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上午9点半,宁波民进名师团公益课堂之四《中考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在宁波书城报告厅开讲。活动由民进宁波市委员会、宁波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宁波晚报、宁波晚报升学通(宁波晚报教育公号)参与承办,公益课堂通过您点单我定制选课模式,为广大学生、家长制造轻松好用、接地气的名师优质课程。
中考犹如攀登山峰,要知己知彼
此次开讲的是东海实验学校副校长童红霞,是一位有着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前天恰逢教师节,家长和学生们都向童老师问候教师节快乐!童老师笑着说:今天在这里和学生、家长一起分享语文学习心得,这个教师节过得特别有纪念意义。
有人曾把中考比作是一场战争,童老师认为中考更像是攀登一座山峰:这座山峰比以往更高、更险峻。她围绕着中考、阅读、提升策略三个关键词开讲。
如何积极应对中考?童老师首先告诉大家,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她进一步解释说,这里的己就是自己,学生要了解自己当前的语文能力水平,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长、短、优、劣;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目标成绩。同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确定每一个阶段的小目标。
所谓彼,就是中考,具体来说,就是中考考什么?怎么考?童老师建议学生可以关注当年度各科目的《考试说明》,以及近年的中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宁波中考试卷,近年来浙江省及其他省市的优质中考试卷,都是了解中考的很好途径。
现代文阅读要有文体意识
中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主要分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两大类,在总分为150分的试卷中占了50多分的分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童老师说,在现代文阅读中,可分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两大部分,童老师赠学生现代文阅读的钥匙是文体意识,文体是指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语体特点。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体素养,才能有效阅读。她以小说和散文为例,指出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阅读路径,掌握这些阅读路径非常重要。
古诗文阅读分三步走
古诗文阅读让不少学生犯难,如何理解并欣赏古诗词呢?童老师告诉大家可以按三步走策略进行分析。
第一步,最关键的前提是读懂。先从整体着手读诗歌,一边读,一边借助诗题、作者、注释、写作背景等信息,初步了解这首诗歌的类别、形式、语言、情感、风格通过这样的初读,就能基本读懂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人情感。如果没有读懂就匆忙答题,很有可能会出现断章取义、似是而非、含糊笼统、残缺不全等问题。
第二步,可以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一步,对作品进行具体的鉴赏和评价。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分析、鉴赏、评价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善于发现诗歌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闪光点。
第三步是针对具体题目要求进行答题表述。这部分要注意几个事项:一是要仔细审题、紧扣要求答题,切不可泛泛而谈或答非所问;二是回答要完整、清晰,尽量多角度思考,以确保要点齐全;三是推敲用语,力求表达准确、简明、规范、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