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时间:2025-02-18

篇1: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篇2: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1、什么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应尽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2)对于中学生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 ①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③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3)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感情、体力,甚至委屈自己等代价,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盲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5)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3: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篇3: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艰苦奋斗精神

问: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革命战争年代发扬的一种精神。但是,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因此不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这种想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这种想法不对。因为: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继续发扬光大。

(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3)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篇4: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篇4: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一、严也是一种爱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

(2)产生代购的原因: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也是一种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我们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代沟,导致两代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及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2)逆反心理的危害

与父母发生矛盾,如果以极端的逆反行为抵触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与父母的对抗,其结果都是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为了不伤害自己和最亲近的人,就要积极克服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服自己。

二、两代人的对话

3.架起理解的桥梁

(1)在家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结果要求同存异。

4.交往讲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学会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与父母交谈,要先请听、再倾诉,尤其在接受批评时,有错就承认,有理要婉转地说。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我们应竭力为父母分忧,努力帮助父母做事,父母就会更疼爱我们,更为我们着想。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要非与父母争个高低上下。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政治期中考第一章知识要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5: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篇5:中考政治核心知识要点精讲

中考政治备考要点:国策战略知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4、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环境国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见课本P____

7、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8、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9、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0、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1、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4、科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科技国情: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16、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7、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8、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0、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1、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