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欢迎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宁夏中考)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诞生前
2.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3.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 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4.下列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D.中国革命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5.( 呼和浩特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 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x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民兴藏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更加凸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x藏发展的高度关注。是x藏和平解放( )
A.59 周年B.60 周年 C.61周年D.62 周年
7.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穿越时空,回到下图所反映的年代,请为这幅图片选一个合适的新闻主题( )
A.解放x藏,和平统一 B.土地改革,大快人心
C.公私合营,席卷全国 D.辛亥革命,推翻专制
8.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 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9.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________措施。( )
①稳定物价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④解放台湾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梅州学业考试)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开始了( )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抗美援朝D.台儿庄战役
12.(河南学业考试)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和平、发展
13.北京召开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会上,与会者们积极讨论,投票选举了国家主席,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次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5.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 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6.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 )
A.制定了土地改革计划 B.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施了稳定物价措施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枣庄学业考试)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
C. 改革开放前夕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8.从到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经过了( )
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土地公有制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9.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20.(长春学业考试)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在( )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D.一五计划完成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 2分,第24题15分,共50分)
21.2月22日新华社消息:李长春在会见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培训班学员时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党委新闻发言人任务艰巨、职责光荣。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请回答: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2分)
(2)说出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2分)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4分)
(4)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部门。(2分)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用身躯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是谁?(2分)
(2)说出这一事件结束的时间和标志。(4分)此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外交原则?(2分 )最早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2分)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2分 )
(2)材料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2分)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2 分)
(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针对上述材料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月3日15时,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下图),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前一天,杭城90多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兵相聚在一起,以座谈会的方式,回顾在朝鲜的烽火岁月,缅怀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老兵们表示,希望年轻一代能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2分)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2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篇2: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章测试题,欢迎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北京作为古都,可以说是经历了沧桑巨变。,古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其标志性事件是( )
A.五四运 动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开国大典 D.x藏和平解放 ?
2.下列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
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 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9月 B.10月1日 C.10月1日 D.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鸦片战争以来,饱受战争和奴役之苦的各族人民一直渴望着国家的统一和富强。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是( )?
A.青海 B.x藏 C.台湾 D.香港?
7.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x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
A.59周年 B.58周年? C.60周年 D.63周年?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了真 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④土地改革完成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方式是( )?
A.解放生产力?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
10.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与发展?
C.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D.争取农村广大群众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x藏 B.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开国大典
12.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八大决议
1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日本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发表在哪一年()
A. B. C. D.
16.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下列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1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④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雷锋
20.制定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不包括(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
22.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高度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D.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3.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2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5.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下面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 跃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 社 ③,百分之九十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④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12分,29题8分,共50分)
26.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业而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
(2)如果能够回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初期,你也热情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你会选取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呢?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4分)
(3)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宣传片。请你也参与其中,为该网站选择一位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4)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但 也有的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走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但没有人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个网站的主题是什么?(2分)
(2)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是指什么人?为什么说他们可爱?(4分)
(3)你认为这14万年轻人的生命牺牲得有价值吗?请说出理由。(4分)
(4)你身边还有这样可爱的人吗?请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予以说明。(6分)
28.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简要说明20世纪代末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友情提示:观察三幅图所记 录的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1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印度总理尼赫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缅甸总理吴努说: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埃及总统纳赛尔说:他是想答复我们昨天所说的关于他的问题。我喜欢他的演说。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说:这是很和解的演说。菲律宾外交部部长罗慕洛也说: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李慎之、张彦:《亚非会议日记》(节选),中国新闻出版社版
请回答:
(1)这些人是在评价谁的演说?(2分)
(2)这个演说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3)人们把这次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什么?(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章测试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的表格内)
1.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
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其解放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3.下表反映了和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右图中的人物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 B.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D.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5.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7.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
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 了会议的航向。这是一
位西方记者对周恩来(右图)
在哪次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作出的评价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8.今年,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 )
① 沈阳飞机制造厂 ② 鞍山钢铁公司③ 武汉长江大 桥 ④ 大庆油田建成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10.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1.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2.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有着水兵母亲城之称的( )市举行系列活动,以纪念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泰州
14.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
