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物理声学章节重点复习指南
一、中考概况分析
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是历年各省市中考一定涉及的内容,考查的热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和声的利用。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越来越趋向于在生活、生产背景知识中综合考查考生对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类试题既符合考生实际,也符合新课改精神,因此可以预测,以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为背景,综合考查各热点知识,将成为声学部分中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
二、中考原题展示
例1 (莆田)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解析 本题以生活常用物品手机为知识背景,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波与电磁波的区别等知识,是一道较好的声学、电学综合试题。
答案 振动;音色;能;不能
例2 (广东)晚上小吴在家正欣赏着音箱里传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的影响所致。
(2)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有关的声知识外,相关的知识还有(写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一个日常生活片段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声音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利用。音箱前的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却发生了摇曳,这是烛焰受到声波影响的结果,也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具体例子。
答案 (1)声波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
三、中考新题预测
1.城市公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早晨,在公园漫步,鸟语声、潺潺流水声,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人们听到鸟语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耳朵中的,并能从听到的鸟语中区别出鸟的种类,主要是根据它们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若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声速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振动;空气;音色;变大
2.在中考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传入考生耳朵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m/s,考生能分辨出两位监考老师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各人的___________不同。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施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振动;空气;340;音色
篇2:中考物理声学章节重点复习指南
【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
感知声音两途径,双耳效应方向明。规则振动叫乐音,无规振动生噪声。
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
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增大声。
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
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超声次声听不到,回声测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传,超声碎石声传能。
篇3:中考物理声学章节重点复习指南
声学
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传声.
热学
7.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8.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 另一种是国际单位, 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9.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
13.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 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15.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6.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17.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