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izhongkao.com/photo/2024/12/19/1734570451_34.jpg)
篇1: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下册)
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 )
A. 小麦 B. 玉米 C. 高粱 D. 水稻
2、被历史学家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3、 下列反映唐和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昭君出塞
4、 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 )
A. 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B. 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 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 对商户征收重税
5、 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
A. 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B. 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规模很大
C. 一些地方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D.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 )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22、 他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
之美。他是 ( )
A. 董其昌 B. 徐渭 C. 郑板桥 D. 陈洪绶
8、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 彝族 B. 汉族 C. 女真族 D. 回族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
A. 发生在顺治时期 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
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2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
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 )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4)下图为广州十三行的图片,反映的政策是 (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文化专制 D 八股取士
1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下哪个朝代 (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汉 D. 唐朝
1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1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15、有朋友想收藏唐朝最有特色的陶瓷制品,你推荐他收藏 ( )
A. 唐三彩 B.青花瓷 C.白瓷 D. 青瓷
16、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 )
A.《伤寒杂病论》 B. 《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东南亚一带
C. 印度洋一带 D. 非洲南端
24、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
依据是 ( )
A.《尼布楚条约》 B. 设置台湾府 C. 雅克萨之战 D. 清朝的疆域图
19、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
霸占我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 ( )
A. 英国 B. 美国 C. 葡萄牙 D. 荷兰
20、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
① 兵部 ② 锦衣卫 ③ 东厂 ④ 刑部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被应用于航海实在 ( )
A.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唐朝 D. 北宋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28、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是 ( )
A.《史记》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汉书》
30、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
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七年级3班小琪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二卷 非选择题
26.改错题(共5题,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共10分)
(1)、宋应星的《农政全书》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 改正:
32、、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错误: 改正:
(3)、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
错误: 改正:
1、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文字狱。
错误: 改正:
(5)、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唐朝诗人是李白。
错误: 改正: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分)
(一) 材料一 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跋涉
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 ,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
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
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答:
(2)材料三中的天朝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3分)
答:
(3)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
(二)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18、材料一中的长策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
的最大获益者是谁?(3分)
答:
(2)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分)
答: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答: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唐代到北宋期间,南北方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答: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
些?(4分)
答:
31、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后的什么经济现象?机户与机工之间
的关系是什么?(3分)
答:
29.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图一,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3分)
答: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南宋、元朝的开国皇帝。(3分)
答:
(3)从图二可以看出,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行政制度?
(1分)
答:
图一 南宋疆域
图二 元朝疆域
(4)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2分)
答:
(5)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对此作出贡献的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哪
些,各举一例。(4分)
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D D C A C B A D C C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A C A A C C D A C C D
26 (1) 错误:( 《农政全书》) 改正:(《天工开物》 )
(2) 错误:( 唐朝 ) 改正:( 隋朝 )
(3) 错误:( 郑成功 ) 改正:( 郑和 )
(4) 错误:( 明朝 ) 改正:( 清朝 )
(5) 错误:( 李白 ) 改正:( 白居易 )
27.(1)使者:玄奘、鉴真(2分) 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
(2)朝代:清朝(1分) 政策:闭关锁国(2分)
(3)开放促进繁荣,闭关自守致落后;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咋子对外交往中应积极学习别国长处,发展自己。(3分)
28.(1)从唐代到北宋,南方的人口逐渐超过北方(1分)
(2)经济重心南移 (1分) 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安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分)
(3)资本主义萌芽(1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分)
29、(1)科举制 隋朝 皇帝(3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
(3)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分)
30、(1)金、西夏、蒙古(元) (3分)
(2)金:阿骨打 南宋:赵构 元:忽必烈(3分)
(3)行省制度(1分)
(4)从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国家版图不断扩大(2分)
(5)宋:词(1分)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1分)
元:曲(1分)关汉卿《窦娥冤》(1分)
篇2: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下册)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与黄河这段运河的名称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朝时,被称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阎立德 D.顾恺之
4.唐朝时制造的灌溉工具是。
A.水车 B.筒车 C.水排 D.翻车
5.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7.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9.至今犹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10.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1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其中以楷书见长,借谈笔法来劝谏穆宗,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唐代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13.隋唐时期大规模开凿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14.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陶活字 B.木活字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15.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17.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秋郊饮马图》 C.《纺车图》 D.《耕获图》
18.1405~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19.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吗?
A.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宣扬明朝国威
C.寻找在靖难之役中不知去向的建文帝 D.开拓疆域
20.明朝中期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这次抗倭斗争中所涌现出来著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21.康熙皇帝时为抗击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所组织的两次重要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尼布楚之战 C.萨尔浒之战 D.山海关之战
22.清初他为收复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曾致荷军总督揆一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余是指。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施琅
23.明代的书法比前代更加普及,以行书、草书见长,其中善于吸收古人书法精华、其书体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A.苏东坡 B.王羲之 C.张择端 D.董其昌
24.以下连线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宋四家 B.郑板桥扬州八怪 C.松赞干布吐蕃 D.杜甫诗仙
25.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是世界奇迹,它始建于秦,明代达到完善地步。请说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26.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其生物进化思想受达尔文重视,并著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明代医药学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27.书中强调: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8.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著有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贾思力
29.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0.清朝中后期,京城戏班荟萃,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的新剧种是:
A.京剧 B.徽剧 C.昆曲 D.黄梅戏
二、填空题(将字母代号写在恰当的框格内,本大题共8分)
31..请将下列史实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8分)
①开始设立行省制度 ②杯酒释兵权 ③设置台湾府 ④册封班禅
⑤赵州桥 ⑥贞观之治 ⑦设立锦衣卫 ⑧郾城大捷
A.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B.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
C.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E.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_F.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2.阅读材料:(10分)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请回答:
(1) 上面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5分)
(2)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古人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请回答:(1)从哪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针。(2分)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2分)
(3)何时指南针传到欧洲?有何意义?(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1)材料一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态度?(2分)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8分)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B B C B A A B B B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A A A B D D A D A C D A
二.填空题
31.
A.隋朝:⑤ B.唐朝: ⑥
C.宋朝:②⑧ D.元朝:①
E.明朝:⑦F.清朝:③④
三、材料解析
32.(1)唐太宗李世民(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托起船,也能将船掀翻。(3分)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从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百姓力量的巨大。(2分)
(3)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沿用隋的科举制,他还合并州县节省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因此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所以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5分)
33.(1)北宋(2分)
(2)司南(2分)
(3)南宋。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6分)
34.. (1) 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2分)
(2) 以天朝大国自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2分)
(3)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对外交流。(2分)
篇3: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下册)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下册) 座位号。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下册) 座位号
一、 单项选择题
1、被唐玄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名臣 ( )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姚崇
2、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与哪一制度有关 ( )
8、右图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 )
A、出使西洋 B、东渡日本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9、开创殿试和武举的封建统治者是 ( )
A、武则天 B、隋炀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10、元朝旅行家马可波在中国居住了几十年,他是 ( )
A、印度人 B、美国人 C、意大利人 D、葡萄牙人
1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的作者及生活朝代是 ( )
23.试图并回答问题(9)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粘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 材料二:
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
放在一个铁框里, 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
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用,
所以叫做活字 。
⑴材料一表现了我国古代哪一伟大成就?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⑵该成就有什么重要影响?
⑶材料二与哪一伟大发明有关?该项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
⑷以上两项发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29、