①中共一大 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七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到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国家决定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请问海南应属于:
A.经济特区 B.经济开放区 C.特别行政区 D.新兴开发区
17.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袁隆平,其主要贡献是:
A.原子弹 B.导弹 C.人造卫星 D.杂交水稻
18.从20世纪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 C.863计划 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19.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洛杉矶奥运会上 B.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汉城奥运会上 D.北京奥运会上
20.第41届世博会今年5月1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
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共产党的成立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第一批经济特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四:
(1)材料一中三年以来是指什么时期?(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1分)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1分)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1分)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1分)
22.的峥嵘岁月,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46619亿元 1 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1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1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1分)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1分)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1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2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 视三农问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到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 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被砍,家禽被宰杀。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大规模展开了什么运动?(1分)其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 的哪件事?(1分)
(3)材料四中的歌谣是指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4)材料一.二.三.四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3分)
(5)结合材料三,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1分)
篇4: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
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1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他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这里的他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下列四项表述: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推行霸权主义;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7.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运输邮电占19.2% ,农
林水利占7.6% ,文化教育 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xkb1.com
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 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8.为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建国初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没有涉及的行业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国防事业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
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开始于
A.底 B.底 C.底 D.底
1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1.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这些口号反映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2.有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下列人物与相关事件连接错误的是
A.毛泽东开国大典 B.彭德怀抗美援朝
C.邓小平改革开放 D.袁隆平两弹一星
1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
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
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C .祝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祝贺我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14.国际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发生在
A.中国和日本之间 B.中国和美国之间 C.中国和英国之间 D.中国和苏联之间
15.,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西方新闻界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主要是因为: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B.新中国制定第一部宪法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在北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
1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 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
首歌谣中农民赞扬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人民公社的成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9.右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拓荒牛,这座
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深圳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篇5: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应的题号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实施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20世纪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C、开国大典 D、五四运动
7、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8、实现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 B、西藏地区 C、青海地区 D、云南地区
9、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地主退出历史舞台应是在( )
A、辛亥革命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后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公业基地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11、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应的是20世纪代末出现的景象,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3、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 C、没收官僚资本 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14、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最主要是指(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6、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经验
17、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地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好和帮助少数名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实现国内各名族平等 B、加强各民族团结
C、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8、阿沛阿旺晋美于12月23日在京去世,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至全国普通人民纷纷表达对老人去世的哀思,结合历史知识你认为在老人一生中经过的,促使西藏社会产生最大变化的是什么事件。( )
A.西藏和平解放 B.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C.派驻援藏干部 D.青藏铁路的开通
1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D.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1、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这位感动中国人物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22、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3、右图记录了我国某地政权交接仪式,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交接仪式发生在( )
A.中葡之间 B.中英之间
C.中葡之问 D.中英之间
24、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 话, 爱我中华......表明(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 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右图为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中三人合臂相拥形似汉字世与阿拉伯数字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CHINA巧妙组合。这表现出( )
A.世界各民族都有独特文化形态 B.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D.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趋向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34分)
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产粮 产粮 产粮
5.02亿千克 6.70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三: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选自《政府工作报告》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2分)
(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哪种制度导致的?(3分)这一制度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2分)
(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三农分别是指什么?(1分)
27、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文集》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
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2分)今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多少周年纪念?(1分)
(2)依据材料二,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领域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为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央政府在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2分)
(3)材料三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2分)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3分)
(4)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4月29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的握手。
材料二、截止底,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24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6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
材料三、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他强调,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跨越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握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4)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2分)
三、简答题 (16分)
29、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分)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3),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4分)
(4)请举出20世纪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6分)
(5)举出中国在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C D A C D B C B C C D C B C D A A B A D B D B
二、材料题
26题(1)土地改革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 (4)农业;农村;农民
27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见课本P39(4)邓小平理论
28题(1)重庆谈判(2)、两岸人民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
(3)、台独分裂势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解决台湾问题最关键的是提高综合国力(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做好充分准备,准备越充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越大)
29题(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万隆会议;求同存异。(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日建交(5)、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