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时间:2025-03-17

篇1: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一、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种杠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二、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篇2: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F2L2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滑轮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摩擦阻力)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物理考点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篇3: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考点:简单机械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

(2)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篇4: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归纳:简单机械

物理简单机械这一章节是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相关知识考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1节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L1L2 F1

费力杠杆:L1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篇5: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这篇中考物理考点梳理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6: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篇7: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很多人都认为成绩是用大量的题堆出来的,其实不然,要想提高成绩,我们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知识点是学习各门课的关键。我们要对它格外重视。因此,下文精心准备了这篇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考点,以供大家参考。

简单机械

杠杆的种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子、撬棍、铡刀等。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希望这篇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考点,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篇8: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考前备考。

滑轮组的组装:

(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

(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

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在确定了动、定滑轮个数后,绳子的连接应遵循奇拴动、偶拴定的规则,由内向外缠绕滑轮。

希望这篇中考物理:掌握简单机械的解题技巧考前备考,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