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时间:2025-02-15

篇1: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中考政治考点:法律

60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61 、法律的主要特征: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2 、我国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3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6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65 、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66 、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篇2: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走近法律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显着特征。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着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国家暴力机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论职位高低,富贵贫贱,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

(1)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篇3: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篇3: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中考政治考点:法律部分

一、法律常识部分: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篇4: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中考政治考点突破:法律教育

主题四 学法用法。

课时8,法律的含义、特征、本质、作用。

必考考点突破,考点解读。

命题点10,法律概况。

23,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识记。

24, 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理解。

25,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识记。

身边的规则。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

道德、守则、法律的区别。(1。社会道德是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2。学生守则是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适用于在校学生,依靠教育、行政力量发挥作用。

(3。国家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对全国适用,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最有力的。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创制法律的形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法律的两种方式。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考情总结。

1、法律的特征近7年连续考查3次,都是涉及考查,属于必考考点。

2、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非选择题也有涉及,题号分布在第7、9、23题;结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综合考查;结合法律的本质综合考查;结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综合考查;分值为2到3分。

3、材料类型为重大社会热点(如食品安全问题)、重特大犯罪案件。

4、设问类型为表明类、说明类、体现类。

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1、任何人,无论民族、种族,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国家法律。

(2、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我国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考情总结。

(1、法律的作用近7年考查3次,属于必考考点。2。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非选择题也有涉及,题号分布在第7、9、25题;分值均为2分。3。材料类型为陕西地方材料(法治建设方面)、漫画赏析、名言警句。4。设问类型为说明类、体现类。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1。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2、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3、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4、法律也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保护作用的表现。(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生活离不开法的原因。(1。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从出生到告别人世,我们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3。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运用法律的做法。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任何公民都有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团体寻求法律保护,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篇5: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篇5: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摘要】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中考的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小编为大家编辑了中考政治考点:生活离不开法律,欢迎阅读!

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的显著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3.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4.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⑵保护作用。

5.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篇6: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一、法治政府

  (一)含义: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因

  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3.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4.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依法行政的措施: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依法行政的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二、厉行法治

  (一)厉行法治的必要性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厉行法治的做法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篇7: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篇7:中考政治法律考点精讲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答:(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原因及表现:

答:(1)原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表现: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②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树立宪法意识的要求: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考点63.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答:(1)依法治国是党依法治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知道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每个公民的要求是: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否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胜利实施,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②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掌握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建议、监督权的内容有:

(1)就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4)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力;

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有: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3)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中考政治一模常考考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