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历史专项训练强化
一、选择题
1.(江苏南京8)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A
2.(江苏连云港34)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答案】C
3.(江苏常州6)1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4.(山东德州6)据右图判断该读书摘要中的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5.(山东烟台7)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6.(山东菏泽11)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答案】C
7.(山东威海4)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
A.长征开始 B.渡过湘江
C.遵义会议 D.突破四道封锁线
【答案】C
8.(山东东营10)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答案】A
9.(四川资阳6)陈凯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其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五四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 x藏和平解放 ④红军长征 ⑤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⑤④③ D.③④②①⑤
【答案】B
10.(四川眉山22)前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由是遵义会议(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确立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挥
【答案】D
11.(四川成都8)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答案】D
12.(四川自贡15)有诗词写道: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这首诗描写的是( )
A.秋收起义 B.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答案】D
13.(海南省6)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答案】B
14.(湖南娄底33)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南湖游船开天地 B.八一枪声建军队
C.遵义会议扭乾坤 D.井冈会师创新路
【答案】C
15.(湖南娄底3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答案】D
16.(湖南娄底53)12月,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改变原计划,向贵州进军,从而打乱敌人部署,初步扭转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这一历史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通道转兵
C.巧渡金沙江 D.四渡赤水
【答案】B
17.(贵州铜仁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⑥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②④⑤⑥③ D.①④⑤③②⑥
【答案】B
18.(乌鲁木齐7)重阳节,在贵州石阡县困牛山,百余红军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宁死不当俘虏,飞身跳下70多米的山崖壮烈牺牲。这一壮举发生在(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 B.第五次反围剿时
C.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时 D.遵义会议召开后
【答案】B
19.(福建泉州7)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图3所示地点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B
20.(福建漳州9)一位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千里跃进大别山
【答案】C
21.(呼和浩特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下列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八一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答案】D
22.(陕西省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 )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23.(湖南益阳8)以下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通道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D
24.(山东济宁六三制11)右图这栋建筑能够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是( )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
【答案】B
25.(山东济宁五四制9)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大渡河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强渡乌江 ⑥遵义会议
A.⑥①⑤②③④ B.⑤①⑥②④③
C.⑥①⑤②④③ D.⑤⑥①②④③
【答案】D
26.(山东莱芜6)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B
27.(广东揭阳23)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主题是( )
A.左宗棠收复x疆 B.太平天国北伐
C.红军长征 D.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
【答案】C
28.(湖南衡阳19)红军在长征途中,下列哪一事件初步扭转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
A.湘江之战 B.通道转兵
C.遵义会议 D.巧渡金沙江
【答案】B
29.(江苏南通19)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这次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B
30.(广西南宁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个伟大传奇是指(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答案】D
31.(湖南株洲9)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答案】B
32.(内蒙古赤峰9)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决定了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其中起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33.(广西来宾14)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结束正确的是( )
A.遵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C.南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井冈山党的诞生地
【答案】A
34.(广西贵港3)八年级二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打算暑似去考察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
A.陕北吴起镇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江西瑞金
【答案】C
35.(广西百色5)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答案】C
36.(广西河池4),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度赤水河 B.强度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陕北会师
【答案】A
37.(辽宁营口9)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渡过湘江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雪山、草地 ⑤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③②④
【答案】C
38.(四川达州16)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以下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四川境内的是(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彝海结盟 D.四渡赤水
【答案】C
为大家推荐的中考历史一模专项训练试题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中考历史专项训练强化
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科举制
2、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你能说出其中连接黄河与长江这段运河的名称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 邗沟 D江南河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灌溉 B 泄洪 C运输 D饮水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 洛阳 C 南京 D 杭州
5、我国古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才学参政,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 隋朝 D唐朝
6、下列对隋唐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 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C 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 )
A笼络读书人的策略 B选拔有真才实学人才的需要
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D巩固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8、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郡县制 B丞相制 C三省六部制 D军机处
9、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唐代哪个皇帝的评价(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泉州市区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游记》 D《资治通鉴》
12、历史上,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在(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13、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的根本原因( )
A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B唐朝疆域的广大
