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或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8、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0、我国的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 对外开放
11、我国的战略有: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可持续发展
1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13、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4、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
16、我党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我党的指导思想有: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18、我党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20、两岸统一的最佳 方式是:一国两制
2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2、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香港 ,澳门回归
23、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5、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我国的人口状况(现状)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6、我国的资源状况(现状)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27、我国的环境状况(现状)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8、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29、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0、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2、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33、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或必须优先发展的事业:教育事业
3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35、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或内容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37、民族文化的精髓或民族的魂是:民族精神
38、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
39、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或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0、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4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4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自立、竞争、效率和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科学、服务和开拓创新精神
4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45、依法治国的含义是
1含义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前提是:有法可依
4中心环心是:有法必依
5关键是:执法必严
6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7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8核心是:依宪治国
9根本依据是:宪法
46、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8、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和建议权、政治自由权利、申诉控告或检举权
49、公民的政治义务有:维护国家安全等
50、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通过人大代表反映;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反映。
51、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实事求是,不得诬告陷害,也不得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政治考点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2: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篇3: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6、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见《能训》P84第3题。
篇4: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
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篇5: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
如何实现中考好成绩,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去努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指导: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考指导:中考政治重点考点分类整理一已经呈现在各位考生面前,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更多精彩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