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所以D错误.故选C.

  【答案】C

  典型9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东风同学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一90cm.,如图所示.而实验室只有两种规格的凸透镜:

  甲:直径18cm,焦距30cm

  乙:直径4cm,焦距10Cm

  为了较好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你认为他应该选用透镜(选填"甲"或"乙").

  解析:如果选择甲透镜,当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u>2f,即物距大于6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30cm小于6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所成像的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甲透镜,只能选择乙透镜,

  【答案】乙

 

篇8: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2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母题探究

  典例10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解析:由图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4 c m,  像距为1 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D符合题意.

  【答案】D

  典例104

      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u是物距f是焦距),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于照相机时,u> 2f

      B.用于放大镜时,u<f

      C.用于幻灯机时,u<f

      D.u> 2=f时可成实像

  解析:要解答本题首先清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是照相机;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答案】C

篇9: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24: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及移动问题

  母题探究

  典例1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解析:物体在凸透镜的l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

  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答案】  B

  典例111

    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人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后是暗箱,胶片装在暗箱底部,胶片相当于光屏;当拍完合影后,再拍单人照,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知,要使像变大,物距应减小,同时增大像距,即拉长暗箱或使镜头前伸.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题型攻略    

  【答案】  B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出以下顺口溜: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篇10: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10:中考物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25:根据成像情况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母题探究:

  典例115

  物体在离凸透镜20cm处,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f

  A.10cm>f>6cmB.12cm>f>10cm

  C.20cm>f>12cmD.26cm>f>20cm

  解析: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U>2f,像距:2f>v>f,由题意知:物距=20cm,所以有20cm>2f,即10cm>f;像罡距v=12cm,所以2f>12cm>f,即12cm>f>6cm,综上所述,10cm>f>6cm.故选A.

  【答案】A

  典例116

  图中点划线表示某一凸透镜的主光轴,但未标出透镜的位置.一物体放在a、b两点间,某观察者观察到放大、正立的像.当物体从a移向b时,发现正立的像逐渐增大.下列关于凸透镜L的位置及右焦点F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L位于6、Ⅳ间,其左焦点F位于a、b间

  B.L位于b、N间,其左焦点F位于M、a间

  C.L位于M、a间,其右焦点F位于a、b间

  D.L位于M、a间,其右焦点F位于6、N间

  解析: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一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当物体从a移向b时,发现正立、放大的虚像逐渐增大,此时物体一定是远离凸透镜,并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凸透镜L在M、o之间,其右焦点F位于'6、N之间.故选D.

  【答案】D

  如图所不,A是物体,A'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焦点.

  解析:

  (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连接物像,能确定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画出凸透镜的位置;(2)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会聚在焦点处,确定凸透镜的焦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