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14、唐代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阿倍仲麻吕
1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我国的( )
A隋朝 B唐朝 C 宋朝 D元朝
16、下列有关我国的发展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地动仪 B印刷术 C火药 D麻沸散
17、唐朝晚期,雕版印刷兴旺,着名的印刷中心有( )
A成都、洛阳 B广州、泉州 C长安、洛阳 D长安、广州
18,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的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是( )
A《封神榜》 B《大唐西域记》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第二单元 宋朝元朝
1、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两宋时期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 黄河流域
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人泉州来做生意,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的手续( )
A蕃市 B市舶司 C海关 D蕃坊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北宋 B南朝 C唐朝 D南宋
4、《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容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为数众多的自由工匠
5、你如果要实地考察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应到( )
A广州 B泉州 C扬州 D刘家港
6、下列是对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时期的海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关历史 B可以了解南宋时期我国造船业的有关历史
C可以了解基督教的有关历史 D可以了解南宋时期泉州对外交往的有关历史
7、下列的少数民族与建立者对应错误的是( )
A辽契丹族 B西夏华夏族 C金女真族 D元蒙古族
8、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东京城人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9、下列属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的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0、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建制省的前身,它设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北宋的( )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12、元朝时,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两个最大港口之一的是( )
A泉州 B广州 C明州 D福州
13、泉州后渚港有马可波罗的塑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可波罗是阿拉伯人 B马可波罗到过泉州
C马可波罗是元朝市舶司的负责人 D马可波罗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4、泉州的晋江等地有回族聚居的村落,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应该( )
A晋江本地土考土长的民族 B都是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迁移过来的
C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 D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人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始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6、产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地区,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工商业发达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南方海外贸易繁荣
17、右图人物毕昇主要发明是( )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8、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传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汉书》 D《春秋》
第三单元 明朝清朝
1、下列举措与明太祖朱元璋直接相关的是( )
A采用三省六部制 B增加宰相人数 C 尚书省下设六部 D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2、我国的宰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朝、明朝 B秦朝、清朝 C汉朝、明朝 D汉朝、清朝
3、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明太祖设立( )
A三司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4、右图人物(李明珍)的主要贡献是写了(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下列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朝时期正式形成 B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
C明朝发展为八股取士制度 D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6、明朝时期,在抗倭斗争中,泉州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俞大猷 C郑成功 D施琅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下列历史事件与说这句话的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
A抗倭斗争 B和郑和一道下西洋 C抗击沙俄侵略 D收复台湾
8、明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 )
A抵抗匈奴的进攻 B防范蒙古骑兵南下骚扰
C给后人留下历史遗产 D抵抗外国侵略
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主要目的( )
A向西洋推销中国丝织品 B进行海外探险,开拓疆域
C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D繁荣海上丝绸之路
10、右图是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下列对行香碑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郑和是位太监 B郑和下西洋经过泉州
C郑和到泉州灵山行香 D泉州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
11、郑和下西洋带去大批丝绸、茶叶等,换取珠宝、香料、药村等,说明( )
A郑和下西洋获得丰厚利润 B满足统治都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
C明朝政府重视经济效益 D明朝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12、明清时期实行八股举士的主要目的( )
A加强对读书人的思想控制 B宣扬儒家思想传统道德
C培养考生的写作能力 D打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3、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的侵略者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荷兰
14、清朝时期建立军机处是( )
A专门处理军事事务的机构 B特务统治机构
C负责管理六部的机构 D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机构
15、下列对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立于 B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C监督金瓶掣签制度 D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16、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根本目的是( )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C联络与蒙古王公感情 D让蒙古王公陪皇上打猎
17、清朝时期,思想界出现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建立厂卫制 C制造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辨析题
1、唐朝中晚期,泉州的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盛况,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
错误:
理由:
2、唐朝,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对外贸易港口泉州,购买了一卷活字印刷的书法作品。
错误:
理由:
3、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成都探视史长,他用会子选购了一些特产,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错误:
理由:
4、明朝时期,福建老百姓可以亲眼目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
错误:
理由:
5、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题内容局限于诗赋,应考者不能发展自己对?B
总结: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所帮助,祝同学们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院校!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知识点有多少:把握重点有主有次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范文
篇3:中考历史专项训练强化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历史专项训练强化试题。
一、选择题
1.大前提: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小前提: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结论:因此,当时美日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2.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正确的的是
A.决定成立联合国 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D.尊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3.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 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A.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反对纳粹暴行的联盟
C.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 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4.一部电影中有如下场景
日本干的蠢事是指
A.制造南京大屠杀 B.轰炸美国本土
C.对美苏不宣而战 D.偷袭珍珠港
5.斯大林曾经称赞道: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巧妙来说,在战史上还从未有过类似的先例。斯大林称赞的这次行动是
A.德国突袭英国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6.下列组织按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洲联盟 ②联合国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7.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讲:昨天,1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材料中昨天发生的事件是指( )
A.珍珠港事件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慕尼黑阴谋
8.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 B.珍珠港事件的促成
C.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D.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渐上升为世界大战的,下列关于这场张正进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场开辟
②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战,亚洲战场开辟
③德国突袭苏联,苏军顽强抵抗,苏德战场开辟
④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开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1. 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德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日本
12.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13.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B.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空间繁荣
C.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14.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15.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A.雅尔塔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北大西洋公约》
16.如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l2月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苏德战争爆发
17.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
会议名称 时 间 主要内容或影响
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 1921 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慕尼黑会议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
18. 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19.中国与南非两国都是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下列对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早在明朝时,郑和曾率船队到达南非好望角
②中国和南非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中国与南非都是发展中国家
④中国与南非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对二战后世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开罗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1.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22.热爱和平,防止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B.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C.两次战争的性质不同
D.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23.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1周年。这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B.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使二战进入了最后决战阶段
24.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A.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B.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8月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D.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5.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一场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B.大不列颠之战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撤退
26.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 折点是指
A.诺曼底登陆战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苏军攻克柏林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7.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历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8.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⑤卢沟桥事变 ⑥诺曼底登陆 ⑦珍珠港事件
A. ⑤⑦①③②⑥④ B. ②⑥④⑤③⑦①
C. ⑤③⑦①④⑥② D. ③⑤⑦①⑥④②
30.,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名画《格尔尼卡》,是为了
A.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B.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C.揭露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D.表达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二、填空题
31.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由26个国家签署的文件
32.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文件的名称
33.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重要会议是
34.二战中,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重大事件是__________。(1分)
35.(1)将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方框内:
A.欧洲战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地点 B.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地点
(2)仔细观察图二,据图指出二战进程处于哪一阶段。
36.《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按这种理解,1928-也成为俄国经济的分界线是因为 的建立; 夏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迎来了分界线,这是指 。
37.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 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会议还决定成立 。
三、问答题
38.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曾就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些遇难者的什么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2分)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 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 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大前提是错误的,比如二战对于美国来说就是正义的,小前提是正确的,结论是错误的,日本是非正义的,美国是正义的,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雅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以及安排战后世界格局,但是在这个会议上背着中国作出了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面对轴心国集团,罗斯福提出的类似战略指的是: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中日本人往美国牛仔屁股上捅一刀,根据所学可知,12月,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给美国海军造成重大损失,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当政期间苏联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后,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成,这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些重要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欧洲联盟成立于,联合国成立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因此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的昨天指的是12月7日,这一天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8.C
【解析】
试 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大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表明了丘吉尔认识到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威胁和敌人,应该共同应对,,在华盛顿,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各国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9.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